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王军力  郑静 《新闻传播》2023,(7):118-120
新媒体环境中,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得到一定强化,其中环境传播具有传递信息、监督信息、传承文化与社会协调等职责。通过分析我国过往典型环境事件反映出的问题表明,其在新媒体语境中环境传播结构已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介、传播途径及话语权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国媒体在环境传播工作中需增强自身效能,担负起自身职责,做好舆论监督与环境信息沟通等工作,同时贯彻核心价值观,遵循健康传播理念开展环境传播工作,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环境传播责任及媒体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何婷  冯锐 《东南传播》2021,(2):125-129
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形态的进化与升级。由新技术催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交媒体不只是引发了传播形式、传播生态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重构了媒体的社会权力结构,这使得媒体社会责任的价值内涵、指标体系、履行路径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十多年来,社交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所造成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国内学者对其产生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本文选取了国内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对我国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缘起、热点话题、研究趋势进行探索,力求梳理和勾勒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洞察我国学者对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内涵演进,从而对社交媒体社会责任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体育媒体在我国体育事业体制下,不仅要传播各大赛事的比赛信息,还要满足广大受众对于比赛以外各类信息的需求。体育媒体将社会责任铭记于心,是新闻报道的出发点。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特别是在体育媒体领域,职业道德规范时有缺失,各种不负责任的报道经常出现。本文以网络时代体育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现象和原因的探讨,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发展之道,在网络时代,使体育媒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功能的充分释放是媒体正确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传播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为研究起点,从新闻的事件传播特点、情感传播特点和"积极受众"三个方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消解,强调新媒体时代正确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在自媒体盛行的现代社会,技术的普及使"人人都有麦克风"成了现实,使社会中的个体都拥有了表达权,公众从单一的"受众"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弱化。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社会中的个体只需通过注册,就可以成为用户,用户生产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UGC)随即成为自媒体信息生产的主要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自媒体传播产生了诸多问题,如传播有害信息、信息虚假现象蔓延、误导网络舆论、信息泛滥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甚至影响着社会秩序。显然,自媒体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不应该使信息传播损害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众传媒,媒体肩负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化公众、监督社会等重要职能。事实上多年来我国的大多数媒体也是这样履行职责的。但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各类传媒上,也出现了一些内容失实的报道,以及格调低俗、有偿新闻等问题,引发了业界与社会关于媒体社会责任的讨论。笔者认为,考量媒体的社会责任,离不开它的时代背景。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已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复杂和多样,对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影响可谓无孔不入。借助互联网等大众自媒体传播渠道,一条小小的虚假新闻的影响力,完全可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几何倍数的放大,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此前难以想象的。因此本文将对虚假新闻做出简单介绍,针对在大众自媒体语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需要加强管理的原因及如何加强管理做出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正能量信息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正能量信息的话语建构,阐述正能量信息在社会、媒体、公众三个层面的传播机制,认为正能量信息的传播需要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法律来规制和改善负能量信息,阻碍负能量信息的传播,媒体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政府形象传播中的媒体责任 在大众传播时代,政府形象传播必须通过媒体的信息承载和话语转译,才能到达受众那里.现代社会,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技术工具平台,以信息载体的本真面貌出现,而且媒体还是一个社会组织、一种社会力量,能够对信息传播的内容加以选择,取合、控制,以代表媒体组织的立场和价值观,同时也将其利益诉求夹杂其中,使媒体营造的拟态社会现实更具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以创新思维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地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2009年10月9日的北京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媒体的“权力”是媒体行使自身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承担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媒技术的异化、传播的碎片化、传媒的产业化使传媒和传媒人社会责任的缺失现象日显突出。必须加强他律和自律重建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责任。一、传媒业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①传媒业全媒体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党报是坚守社会责任还是随波逐流?我们的底线仍然应当是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事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并不是它的融资能力和挣钱能力,媒体永远不能简单等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媒体的综合实力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传播和人文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张兴 《新闻窗》2009,(6):12-12
10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宣示了中国政府对媒体交流合作的一贯政策,阐释了媒体的社会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媒体应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相似文献   

15.
刘海霞 《青年记者》2017,(27):30-32
重提媒体社会责任在当下的意义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传播媒体必须履行社会责任是一个早已被公认的事实.然而,综观世界各大媒体,近年来对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与方式不容乐观. (一)媒体社会责任问题在现代社会的凸显 媒体长久以来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力.在现代信息社会,媒体构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公共领域,在思想传播、凝聚共识和舆论监督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媒体也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成为今人们表现自己生活的最普遍的、作用最大的工具.我们在媒体的包围中表达自我,同时也感受和体验着他人的人生经验和苦乐.对与自己经验之外的事情,公众通过大众媒体获得信息.因此,其信息的真实程度、准确程度等媒体传播的因素就成为影响舆论及事件走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电视媒体的灵魂文化创新是电视媒体的使命和职责,更是电视媒体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媒体的发展与壮大,更好地履行各种社会责任。电视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及时、画面直观形象、传播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但也有线性传播、转瞬即逝、保存性差等不足之处。因此,扬长避短是电视媒体创新的黄金法则。  相似文献   

17.
广告传播中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于媒介为促进媒体公信力,依据法律准绳,以社会效益为主,刊播让受众愉悦的广告信息。广告传播中媒介社会中责任的实现模式主要有三种:通过政府行为强制实施的强制模式,通过道德约束实现的自主模式,以及通过市场激励加以调节的诱导模式。三种模式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正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既包含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及传播信息这四个要素,又可划分为媒介信息认知与媒介社会认知两个层面。对于传媒而言,从业者如何认识媒体职能、媒体影响力,以及对于传播内容选择、传播价值判断、传播动机确定等所表现出来的专业认知能力,直接影响到传媒如何履行社会和公众赋予的媒体责任问题。因此,广电媒体从业者的媒介认知能力和水平对  相似文献   

19.
马为公 《中国广播》2006,(11):18-19
新闻媒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媒体了解信息,了解外部世界,通过媒体表达意愿,表达观点;媒体向人们发布信息,不同类型的媒体通过不同手段发布不同类型的信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性的,媒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也是多样性的。这种传媒与受众两个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新闻从业人员不仅有责任向受众提供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主流媒体不断提供新鲜的新闻信息的同时,非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作用也日益凸显,非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对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并进一步扩大了自身在普通受众中的影响力.本文以四川震灾报道为例,通过对非主流媒体的社会信息传播特点的分析,展现非主流媒体信息传播对主流媒体报道监督下的新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