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璐 《英语广场》2023,(7):101-104
顺应论强调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理解。话语生成过程涉及社会认知、文化心理等多维度顺应,这为阐释翻译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认知过程,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选择顺应译入语语境以及译文读者认知心理的语码过程。在顺应理论视域下,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解析翻译动态选择,培养学生的顺应译文语境文化意识,对学生产出有效译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Verschueren在其《语用学新解》中提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翻译活动作为语言使用的一种形式,也受到语言顺应理论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虞美人》的英译从心理世界、物理世界和交际世界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译文是如何来顺应原文的意境的。  相似文献   

3.
在顺应论视角下,立足顺应论中变异性、商讨性与顺应性的核心概念,对比考查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词汇英译,从顺应时代发展大语境,顺应译入语读者心理世界与认知,以及顺应词汇的内涵与程度方面,阐释党政报告中的词汇发生变迁的现象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秀 《华章》2011,(15)
本文试从顺应论的角度,就物理世界,交际世界及心理世界三个层面对<登幽州台歌>英译进行语境顺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视角,从顺应英语语言现实、顺应译入语读者的精神世界,以及顺应译入语读者的社交社会等方面,探讨顺应论在汉语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顺应论的角度分析泉州旅游资料的翻译过程,指出泉州旅游资料的翻译因为缺乏对海外游客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的顺应,忽视对译语语言语境的顺应,所以导致旅游资料英译的失误.认为可综合采用意译、增译、省译和改译等策略和方法,使泉州旅游资料的英文翻译在形式、内容、风格上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7.
顺应理论强调语言的使用过程是基于语言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并在不同的共识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给旅游翻译的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顺应理论为指导,并从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三个角度探讨巴中市旅游文本英译策略,继而采用增译、省译、释义和改写等具体的英译策略对译文进行分析,以期尽可能使译文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符合译语语言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8.
从维索尔伦顺应论视角下的语境顺应分析《舌尖上的中国》字幕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发现,在本土纪录片字幕英译过程中,译者应顺应目的语观众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文化的正确、高效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译者在翻译自己的作品时,会考虑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会在翻译过程中顺应自身需要和交际需要。以《桂花蒸·阿小悲秋》的英译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分析张爱玲的自译行为:张爱玲在自译过程中考虑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接受习惯等,采取删减与改写等翻译策略,同时意译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从而使译文顺应目标语读者的需要,顺应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以及交际语境,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顺应论是一种语用综观理论,对翻译有强大的解释力。从顺应论的语境关系顺应角度研究《围城》的英译,可知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在向读者推介中国文化和减少读者阅读障碍之间寻求平衡的过程。《围城》的英译实际是顺应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顺应原语文化,顺应读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过程。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实现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译者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是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82):21-23
翻译是为读者服务的,然而,当代译论对于读者修辞上的指涉掩盖了读者本位的阙如。本文通过界定译文读者的范围,廓清读者的视野版图,指出译(论)者中心主义对读者本位的盲视,从读者本位的视角考察译文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心理,并重新审视归化异化之争。  相似文献   

12.
顾祖良 《考试周刊》2015,(42):82-83
一般来说,中译英时,词汇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容易避免,但惯用法方面的错误,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在译文中。本文指出《英语世界》中一些中译英译文的错误,通过实例,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并给出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3.
罗娜 《海外英语》2012,(3):133+167
Verschueren的顺应论着重对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语言的选择必须顺应于语境。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所以交际语境在翻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需达到交际语境顺应,具体指顺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该文旨在研究交际语境的顺应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选择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俳句的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一直是俳句研究领域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分析俳句译文的的基础上,概括了俳句的主要特征,从翻译中的可译性及其可译性限度看日本俳句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价值被世界其他国家所认识,中医的对外交流越发频繁和重要。中医的交流首先需要语言互通,翻译工作是其中一个重点。在中医诊断的英译中广泛存在有几大问题,制约了中医被世界认同的进程。其中主要包括:1)一词多译英译不准;2)拘泥字词对应导致译文费解;3)对外直接交流存在困难翻译从业者专业知识不足;4)研究与教学有待深入整体译文研究待加强四个方面。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可帮助改善译文质量,推进中医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在语言顺应论语境说的基础上对文学翻译心理语境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译者顺应自己和原作者及译文读者的心理世界的动态过程,以期为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影在全球的光影世界中崭露头角,由于文化差异电影片名的翻译会对电影在观众思维中的第一印象起到一定影响,所以中国电影片名的英译对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文在顺应论影响下探讨中国电影名英译的具体策略,包括意译顺应外国人的物理和心理世界,补充说明或概括省略顺应外国观众思维模式以及改变语码格式译顺应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孙乃荣  张尚莲  姚爽 《海外英语》2013,(6X):146-148
文章分析了传统实用翻译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功能目的论"和"看易写"以及"模仿-借用-创新"等理念支持下,实施"先看后译"的教学方法。通过一项教学实验,该文从翻译速度,选词,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译文结果,从而证明了"先看后译"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间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广告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语用关联顺应翻译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使广告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可从语言现实,社会文化,消费者心理三方面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