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越 《传媒》2017,(18)
作为电视媒体中重要的节目构成,综艺节目以其轻松活跃、消遣娱乐的节目定位,迅速收获了庞大的受众群体与高度的关注热情,成为各卫视之间争夺观众与收视率的法宝之一.近几年,我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呈井喷式发展,然而在节目同质化严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综艺节目如何应对挑战,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拓展创新之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将立足山西卫视综艺节目《歌从黄河来》,探索综艺节目在传承、推广、创新领域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贾广宇 《今传媒》2020,28(5):124-125
随着电视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电视节目为了提升自身节目效果,纷纷开始注重于对自身节目叙事策略的创新。本文将从文化类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拍摄技巧、结构设置、节目内容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对《声临其境》节目叙事策略创新方式与创新效果的研究,并探讨其内核,以此来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叙事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必须适时求变,主动拥抱新媒体技术,积极谋求创新。【方法】文章从综艺节目编辑制作的角度出发,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及优势,针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新媒体技术在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一系列策略。【结果】新媒体技术应用于电视综艺节目中,能够提高受众参与性、节目收视率,以及增加节目的附加值。【结论】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技术革新与发展,是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郭小雪 《东南传播》2021,(6):132-134
在融媒体环境的当下,媒介融合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运用在电视综艺节目中逐渐凸显,节目创新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芒果TV制作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融合了"广播+真人秀+网络"的媒介形式,在形式上进行新旧媒介融合,破局综艺困境;在内容上巧用互联网思维,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在制作上节目成员多元化,内容注重人文关怀.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迭代融合中,该节目为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与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5.
常说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灵魂和主宰,他们在节目中起着串联和控制作用,并通过自身的演绎丰富着节目内涵。纵观我国最近几年火爆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节目可以发现,综艺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多元,专业主持人当嘉宾客串主持,还有明星跨界当主持,他们究竟是主持人还是明星?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本文将对综艺节目主持人呈现的新潮流进行剖析,探究产生这种变化的缘由,并尝试解析现当代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的电视娱乐综艺节目在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就要创新属于电视台自身的新节目,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而娱乐综艺节目要重点关注节目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融入各类全新的想法,实施较为深入的计划,促成具备现实意义的节目战术与内容,这样,国内的电视娱乐综艺节目才可以突破瓶颈,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工作通知》(下文简称《通知》),掀起了我国电视综艺节目自主创新的新一轮热潮.《通知》要求上星频道播出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时提前备案;与境外机构联合研发的节目,如果中方未取得完全知识产权,将视同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管理;各上星综合频道每年在晚间黄金档期间开播的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两档,并强调节目的自主创新.由此可见,我国综艺节目的创新需要在增强版权观念和精品意识的同时,自主研发弘扬社会正能量、倡导核心价值观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娱乐化的方式融合本土文化,传递文化精髓,树立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8.
黄艳  张琛 《中国传媒科技》2013,(20):151-152
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指出发展广播影视事业。鉴于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创新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探索以"真人秀"节目为代表的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集群转型"路径,以期对我国电视"真人秀"本土化的发展前景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8,(10):6-7
李冬梅:就目前来看,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节目在客观上存在着竞合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茁壮成长的网络综艺不断争夺着电视综艺节目的各种资源,由此形成的"鲶鱼效应"更是使电视人不得不寻求创新的路径;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作互补可以促进电视综艺节目整体的良性发展.节目内容资源领域的竞合带来节目类型的多样性,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竞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受众资源领域的竞合满足了用户的多元需求,广告资源领域的竞合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选择.较之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网络综艺节目更加重视细分受众市场,注重实时、垂直、体验和交互,可以凭借可观的资金投入和创新研发获得高人气和高关注.这背后离不开网络综艺节目在媒介技术领域、人力资源领域、受众市场领域等的深耕细作与创新实践.在"溢出效应"的带动下,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获得了创新驱动,在借鉴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中寻求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徐良 《采.写.编》2023,(9):183-18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综艺节目不断涌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娱乐需要。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迅速发展,其内容的多样性对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给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机会。电视和网络综艺完成融合,对我国电视和网络综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融合媒体环境下的电视综艺和网络综艺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每一档失败的电视综艺节目一定存在着属于这档节目独有的失败之处,但是每一档成功的电视综艺节目在节目即使内容上不相同但在电视节目形态上一定或多或少存在着相类似之处。因为节目的根基与起源点是一致的,通过对中外优秀谈话类节目和真人秀节目中成功案例的简要论述与分析,浅析中外优秀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脉相承"和"各具千秋"的形态特色。  相似文献   

12.
