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重要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政府提供青少年体育服务的重要阵地。本文从运营管理模式、开放时间、信息咨询服务、管理服务人员、场地器材设施等角度,对福州市11所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优化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提供高质量、多元化的体育公共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是实现《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青少司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继续推动政策法规建设工作;强化对各级公办体校贯彻落实国办23号文件的检查督导,召开全国业余训练工作会议,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调动各省市和项目中心的积极性,改革创新,巩固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育行政部门的引领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在青少年体育"组织、活动、场地"开展和建设方面力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的提高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与业余体校是密不可分的,业余体校教学、训练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业余体校的教学训练,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工程。业余体校使青少年系统地接受体育专业、技术,特定内容的训练,为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4.
<正>崔炳建在"河南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发言(摘登):一、我省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和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要回顾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明确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开展  相似文献   

5.
《少年体育训练》2013,(2):10-12
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民族强盛和国家未来。近年来,福建省政府及体育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围绕增强青少年体质这一根本目标,把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省级财政拨出专款3.3亿元,市、县、区政府配套建设资金4.33亿元(不含中心城区土地成本),在全省所有县(市、区)中心城区建成88个总占地面积约56.87万m^2、总建筑面积约30.92万m^2的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以下简称"活动中心")是指由各级政府资助建设,以满足城乡青少年便捷、安全参加体育健身需要为目的,以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按设计标准建设与管理,具有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并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公益性综合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可以说活动中心的核心价值是:以青少年为中心,实干、保障安全,开放而诚信,不断发展进步、专业而负责。在这些核心价值的指导下,活动中心可以顺利发展和壮  相似文献   

7.
"学训矛盾"是制约我国冰上项目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的主要瓶颈,是造成后备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战略背景下,通过将学校和体校之间功能进行互补,既能实现青少年参加冰上体育活动,又能推动我国冰上项目后备人才队伍的有效发展.一方面,学校为体校后备人才提供学业辅助;另一方面,体校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场地器材保障,使得双方能够在对方优势方面内弥补自身存在不足,实现各自及对方获得功能和作用最大化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高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社会影响。国家体育总局使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同于我国现行的职业、半职业的俱乐部,不同于学校体育范畴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更不同于以运动学校、业余体校为龙头的业余训练,它利用有限的国家、省、市三级体育公益金的扶持资金,创建单位利用自己和周边的场馆、设施、人才资源,建立起来的一种面向、满足周边广大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举国体制是保障,各级体校是基础。竞技体育要保持持续发展,体校这个基础只能巩固和加强,绝不能动摇。然而,当前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体校办学的主要瓶颈。我们要想突破这个瓶颈,使体校获得健康发展,就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高度重视和抓好各级体校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笔者通过自己多年任文化课教师的经验,对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该研究采用多阶段、概率与规模成比例的抽样方法,调查了全国不同地域的10 531名城市青少年。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与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发现影响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社会生态因素具有多元性,其分别来自宏观、中观与微观社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1)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青少年的年龄、抑郁水平、自身医学知识、参与不同强度身体活动的能力以及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2)中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父母的就业状况、社区安全、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社会交往及社区以外的社会体育活动;(3)宏观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青少年的居住城市,而政策尚未成为影响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在于,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方面的政策和文件,要明显滞后于学校体育领域的政策和法规等。基于此,该研究建议未来应把社区作为我国城市青少年校外身体活动干预的重要场所,将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干预与个体的心理评估相结合,并以政府、社区与家庭为依托,在优化相关社会生态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校外身体活动实施多维干预。  相似文献   

11.
《少年体育训练》2014,(1):140-140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辽宁省体育局、教育局关于"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的通知精神,朝阳市体育局联合教育局、团市委从2011年~2013年连续3年开展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和冬令营活动,为青少年在寒、暑假期间度过一个愉快、平安、有意义的假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为确保朝阳市青少年体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朝阳市教育局、共青团朝阳市委从活动的组织到实施都给与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青少年寒暑假期间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提前确定工作方案,有选择地开展中小学生喜爱的活动项目,在学生放假前就下发活动通知和活动方案。教育局领导亲自协调,特意配备10位知名教练,这些教练都取得过优异成绩,所带队员也在全国、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了确保青少年在  相似文献   

12.
<正>广体网讯5月16日上午,"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少年宫"启动仪式在我院综合训练馆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广州体育学院副院长朱征宇,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赵广才,广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总监童瑶,广州市第89中学校长邹俊,广东省体育局青少处领导以及运动训练、运动生理、运动心理和运动健康管家等各方面专家学者。"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少年宫"常设广州体育学院亚运馆,作为广东省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的实施载体,具体承担培养广大青  相似文献   

13.
从当前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健康教育基本思想、方法及相关原则着手,建立相应的假设,再运用探索性(EFA)及验证性(CFA)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路径表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应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分析显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应以"运动督导"为重心,家庭体育健康教育应突出"家长榜样"的作用,而社区体育健康教育要把抓"组织管理"放在首位;回归模型的路径图及路径系数提示:学校、家庭、社区健康干预的直接效果集中体现在青少年"知觉利益"的改变,并据此引起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招生难,已成为困扰体校的老大难问题。体校校长反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外招生,影响了体校正常的工作。招生难的重要原因在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家长担心“练了体育,荒废了学业,将来没有好出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的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因而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最近,国家体委提出了“以青少年为重点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青少年体校肩负着培养思想品德和文化成绩合格,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我国许多著名优秀运动员都是经过青少年体校的学习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体校被人们誉为培养体育明星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体育师友》2022,(1):64-67
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存在为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做出了不可否认的贡献,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放大。体教融合是解决弊端的一种出路,如何融合以及如何解决融合中涉及的问题是当务之急。将青少年业余体校历史发展分为4个阶段并挖掘其历史背景与意义,分析当前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业余体校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生源,青少年业余体校萎缩的根源;成材率低,限制了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发展;业余与专业的矛盾,培训机构的竞争;训练与学习的矛盾,逃不掉青少年学习成绩差的事实;体教融合推行中组织机构协调的困境。提出如下对策:创新管理模式,部门之间通力协作打通“壁垒”;深化青少年业余体校改革,与学校资源共享;搭建比赛平台,构建比赛长效机制,打通升学通道,赛事平台常规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澳大利亚"课外体育社区"计划的背景、理念、资金投入、组织支撑等。研究发现:"课外体育社区"计划以"游戏"的形式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政府、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俱乐部积极参与、协调合作,开创了组织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新模式,能够为我国开展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2012,(9):10-11
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的2012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在赤峰开幕,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论坛作为阳光体育节的活动内容之一,以"健康、公益、文化"为主题,邀请了6名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做报告,从"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发展"的视角展开畅谈,介绍了国内外青少年体育的新进展和新趋势,深入探讨国内外青少年体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共同探索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之路。本刊编辑部刊发了6位嘉宾的报告内容,每个人的发言都很精彩,但是限于篇幅,我们只做部分摘登,希冀与读者共享,让我们每个人为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提出了明确指示,即让幼儿喜欢上体育活动.为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于2014年提出了"快乐体操"理念,并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得到有效推广.本文分析了幼儿快乐体操的内涵及特点,探讨了快乐体操在幼儿体育课程中的开展价值及实施途径,以期为广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日本繁荣的校外体育看我们的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函授生骆平山和其它活动相比较,日本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内容最丰富。日本有为达到优异竞技成绩,争取在重大比赛中取得胜利的竞技体育俱乐部,但更多的是属于健身和娱乐性的体育俱乐部。在日本,非常重视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