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从文本时代发展到了音、像、文、图各种信息之间相互转移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出版成为近年来出版业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之下,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其发展趋势非常明显。那么,在全媒体出版的背景下,数字教育出版面临怎样的挑战,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作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阅读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数字时代的阅读呈现内容消费时间和传播内容形态的碎片化特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在数字阅读领域尝试发展,并带来诸多改变和影响。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数字阅读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数字阅读的体验和传播效果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出版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模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版传播也随之出现新模式、新特征、新挑战。数字化给出版业带来了机遇和新鲜血液,同时也使传统的以有形物质为载体的出版活动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各自的优劣势、传播模式与规律,试图为传统出版找到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李运红 《编辑之友》2011,(12):87-89
一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版机构选择数字出版时代正在到来。数字出版不是未来完成时,它是一个渐进完成的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数字出版是一个产业性革命,其难度远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它带来的文化传播业的革命过程。数字出版时代,传播内容的整合,考验着出版业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可能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来  相似文献   

5.
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媒体出版已经成为现实.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进步将对出版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要敞开胸怀,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迎接发展新纪元——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为此,出版业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智能出版的五个关系: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优先智能化与全面智能化的关系、技术主体与出版主体的关系、智能化与版权的关系、高度智能化与出版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媒体出版已经成为现实.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技术进步将对出版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出版业要敞开胸怀,迎接新技术的挑战,迎接发展新纪元——智能出版时代的到来.为此,出版业必须深刻认识和处理好智能出版的五个关系:智能化与数字化的关系、优先智能化与全面智能化的关系、技术主体与出版主体的关系、智能化与版权的关系、高度智能化与出版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在经历了网络的冲击与洗礼后,图书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地,也纷纷加入数字化的竞争中。为此,图书编辑就必须正视数字时代带来的影响,并进行理念转变。数字时代图书出版的含义数字时代的图书产业模式和内容发生新的变化,编辑的传播理念和媒介素养受到挑战,在信息的生产模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覆盖方式和应用方式等方面均产生了革命性  相似文献   

8.
优先数字出版对我国学术期刊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和挑战,它具有时效性强、可扩大稿源、提高影响因子等特点,但对我国期刊目前的状况而言,也有其局限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就优先数字出版对我国期刊的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与国内期刊界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学术期刊网络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化传播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学术期刊传统的出版经营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其整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1]期刊网络出版以及时、低成本,多向互动、信息量大、超文本、超链接功能强大的检索功能等,日益受到期刊人的青睐.[2]科技信息传播的周期和速度,成为竞争的焦点,也是未来学术期刊出版的主流和影响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裴贤 《青年记者》2016,(2):14-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大数据开始走进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出版的影响也同样巨大。大数据时代的出版行业相比于传统出版行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因而对于数字出版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大数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数量巨大、类型多样、实时陕速和价值高但密度低这四个方面。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对数字出版的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大数据时代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学习是数字传播时代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教育出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移动学习对教育出版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出版和定制出版的成熟经验,提出以营销服务、数字资源管理和数字内容生产三大系统为核心的移动定制教育出版模式,并就建构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数字出版在生产、管理、传播等方式上与传统出版有着本质区别,复制、盗版成本更低、更方便,数字出版侵权现象日益凸显,给数字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威胁,建立健全数字出版知识产权体系需要从认知上、机制上做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从而建立起各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出版,提升传统出版业态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的"数字出版元年"或"中国电子书元年",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事实上,中国数字出版的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2007年的360亿元,2008年的530亿元人民币,2009年的整体收入则达795亿元以上,首次超过我国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总产值,3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6.2%,10年间,我国内地的数字网络出版产值规模累计增加了45倍以上,这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发展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销售额将占到整个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而其影响和规模带给我们的已不仅仅是一组组数据的震撼,数字出版实际上是文化与科技的一场变革,出版史上的又一次进化。从甲骨文、竹简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铅字排版印刷到电脑排版胶版印刷,直到目前热议并将会对出版行业产生剧烈影响的数字技术与数字出版,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文化交流上的空前发展,也会使相关行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过程产生巨大变化。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和挑战,并关注数字与传统的革命性交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出版?每一次交锋给出版产业会带来什么颠覆性的革命?如何认真面对传统向数字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或问题、编辑出版工作者角色和功能的转变等等新课题。为此,本刊特邀业界专家、学者,以及在一线践行的相关编辑,共话数字出版,共论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其将内容存储、产品复制、阅听方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在“互联网+”新的逻辑思维下如何形成数字阅读市场的标杆性介质?在数字媒介市场进一步“进化”成熟之时很快就会发现:依托数字技术使出版形式飞速发展的时期仅靠“标新立异”式的产品数量激增只能形成短期内的市场热度,而要保持数字出版产品在大数据时代的传播及其效果的持久价值,除要熟稔“互联网+”市场逻辑、运行逻辑以外,也要更加注意基于新逻辑轨迹下,数字出版向大数据出版演进时渠道的整合与拓展以及传播效能的快速提升,而这也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结合互联网行业对于中台应用以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近些年数字中台建设实践,提出中台战略思维是学术期刊集群化平台建设路径的一次升华和跃迁。通过顶层设计,合理布局组织架构,将数据、业务、知识等基础服务进行抽象、沉淀,是出版机构科技期刊集约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建设数字中台是科技期刊出版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模式;可降低出版机构数据建设和应用系统研发成本,提高知识服务转化效率;有利于激活出版数据商业价值,赋能科技出版的运营与决策;有助于改造科技期刊出版业务流程,实现从经验驱动型向大数据驱动型转变。目前数字中台的建设还存在诸如中台认知问题、数据标准化问题、技术与业务融合问题等各种挑战,但我们相信基于数字中台的一体化学术出版平台将为中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注入新的势能,引领和推动中国科技期刊的快速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大众出版领域的应用已遍地开花.在万物皆媒时代参与式信息传播范式下,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数据为纽带,提供“数字资源—人—机”三者双向多元信息互动的数字出版智能服务平台,将改善数字出版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先进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是信息技术推动下形成的出版产业未来趋势.但作为传统出版产业的延伸和重构,数字出版同样面临着社会责任问题,它在促进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的同时,也基于网络传播渠道、载体和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手机出版,是指以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络作为信息的传播途径,将著作、图画、声频、视频、符号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数字化,以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发送到手机移动用户终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的实时传播行为。手机出版使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变成了大众传播媒介,它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数字新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机出版和网络出版一样.都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新的重要战略性生产资料,将是未来社会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作为数字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疑将对包括出版业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具,对出版管理、编务和营销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编辑的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泰 《出版广角》2018,(15):47-49
数字出版时代,如何适应新的出版方式给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和要求成为衡量一个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编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文章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对编辑身份的挑战为出发点,提出编辑要实现两方面的思维转换——"以读者为中心"和"内容为途径,关系是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出版编辑的思维创新,一是学会梳理和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读者需求,二是善于利用读者关系网实现期刊内容的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