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是诗的国度,“文饭诗酒“之说由来已久,是说文章使人饱,诗词使人醉.千百年来,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很多诗句对仗工整,富含哲理,有着很高的史学、文学、美学和思想价值.若能在历史教学中对古诗词进行大力挖掘,加以利用,将对学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诗的国度,"文饭诗酒"之说由来已久,是说文章使人饱,诗词使人醉。千百年来,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但形象地反映了历史,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很多诗句对仗工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悠悠五千年,诗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诗词在中国文学创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学习诗词,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诗词进行美育,对于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一些有成就的人,往往是热爱诗词、饱读诗词、善写诗词,能够从诗词中陶冶情感、汲取力量的人。例如古代的屈原、曹操,现代的鲁迅、毛泽东、华罗庚、陶行知……在中国,诗词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4.
正一、诗词的发展诗词的发展历史悠久,因而,学好诗词必须先了解诗词的发展历史。《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总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百篇》,主要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继《诗经》之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在汉代,把屈原、宋玉等人写的作品编成一书,名为《楚辞》。  相似文献   

5.
在悠久璀璨的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诗词一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古传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由此可知,作为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诗经》在孔子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历代人们不遗余力地推崇创作,才有了唐诗流风、宋词雅韵的盛世嘉年华.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诗词小札》,作者蒋述卓,是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这是一本诗词赏析作品.作者撷取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之作,进行了精心独到的剖析点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读完让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书中选取的诗作几乎涵盖了古典诗词和现当代诗歌的经典佳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星空中璀璨的明星。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能让人知古鉴今,开启心扉,体味情趣哲理,涵养道德品行,能给人熏陶和滋养,使人终生受益。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古典诗词名句积累的考查一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  相似文献   

7.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振兴诗教是我国学校教育中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安顺地区学校诗教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传统诗教的起源和振兴贵州安顺地区诗教的内容等,探讨了振兴诗教的一些具体做法.旨在巩固安顺地区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成果,提高语文教师的诗教水平,推动中华诗词在校园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诗词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诗教"的传统,古典诗词在学生的心目中却成为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如何更好地使学生领悟古典诗词的美韵,一直是语文教师探求的问题.现就教学中的几点尚在实践和探索的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哲学的热情深刻地影响到了他的诗词创作。他融理入诗,其历史观,时空观和方法论等都渗透到了诗词创作当中。研究毛泽东诗词,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研究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汪美玲 《湖南教育》2007,(11):14-15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星空中璀璨的明星。脍炙人口的诗词名旬.能让人知古鉴今,开启心扉,体味情趣哲理,涵养道德品行,能给人熏陶和滋养,使人终生受益。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古典诗词名句积累的考查一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且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已由过去单纯的、  相似文献   

13.
谢步勇 《考试》2004,(3):19-20
景物描写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创造了许多让人回味不已的意境。可以说,如果没有了景物描写,古典诗词将会失去许多魅力。深刻地理解景物描写在诗词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容,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同时,近两年高考对诗  相似文献   

14.
用诗词形式歌咏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自东汉以来,代不乏人.明胡应麟说:"'咏史'之名,起自孟坚(班固)"(《诗薮·外篇·六朝》).魏、晋之际,杜挚、王粲、左思、鲍照等人接踵而来.梁萧统主编《文选》,将咏史诗单列一门,至唐,胡曾更以《咏史诗》名集,从而使咏史题材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主题之一.以往的咏史诗词,或则缅怀历史的陈迹,评说古人之功过(如李白的《秦王扫六合》);  相似文献   

15.
<正>"以诗解诗",就是让学生学习用诗词的语言和思维去解读诗词,以便更好地领会诗人、词人的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形式和韵味。"以诗解诗"的过程就是为古诗词教学营造出一个诗词的氛围,使学生受到更多古典诗词文化熏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诗词美象与历史具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词美象 ,是诗词的意境 ,它是具体的 ,现实的。历史具象 ,是历史的情景 ,它同样是具体的 ,真实的。许许多多的诗词作者在其作品中咏史喻今 ,使隽永的传诵不绝的诗词 ,记录了丰富的积淀深厚的历史信息 ,表达了诗词美象与历史具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诗言志” ,“歌咏言” ,文史互通 ,诗史相融 ,古已有之。为此 ,在历史教学中 ,完全可以借助诗词歌赋的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素质的培养。通过诗词美象和历史具象的有机结合 ,运用诗情、诗景、诗魂深化学生对史实、史论、史训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思辨和表述能力。这就是诗化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诗就要背诗。对那些不想背诗的学生,死记硬背诗文确实是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诗背诗的冲动,变“要我背”为“我要背”,把背诗当作人生的一种享受,从而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读、背这些诗词。1.名句助背诵。作者的人品,诗词中的名句乃至整  相似文献   

18.
莫砺锋教授的《莫砺锋诗话》突破了传统诗词研究专著的局限性,将自己的人生体验熔铸其中,使古典诗词穿越时空,沁入到当代人的心灵中,使诗词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读来亲切而有感染力,达到一种"人诗合一"的境界。这种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方法使古典诗词"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利于古典诗词的传播,使古典诗词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是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出现的特殊艺术品,它是领袖的胸襟和诗人气质的结合,它是诗化的历史.又是历史的诗化。但是毛泽东诗词又是规范的中国诗词,它显示了诗人诗歌艺术造诣的精深。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作为文学宝库中的瑰宝,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历史的发展变化。诗人通过诗作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形式表达自己对历史事物的褒贬抑扬。诗词的巧妙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和审视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