韩国综艺近年发展迅速,在我国也颇具影响力。《新婚日记》作为一档新创的综艺节目,是对当前生活情景类真人秀节目的一种新的尝试,是众多同质化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本文将基于受众心理与视听语言,以《新婚日记》为例,分析当前综艺节目制作中的创新路径,无论基于内容或形式,创新的一点便是结合受众需求;论述镜头语言和音乐在整体上提高节目质量,形成节目特点的作用;探讨将现实性、文化性、娱乐性融合的节目趣味性,让受众愉悦身心的同时感受健康向上的精神导向。结合受众需求打开创新思维,将娱乐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有效平衡,提高节目的整体质量,这是提高我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关键元素,也是真正有利于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综艺节目不断发展,在传统电视媒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实现了更为全面的双向互动式发展,在节目中植入广告也成为了节目创收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综艺节目中植入式广告形式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影响综艺节目植入式广告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对不同节目案例进行分析的方式,提出了综艺节目植入式广告的创新升级策略,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媛 《传媒》2017,(21)
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优秀作品,取决于其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电视综艺节目要践行这一标准,必须在服务人民、发挥公益功能上有所建树,将公益引入综艺,让综艺变得更有意义.中央电视台《等着我》、安徽卫视《全星全益》、江苏卫视《远方的爸爸》、东方卫视《妈妈咪呀》、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五档电视综艺节目(以下简称"五档节目"),于2016年2月在央视《新闻联播》中受到褒奖,被冠以"电视综艺节目开启公益模式"的美誉."五档节目"弘扬优秀传统以守正,开拓发展有创新,是近年来迅速涌现出的大量具有公益属性的电视综艺节目的杰出代表,为日趋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如何使电视综艺节目在公益情怀中生辉,将其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出来,"五档节目"提供了多方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发展至今的近四十年里,我国内地电视综艺经历了晚会、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和文化节目四个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娱乐过度化和同质化等困境。综艺节目既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也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以价值观为灯塔,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项目定制作为一种"量体裁衣"式的节目创新机制,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电视节目个性化创新的要求一、项目定制是电视竞争的产物。所谓项目定制,指的是电视媒体根据自身定位和播出时段的需要,面向媒体内外广泛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有效的进行电视节目创新,也成为决定电视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真人秀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火爆,一些电视综艺节目也逐渐地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节目制作的创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创新的意义,以及在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董蕾 《采.写.编》2023,(12):96-98
近些年,我国电视荧屏上涌现了大量优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同时也契合现代受众的文化审美需求。现如今,我国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发展中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一定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文化类综艺节目进一步创新。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点,然后从制作和传播两个层面出发,探究具体可行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向永心 《东南传播》2016,(5):101-102
开播于2011年3月21日的调解类电视节目《金牌调解》在近5年的发展历程中从节目的创新到形成节目的典范,其意义不仅是对电视节目类型的探索,更在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随着网络电视综艺节目的推陈出新,受众注意力被不断分散,《金牌调解》节目进入生命周期的"拐点",其节目模式趋于固定化,节目影响度受限。近5年的发展与媒介环境的变迁使其受众定位出现中老年化、网络化、感性化困局。该节目必须实现受众定位的转型,从节目制作、选材、语言叙述方式、新媒体营销等方面实现年轻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发展,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席卷各大视频网站已成为一种趋势。因其接地气、轻松诙谐、大胆创新、多种多样的节目形式深受大众网友的喜爱且受众群体广泛。新形势的网络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对直接传达网络综艺节目信息和现场氛围以及引导节目整体走向起着重要作用。当下,综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为节目主持人的现场主持把控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也对主持人自身的全方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