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往往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那么,教学活动是否也需要通过矛盾冲突来提高教学质量呢?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主张在教学中"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人为地为掌握知识设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活动通过矛盾冲突来唤起学生的求知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推进新知的探究进程。在教学中,教师可在旧知铺垫中用冲突有效对接,在情境中用冲突激发兴趣,在比较辨析中用冲突明确本质,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建构过程。文章以“中位数”的教学为例阐述概念性教学中巧妙设计认知冲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葛海东 《现代语文》2006,(10):90-91
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不敢、不愿或不善于在课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室往往陷于一种令人尴尬的沉寂之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戏剧讲究“矛盾冲突”,借助“矛盾冲突”刻画人扬个性,揭示社会关系,推动精彩情节。把“矛盾冲突”引进课堂是否会如一股清风在平静的海面上激起几朵浪花呢?  相似文献   

4.
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情境设置的重要意义在于揭示矛盾,引起主体内心冲突,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从而唤醒思维,激发活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思维和培养良好品质的目的。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恬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发扬教学民主,提高数学素质,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呢?这就要使学生学会解后再思考的习惯,即完成一道题后,要再问几个为什么,并从中获得对下次解题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搞清楚“为什么”?才能在以后的解题中知道“做什么”和“如何做”?那么如何进行解题后的再思考呢?本文通过下面的例证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必要前提。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设置矛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学习中的矛盾就是学习中的“问题”,它是由认知冲突引起的。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出前后矛盾的概念,有意识地创设引发学生认识冲突的情境,将有利于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中发现问题。如讲“学做诚实的人”一框时…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先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再开启新知识的学习.这种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师实施教学的常用思路.但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对原有知识经验的“破”与“立”.当认知冲突产生后,如果教师能基于知识本质将冲突转化为建构新知的契机,那么深度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就能被体现在常态化数学课堂中.文章基于认知冲突背景,提出了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并对认知冲突对于深度学习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旨在更好地促进深度学习课堂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学习.那么教师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探索实践“先学后教、交流引导”教学模式,以“活动导学单”为媒介展开教学活动.笔者以  相似文献   

10.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还能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甚至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呢?通过近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以矛盾冲突引导科学探究活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成为"矛盾"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有目的地进行探究活动,必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兴趣。”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学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我们要从哪方面人手来激发学习兴趣呢?我认为.要从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人手.即师生关系。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工作中,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实现预期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新的历史阶段,教师应该采用新的方法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其书写创新作文。  相似文献   

14.
黄志强 《福建教育》2005,(9A):46-47
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出教师的教学风格。那么,新授课导入应关注什么?应如何导入呢?本文试结合一些新课导入的片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青 《宁夏教育》2011,(11):51-51
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是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有效的课堂教学冲突,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能力水平实际,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和问题,引起学生由于新旧知识相矛盾而产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认知动机,主动探究、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不断提高。那么,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冲突,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心理品质和谐发展呢?1.概念剖析冲突法。所谓概念剖析冲突法,即通过剖析新授概念把握与之相关联的新旧知识间出现的某种差距或矛盾以构建认知冲突的方法。认知心理学认为,人在应对环境时,环境有无变化对学习者本身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环境不…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目前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对自主学习环境的营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问题的焦点,或是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等,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往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及主动学习的兴趣。本文拟在“动物的结构层次”一节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8.
课改以来,教师们对预设和生成进行了各方面的讨论与实践。教学中努力杜绝死扣预设、回避生成的现象的发生,逐步达成了“尊重学生,生动生成”的共识;同时,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作了认识上的描述。那么,预设和生成之间往往会存在哪些矛盾和冲突?教师应怎样去辩证地处理这些冲突呢?笔者就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谈些管见。  相似文献   

19.
王红 《学周刊C版》2011,(9):158-158
教师应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逐渐地由“愿学”走向“会学”。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在本文中结合多年历史课教学经验.从五个不同的层面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是会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英语,也就是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提高这一能力就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认为,开展“情趣教学”,即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大量有参与性的游戏与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开展“情趣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