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氮硫杆菌作为自养反硝化菌的代表菌种,由于其不同于常规废水脱氮的异养反硝化过程可节省碳源而得到关注。文章介绍脱氮硫杆菌的反硝化功能基因和主要的硫氧化功能基因,分析自养反硝化菌的群落分布特征,对目前脱氮硫杆菌的检测方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讨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自养反硝化菌群落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脱氮技术的基础上,同步生物脱硫脱氮工艺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比较分析了目前研究较多的三种同步生物脱硫脱氮工艺(同步脱硫反硝化、硫酸盐还原—自养反硝化—硝化、反硝化氨氧化)的原理、应用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重点,最后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AAO工艺出水pH值偏酸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污水处理厂AAO工艺出水存在着pH值偏低的问题。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和缺氧反硝化试验,研究了以进厂污水作为碳源的反硝化脱氮的能力及碳氮比对脱氮的影响,并通过碱度平衡核算,分析了硝化和反硝化段的情况,查找出了出水碱度不足pH偏酸的原因,提出了快捷、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AK新型短程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段活性污泥中分离到几株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菌,并优选出代表菌株F10,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培养特征以及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通过间歇培养实验考察该菌的关键生长影响因子,表明亚硝酸盐浓度为15mg/L、pH值7.0左右、温度30℃的条件下该菌可以获得最佳生长。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水解(H)-曝气生物处理(O)-脱氮(R)-监护(M)工艺流程降解有机污染物,尤其是脱氮的效果。实验表明,水解(H)-曝气生物处理(O)-脱氮(R)-监护(M)工艺流程能很好的降解有机物,并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考察了影响反硝化效果的因素。提出改善碳源质量,合适的碳氢比对反硝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采自温州西片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样品中分离获得的好氧反硝化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WZUF25 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最适宜条件下在人工NO3^--N 污水中菌体生长和去除NO3^--N 进程及反硝化占总氮去除率;采用海藻酸钙-活性炭包埋法固定Pseudomonas stutzeri WZUF25,研究固定化细胞在最适宜条件下去除NO3--N 进程和完整性.研究得出:Pseudomonas stutzeri WZUF25的脱NO3^--N 能力明显比目前报道的好氧反硝化菌强,其海藻酸钙-活性炭固定化细胞去除人工NO3^--N污水的过程中,固定化胶珠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低耗高效生物脱氮除碳系统,并应用于教学。通过实验平台,并结合脱氮除碳效果评价实验过程,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工艺流程及实施步骤。实践表明,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在脱氮除碳方面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实验操作过程极大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反应器挂膜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投加好氧反硝化菌纯培养物,进行生物强化反硝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过程中投加好氧反硝化菌,可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间歇投加好氧反硝化菌能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可增强系统处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脱氮技术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生物化学法是较为经济、实效、无污染转移、操作简便易掌握的典型工艺技术.生物脱氮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经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转变成为无害的氮气而除去.目前,国内焦化废水处理采用的生物化学脱氮工艺的主要流程有“缺氧一好氧(A—O)”法,以及在此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法.此外,“缺氧-好氧-好氧(A—O—O)”法也是“A-O”工艺的延伸,同属于以“缺氧-好氧”为基本流程的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0.
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好氧反硝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氨氮废水,试验结果验证了好氧反硝化的存在,好氧反硝化脱氮能力随混合液溶解氧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当溶解氧浓度为0.5mg/L时,总氮去除率可达到66.0%。并结合理论分析,对好氧反硝化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丽 《华章》2012,(22)
焦化废水脱氮技术有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生物化学法是较为经济、实效、无污染转移、操作简便易掌握的典型工艺技术.生物脱氮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经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转变成为无害的氮气而除去.目前,国内焦化废水处理采用的生物化学脱氮工艺的主要流程有“缺氧—好氧(A—O)”法,以及在此工艺基础上开发的“厌氧—缺氧—好氧(A—A—O)”法.此外,“缺氧—好氧—好氧(A—O—O)”法也是“A—O”工艺的延伸,同属于以“缺氧-好氧”为基本流程的生物脱氮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大连大学生活污水进行生物脱氮研究.该工艺结合内回流和生物膜的特点,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提高了反应器对各种水质水量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在不影响去除有机物的情况下,对总氮的去除率提高了约14.7%,对氨氮的去除率提高了25.7%以上,并且不用外加碳源进行反硝化,也不用加碱进行硝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的进水碳源不足引起的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问题,而大量具有很高碳氮比(C/N)和可生物降解有机成分的食品工业废水亟需处理的现状,本文考察了木薯酒精厂废水(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分别作为外加碳源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创新点:对比考察了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分别作为碳源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为处理低C/N比城市污水寻求廉价优质的外加碳源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通过运行三组平行的厌氧/缺氧/好氧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以乙酸钠作为对比,考察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作为碳源对活性污泥系统碳、氮、磷变化规律的影响,并通过硝酸盐利用速率(NUR)和厌氧-缺氧/好氧批次试验对污泥特性进行分析。
