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底蕴,民歌的特点与风格不同,演唱技巧各异,只有了解地域文化特征,掌握民歌演唱的要领才能领唱民歌。  相似文献   

2.
于双 《华章》2011,(11)
民歌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民歌的演唱技巧是在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基础上,遵循读字清晰准确、发声舒畅圆润、歌调流利动听、感情淳厚质朴、风格浓郁亲切等传统的声乐美学原则,得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借鉴民歌演唱技巧对提高歌者演唱的艺术感染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歌曲演唱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从整体表演风格的把握,演唱的方言发音,润腔、打花舌、顺丁与倒丁、衬词衬句等演唱技巧与处理等多方面、多角度研究了湖南民歌《洗菜心》演唱处理的通用原则与技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风格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并阐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主要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民歌综述的基础上,对民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角发,同时,对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民歌的演唱技巧加以区分,提出了用情、用心演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浅谈民歌演唱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 《文教资料》2007,(14):128-131
本文主要论述民歌演唱中寻求在气、声结合方面中、西唱法的共同之处。根据民歌的不同风格和特殊的用气技巧,对民歌演唱中有代表性的润腔唱法进行了举例说明。针对民歌演唱中吐字不清、咬字太死的问题,提出了运用高位置吟诵歌词以掌握良好的语感等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了解民歌的产地、掌握民歌产地的方言特点,掌握民歌的风格色彩;民歌的产生背景、准确把握民歌的主题思想;唱好民歌的装饰音、正词和衬词以及尾音、拖腔;融入其它演唱方法;身临其境去采风等几方面来谈如何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民歌作为其独特的一个分支有着丰富的内容,而民歌演唱各具特色。章结合作多年的演唱实践,从民族歌曲的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的风格以及独特的韵味等几方面,探讨如何把握民歌的演唱风格,从而提高民歌表演和演唱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要求在演唱中要有独特的技巧。掌握好发音、腔韵、装饰音和衬词等方面的特点和运用技巧,是演唱客家山歌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才能在演唱中既保持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又不断为客家山歌的科学演唱增色添彩。  相似文献   

10.
民歌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要想演唱好民歌必须做到:通过分析作品的内容,把握歌曲的思想内容;认真唱谱和默读谱子;分析歌曲的风格,把握歌曲的民歌风特点;练习咬字、读字,准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唱法发展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矛盾和冲突为背景,从2种不同声乐艺术的共性表现因素出发,对美声唱法影响下的民族唱法的发展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为使我国民族唱法能在美声唱法的影响下,真正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应该是继承与发展,而对发展中的民歌演唱风格问题则成为当前民歌演唱传承中要突出解决的问题。了解中国民歌的特征下的唱腔风格,理解民歌作品的风格与歌唱声音风格的关系,培养歌唱者能演唱多风格民歌的能力.努力做到演唱风格与歌曲风格的统一,才能做到民歌演唱风格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3.
"跨界演唱风格"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的我国特有的演唱风格."跨界演唱风格"淡化人为的歌唱方法界定,注重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达,强调歌唱为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服务,使演唱在民族、美声、通俗和原生态演唱风格之间自由转换,将几种演唱风格巧妙地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探究"跨界演唱风格"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琳  郭筠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133-134
通过对审美情感、审美意识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结合歌唱艺术的特点,将声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与统一起来,揭示了声乐艺术中主观“多维化”的认知方式和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歌唱者是通过歌唱艺术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人的情感的。为了更好地达到歌唱艺术的审美目的,必须使歌唱具有一定的风格。歌唱者将自己对生活和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融入到演唱之中,对作品进行独特的艺术处理,并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就能大大提高表演质量,丰富演唱的表现力,从而发挥出艺术审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代戏曲歌舞的审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是戏曲的勃兴与全盛时期,歌舞在戏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明代审美思潮的变化,明代戏曲歌舞也呈现出雅俗互补、趣味多元的审美风尚。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从三个方面总结明代戏曲歌舞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既要有优美动人的噪音和发声技巧,还要有优雅大方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8.
童玲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1):71-73
主要阐述了欧美流行音乐中爵士乐、布鲁斯、Hip-Hop、摇滚、说唱、美国乡村音乐等演唱风格的特色。同时,对歌曲的类别、风格的把握、声音技巧的运用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进行剖析,探索如何把握演唱风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