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舞蹈"圆"这一美学追求的认识,从壮族民间舞蹈思想文化、舞姿、舞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摸索民间舞蹈与中华艺术审美文化核心哲学思想"圆"文化的联系,为壮族舞蹈文化的全面研究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艺术类舞蹈专业的教学当中,民族民间舞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民间舞蹈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累积、发展形成的,并在广大的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民间舞,向学生传授精湛的民间舞技术,是值得我们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舞蹈是利用舞姿、舞律、舞情来进行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形象、生动的教育形式是幼儿进行形象思维,提高感性认识的有力支柱。舞蹈的教育形式融汇于幼儿园的各种教学活动中,是推进各种教学活动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因此,舞蹈与幼儿园的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民间舞蹈教师把民间舞蹈文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指导和启发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不同民族的动势原理和风格特色,并培养出学生运用身体语言生动地体现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6.
强化幼儿舞蹈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幼儿舞蹈能力能促进幼儿教师灵活而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为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其学习幼儿舞蹈基本舞姿、基本步伐和常用动作,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拓展和丰富幼儿舞蹈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幼儿律动、幼儿歌表演动作的创编能力以及幼儿歌舞节目的编排能力和幼儿舞蹈作品的创编能力。  相似文献   

7.
"胶州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的一颗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专业的舞蹈工作者从传统民间秧歌表演中发现了女性舞蹈动作的独特魅力,从中提炼编排,使之成为现在高校舞蹈专业课程中的以女性舞蹈为主的胶州秧歌.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够恰到好处地舞出胶州秧歌的动律神韵,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要强化其动作的训练,更应注重学生对胶州秧歌的内心体验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五、探戈起源:探戈舞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一种民间舞蹈——探戈诺舞.风格;刚劲顿挫,潇洒奔放,动静交织。音乐节奏:一般常规舞步每小节为四步,即慢、慢、快、快。也有慢、快、快、慢;慢、慢、快、快、快、快、慢、慢的。学习要领:1.舞步要阔,身体要求平稳,两肩不能左右摇摆。2.平行运步,足底可离开地面。3.斜线进退,横行运步,较少直线进退,  相似文献   

9.
羊皮鼓舞是广泛流传于甘肃天水一带、以羊皮鼓为基本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较纯粹地保留了原有的舞蹈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展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对于深入把握民间舞蹈与地方文化的关系,进而解读当地文化,保护优秀文化遗存、推进地方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彝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在接纳吸收各民族和外来舞蹈文化的同时,必然要横向开拓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味、高立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作品,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在不同背景下形成了舞蹈音乐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多样的体裁和音乐特点,满族舞蹈音乐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本文针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调式与调性、旋律特点、节奏和节拍、乐器伴奏、舞蹈音乐的风格、民族形象和使用的装饰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综合的分析,归纳出满族舞蹈音乐的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2.
傣族舞蹈以灵活、朴实、矫健,感情内在含蓄为主要特征,其舞姿富于雕塑性,下体多保持半蹲状态,身体及手臂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现象。傣族舞蹈这种独特的审美特征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摩登舞升降技法中孕含着很多“力”的因素。通过对这些技法精髓中的“力道”进行较为系统的提炼与阐释,可揭示摩登舞升降技术中蕴藏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内涵。  相似文献   

14.
安徽花鼓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首批舞蹈项目之一,已经成为舞台表演艺术的典范,代表了汉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文章强调了建立全面系统的安徽花鼓灯舞蹈数据库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和社会价值,并探讨了数据库建设的路线,更新策略,未来发展构想等。本研究有助于保护、传承、推广和提升安徽花鼓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4.探戈探戈舞来源于阿根廷的一种粗壮有力、长于表现强烈激情的牧人舞。二十世纪初,它作为一种表演舞蹈介绍到欧美国家后,发展成为一种高雅活泼的舞蹈形式,用于社交舞会。探戈舞在欧美一些国家各有自己的特色和意趣,总的风格则表现着工业化的二十世纪人类力量增长的一种阳刚之美,它同十九世纪华尔  相似文献   

16.
三、秦安羊皮鼓舞的道具形制释义中国舞蹈自古就重视道具,与西方舞蹈相比较,我国的民间舞蹈大都使用道具。“舞”时并非“人体动作的艺术,而是“挥舞某种道具的艺术”。这些道具或用作祈求和感恩等祭祀的礼器,或借助于舞具丰富和强化舞蹈独特的表现力和造型能力,以达到渲染舞蹈气氛的目的、或者把舞具看成是舞者四肢动作的延长和思想意识的无限延伸,本身具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在古代,舞人手中所持道具大抵都有神圣的象征意义,即或是祭奠的礼器,或是某种宇宙相数的象征”。[1]在秦安的民间祭礼舞蹈中,使用了以羊皮鼓为主、板斧、三尖两韧…  相似文献   

17.
辽阔的新疆维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它的歌舞艺术绚丽多彩。历史上的新疆人民伴随着他们的游牧生活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特别是丝绸之路所带去的商业贸易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农业的出现,使新疆地区的舞蹈出现过历史上最极盛的时期,特别是富有代表性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而维吾尔族民间舞训练要素贯穿着整个教学训练体系,有相当高的训练意义。因此,在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再结合生活,把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客家民间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变革都是客家人迁徙历史的写照与再现。客家舞蹈在闽西诞生,在赣南孕育,最终在岭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扎根发芽,不断推陈出新,在传统和创新的碰撞下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南疆,区内聚居壮、毛南、仫佬、京、瑶等特有少数民族。他们拥有各自的语言、服饰、风土人情、节日等。作为艺术高校(含舞蹈专业的综合性大学),应该担任起挖掘、探索、保护、创新广西特有民族民间舞蹈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实践考察,将淳朴的特有民间舞蹈艺术搜集、整理、带入课堂,广西高校的舞蹈教学发展离不开对民族舞蹈的挖掘,在民族舞蹈资源丰富的地区,高校及高校艺术工作者应当思考和寻找特有民族民间舞蹈与高校发展的立足点和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舞蹈、作为小学体育课的一种补充教材,逐渐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一、舞蹈教学在体育课中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内心的感情,体育课上如果能用优美的舞姿、和谐的韵律及新颖的队形变换去唤起学生们心灵中那种对美的追求,就能使舞蹈美和心灵美有机地统一起来,产生感情的共呜。“上学歌”这般小歌舞是根据歌词和动作的配合,来表现小学生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