  结论:(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与乙酸钠作为碳源相比,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取得了更高的总氮( TN )去除率,分别为(72.4±3.2)%和(73.2±2.6)%,高于乙酸钠的(62.6±3.5)%。NUR 试验结果表明,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污泥的反硝化速率分别为5.49~5.99 g N/(kg MLVSS·h)和6.63~6.81 g N/(kg MLVSS·h),与其他研究中报道的食品工业废水的反硝化速率相当或略高。(2)以木薯酒糟及其厌氧发酵液作为碳源的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反硝化聚磷现象,两体系中的反硝化聚磷菌分别占总聚磷菌的62.6%(86天)和61.8%(65天)。(3)以木薯酒糟上清液及其厌氧发酵液作为碳源的生物营养盐去除(SBR)系统均取得了良好稳定的脱氮除磷效果。在 BNR 工艺中投加木薯酒糟及其厌氧碱性发酵液作为外加碳源,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氮磷去除效果,还能解决这部分废水的处理问题,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替代碳源。  相似文献   

14.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利用微生物好氧硝化,吸收磷,缺氧反硝化,厌氧释磷的原理,而最终去除水中氮、磷污染的生物工艺。Bardenpho、Phoredox、UCT、A/O、AB、OCO、SBR、氧化沟、CAST、UNITANK工艺具有简洁高效、经济的特点,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研究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处理条件下,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创新要点:研究肥料、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对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研究方法: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茶园酸性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研究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古菌、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A基因)和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narG、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重要结论: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受到肥料的影响,并随着取样时间有显著的变化。细菌、古菌和古菌的amoA基因的丰度在7月份最小,而细菌的amoA基因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除nirK基因)的丰度在9月份最小。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细菌、古菌和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的丰度,但化学肥料的施用对菌群及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含水量与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细菌、古菌及功能酶基因丰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砂岩型铀矿床中细菌的种类和分布规律,确定铀矿成矿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因素,利用微生物学方法对东胜砂岩型铀矿床不同亚带容矿层中的各类细菌进行富集、分离、鉴定和计数.结果 表明,矿床岩石中存在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硫杆菌、硝化菌等多种细菌,其分布随取样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铁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为其中的优势菌群,各亚带地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处理下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的时间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化学肥料和有机肥处理条件下,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创新要点:研究肥料、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对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以及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 研究方法: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茶园酸性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研究茶园酸性土壤细菌、古菌、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细菌和古菌amod基因)和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narG、nirK、nirS和nosZ基因)丰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重要结论:茶园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受到肥料的影响,并随着取样时间有显著的变化。细菌、古菌和古菌的amoA基因的丰度在7月份最小,而细菌的amoA基因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除nirK基因)的丰度在9月份最小。有机肥处理增加了细菌、古菌和氮素转化相关功能酶基因的丰度,但化学肥料的施用对菌群及功能酶基因丰度的影响较小。土壤温度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土壤含水量与细菌反硝化作用功能酶基因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细菌、古菌及功能酶基因丰度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群体感应是维系细菌群落之间生存的关键生理行为,氮循环是一个涉及多个微生物群落参与的复杂过程。但群体感应现象在硝化细菌和氨氧化细菌中研究得并不透彻。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两种硝化细菌维氏硝化杆菌(N.winogradskyi)、汉堡硝化杆菌(N.hamburgensis)和一种氨氧化细菌欧洲亚硝化单胞菌(N.europaea)的全基因组与已知的三种AHL合成酶家族(LuxI、AinS和HdtS)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这三种菌株中可能存在的信号分子合成酶调控基因。为进一步验证这三株菌株的信号分子分泌和鉴定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模拟茂石化炼油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在二沉池中加入软性纤维添料 ,使之具有反硝化脱氮的功能后 ,用H -O -R工艺 (即水解酸化 -好氧 -脱氮 )的方式运行 ,不但使泥水分离效果更好 ,而且改进了传统的脱氮工艺 ,弥补由于原工艺中构筑物的原因造成废水无法回流脱氮的缺陷。中试运行结果表明 ,COD、Oil、Ar -OH、NH3 -N、S2 -的降解率分别达到 90 % ,97% ,99% ,84 % ,99% ;当供给适量C源、DO <1mg/L、温度在 2 5~ 4 0℃时 ,NOx -N降解率可达 75~ 90 % ,各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和DB4 4 / 5 6 - 92地方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利用钻孔和挖掘的方法从滇池底泥获得12个样品,利用阿须贝无氮培养基,硝化菌、亚硝化菌培养基及硝酸盐培养基分离其中的优势菌,并进行计数、鉴定及分析,结果发现,滇池底泥广泛分布有与氮素循环有关的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