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海燕 《新闻世界》2012,(4):142-143
在新媒体环境下,与媒体关系密切的企业危机公关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传播的新特点、新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作用以及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应采取怎样的危机公关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者处理危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韩冰 《大观周刊》2011,(22):56-56,76
本文介绍了转型时期媒体环境的特点和组成,阐述了明星群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生存状态和他们遭遇到的新危机.并以郭德纲封杀事件为例,通过危机公关5S原则分析其公关策略的失败之处。同时,本文还论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明星危机公关遭遇到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基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总结新媒体带给企业危机公关的挑战,分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价值。并从成功案例中借鉴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应对策略。论文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提供可以参照的一般方法,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更有效地处理危机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面对危机,在当下的自媒体时代,媒体在企业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所以,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要掌握必要的公关传播策略,才会致使企业在危机中顺利脱险,进而保存实力,重新走上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以一定的企业公关案例入手,在分析企业危机公关基本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危机公关在不同阶段的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产品质量危机和企业形象危机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初步印证了危机公关下的广告策略对于企业应对公关危机的积极意义,并简单探讨了危机公关下的广告策略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智慧传播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企业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权下放的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的表达渠道和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话语权重提高。而对于不断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其热敏属性所引发的网络舆情讨论也在不断激发事件热度,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意见情绪化传播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和舆情管理形成了挑战。海天“双标门”事件的失败危机公关造成了股价的断崖式下跌,反映出企业在公关和舆情管理上的诸多弊病。本文以海天“双标门”事件为研究案例,着眼于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从多学科视角分析该事件舆情表征及提出应对之策,探索企业危机舆情管理的传播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7.
笔者所讲的e时代,主要指网络信息时代。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2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23亿。而2011年12月31日这一数据为5.13亿。短短2个月,中国网民激增1千万。增速惊人,伴随网民群体激增的是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由于微博的兴起、手机上网的大范围使用,我国的舆情环境、媒体特点、监控手段、传播渠道、应对技巧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府危机公关角度来讲,网络民意的纾解与引导越来越重要。笔者分析了网络媒体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其对公共危机公关过程中的舆论引导等带来的影响与挑战,探讨当下政府危机公关应对的策略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6):59-63
新媒体的兴起使企业危机公关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网络手机媒体及时性与开放性特点使危机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性使信息传授角色模糊,危机信息高度共享;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使危机信息传播失真,引发更大的危机。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企业与媒体之间的"使用与满足"关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危机公关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玉婷 《新闻世界》2014,(4):181-182
以网络媒体、数字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企业需要用新的眼光和视角去考量在新媒体环境下该如何借采取更合时宜、更全面的危机公关方式来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各类网络危机事件。本文借助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具体分析因网络微博而起的“西门子冰箱事件”的整个起因、过程结果等,来解读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从预警、处理到善后等各个方面的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不仅企业面临危机公关的问题,政府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而在危机公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应对媒体、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不仅企业面临危机公关的问题,政府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而在危机公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应对媒体、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2.
杜嘉班纳事件折射出了其企业危机公关的诸多问题:企业价值观的混乱、传播路径选择的无序和危机公关策略的不当,以及由此导致的危机公关传播效果欠佳及品牌信任修复失败。本文拟从杜嘉班纳案例切入,以网络民族志参与式观察及焦点小组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及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探讨公众视角下影响企业危机公关传播效果的各个要素,以期为企业危机公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创新性主要在于以公众为核心,从公众视角进行探究,因为所有企业危机公关传播归根结底都是与公众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提高,受众能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负面网络舆论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被放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潜在危机。因此,提升政府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成为新媒体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青岛大虾"事件为个案,分析了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表现与问题,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和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管理体制;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的发展给了每个人发表言论的平台和机会,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网民可以随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内容的补充,给政府或企业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增加难度和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的政府或企业在应对新媒体环境公共危机事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引发了一场公众质疑中国红十字会组织本身的信任危机,此事件中带来了很多不同层面的思考。而就红十字会本身而言,是一次危机公关事件,而且是一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危机公关事件。红十字会的反应迟钝和其组织本身固守旧的组织公关方式和不改革的态度,对新媒体环境下公益组织危机公共关系应对提供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浅议“危机传播四阶段”广告与公关的战略协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晖 《新闻世界》2011,(5):171-172
广告与公关作为企业营销策略的两种不同方式,也是危机事件中的两种传播行为。根据"危机传播四阶段"的理论,广告和公关在每个阶段都应该形成一股合力,在危机传播中协同作战,共同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7.
陈玮余 《今传媒》2007,(11):68-68
作为企业危机公关的重要求诉渠道,媒体在对危机环境的信息显示和危机公关过程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危机伊始,企业除了需要迅速通过媒体及时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外,还要建立并保持与媒体,特别与公众的信息畅通渠道,以便进一步化解危机、保存甚至提升自身信誉.  相似文献   

18.
郝香 《青年记者》2012,(20):112-113
如果说以往的企业危机公关建立在媒介基础上,企业主要借助新闻媒介和记者采写稿件与外界交流,那么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企业危机公关则以社会关系为中心,营销与公关的界限逐渐模糊.微博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典型形态,它的出现不仅使企业危机公关面临着危机源头不确定,危机传播呈非中心、几何式裂变扩散及全方位、多领域的危机影响等诸多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政府应重新审视自身的信息传播观念。通过研究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一一六事件"在网络作用下所呈现的网络舆情危机及政府应对策略,引出政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危机公关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政府在危机信息管理中,要从民情应对的角度出发,利用网络媒体的特性,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的传播内容及途径,满足人民知情权、遵循平等沟通的理念、尊重人民的利益及利益诉求的表达,从而提高政府处理网络危机的水平和能力,塑造政府在民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危机时,我们更多地把视角放在政府或企业如何应对危机,把媒体当作一种应对危机的工具,而忽视了媒体自身也会面临危机。本文主要关注媒体因新闻报道引发的危机,探讨媒体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常见方法及有效化解危机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