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针对电网中的连锁跳闸现象,提出一种针对潮流转移引发连锁跳闸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根据连锁跳闸支路的表现形式和后备保护的动作方程,确定筛选支路受扰严重性的评价指标,筛选出严重受扰的支路。结合初始故障断开后系统中支路电流与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聚类分析算法筛选电网中的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对电网安全运行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以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筛选关键节点是有效的,可以为电网预防连锁跳闸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对电网连锁跳闸事件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分析关键节点的算法。结合连锁跳闸事件中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给出一种连续型的用以衡量连锁跳闸严重度的表达形式及评价参量,并根据直流潮流法,利用支路电流和节点注入功率之间关系,进一步明确连锁跳闸严重度评价参量与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连锁跳闸严重度评价参量对节点注入功率的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算法,用以分析可引发连锁跳闸的初始故障,被初始故障波及的连锁跳闸支路,并最终用以分析对连锁跳闸支路起关键作用的节点。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通过算例对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网连锁跳闸引起的停电事故以及降低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损耗,提出了一种计及网损的电网连锁故障预防方法。 该方法提出了网损指标和衡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指标,综合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 该模型的优化目的在于确保均衡权重下安全裕度尽可能大,同时使网损尽可能小。 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在IEEE-39 节点系统上进行了算例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不仅提高了电网安全运行的界限,也实现了降损节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电网连锁跳闸场景下,提出一种对电网临界初始运行状态的搜索方法。首先,根据系统在连锁跳闸时的具体表现,结合线路电流型后备保护的动作行为,给出判断电网连锁跳闸的数学表示形式,并对支路在连锁跳闸时的临界状态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建立寻找距离当前电网初始运行状态最近的连锁跳闸临界初始运行状态的优化模型。最后,通过聚类分析法,筛选出连锁受扰支路上的关键节点,基于关键节点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14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连锁跳闸时的临界状态进行有效搜索,从而帮助运行人员观察当前运行状态的安全情况。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网发生初始故障后的连锁跳闸现象,提出了一种提高电网安全水平的预防控制策略。结合继电保护的动作特性和连锁跳闸的特点,研究了电网在单一初始故障场景下和不同初始故障场景下的安全水平以及对应的预防控制模型,基于网络拓扑结构和电网运行状态分析得到筛选初始故障的综合指标。借助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在IEEE14节点系统和IEEE39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预防控制模型能够有效地提高不同初始故障场景下电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力系统的连锁跳闸问题,结合继电保护的动作行为,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技术的连锁跳闸评估方法。首先根据电网连锁跳闸的通常表现行为,并结合电流型和距离型后备保护的动作行为,通过分析,论证了电网节点注入功率对于连锁跳闸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对电网是否发生连锁跳闸进行评估的方法,该评估方法主要针对电网在给定的节点注入功率状态下电网是否会因给定的初始故障发生连锁跳闸,并给出了采用模式识别技术时的样本结构,相应的模式识别技术以及操作流程。IEEE39系统的算例验证了这种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网的连锁跳闸问题,提出了基于危险度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网连锁跳闸事件的实际表现,结合连锁跳闸中距离Ⅲ段保护的动作行为,以电网当前运行状态下的节点注入功率与临界状态下的节点注入功率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衡量连锁跳闸事件危险程度的指标。接着,建立了计算危险度指标的优化模型。最后,结合基本遗传算法,计算危险度指标,并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危险度分析电网连锁跳闸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连续潮流算法通过引入一维校正方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潮流在功率极限附近时雅可比矩阵的奇异问题,从而追踪得到负荷不断增加的PV曲线以研究电网系统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基于Matpower程序对连续潮流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单节点增加负荷以及多节点等步长增加负荷模式,从而追踪得到该模式下的多节点PV曲线以及崩溃电压值.提出了电压崩溃裕度指标和极限功率裕度,用来表征该节点的电压坚强程度.最后以某地区220kV电网为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电力系统脆弱性并服务于电网规划和系统安全运行,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角度探讨连锁故障的发生机理.基于复杂网络脆弱性理论,考虑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采用最小失负荷率建立电力系统脆弱性模型.然后基于协同效应理论,考虑N-k故障情况,建立电力系统线路关键性模型,以分析影响脆弱性的关键线路.通过设置允许切负荷水平值,建立电力系统过负荷情况下的连锁故障模型.采用IEEE39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电网结构的薄弱点及重负荷是诱发大规模连锁故障的主要原因;高脆弱线路能够直接导致大停电事故,而低脆弱线路能够导致大规模连锁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供电裕度的电网实时风险分析方法.通过计算N-1事故预想集下电网主要节点的潮流变化,并与电网所能承受的极限供电能力进行比较,得出当前电网方式各种事故情况下的供电裕度,同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中对事故等级的规定,确定当前电网可能的风险等级,给出避免发生该等级事故和应急处置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力系统地理分布地域广以及对时钟同步要求精度高的原则,提出了一种GPS授时模块和IEEE1588协议相结合的时钟同步方案,该方案按地理因素将整个电力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络,各个网络之间利用GPS接收模块实现时钟的同步,子网络内部采用IEEEl588协议实现时钟的同步,从而实现整电力网络的时钟同步;然后在FPGA平台上对精确时钟模块、GPS信息接收及处理模块、IEEE1588协议的部分实现模块进行实现;最后通过系统误差验证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在原有配电网引入分布式电源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应用改进最小路法结合可靠性指标求解评估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案。以IEEE-RBTS Bus6 系统为例进行不同方案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可以明显地改善配电网系统对用户提供电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配电网络中故障区段定位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基于馈线终端单元的配电网区段定位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在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中用鲸鱼优化算法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通过MATLAB对支路矩阵、电源接入情况进行编程,创建含多电源的IEEE33节点的配电网模型,完成配电网故障信息编码方式、开关函数和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对发生单点故障、多点故障,以及存在信息畸变的情况下发生故障的定位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鲸鱼算法能实现准确定位,其收敛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均优于传统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以及最近的蝠鲼觅食算法。  相似文献   

14.
对无线个域网应用环境下采用跳频方案的蓝牙网络和IEEE 802.1lFHSS网络之间的共存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容量分析和系统仿真,比较了它们的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包负荷长度分段自适应的方法来提高IEEE802.1lFHSS网络的抗干扰性能,并对所提方案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EEE802.11WLAN标准的内在机制能够支持本提出的方法,改善了抗干扰的鲁棒性,并且随着蓝牙干扰网络数量的增加,采用自适应方案的IEEE802.1lFHSS网络的抗干扰性能明显增强,网络容量的下降得到有效缓解.中所采用的容量分析和包负荷长度分段自适应方案也可以推广到其他FHSS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