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礼、中庸”思想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浓厚的寓意和味道,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儿女对人生价值观的精辟论述,并且渐渐的触动世界。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是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的共同精神,“仁、礼、中庸在奥林匹克精神中多次展现,赋予了奥林匹克精神更深的含义。本文分别在“仁”——包容性——奥林匹克精神;“礼”——生命力——奥林匹克精神;“中庸”——公平、公正——奥林匹克精神这三个层面试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深植于精神生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实践过程进行深入剖析,创造性的精神生产、精神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精神交往的深刻性和精神消费的发展性构成了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衡量标准。立足现实境遇,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精神生产低质化、精神资源分配失衡、精神交往异化和精神消费片面等现实困境。为此,要通过整合精神生产要素、优化调节分配秩序、推进综合精神交往、强化精神需求引导等多维路径协同推进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维度。这一双重维度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酝酿、理论雏形、理论创立和理论拓展四个发展阶段中,经历了"统摄于道德精神的科学精神之沉默与凸现——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自为结合——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初步有机统一——科学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具体、自觉的统一"之渐进发展历程,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获得生成性统一并不断融合、升华。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现代化,是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整个历史进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两个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活动内化和积淀的产物和表现。基本特征:半大陆——半海洋文化;农业——封建文化;血缘——生殖文化;伦理——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模式:原生态模式——“儒道互补”;再生态模式——“儒释道合流”。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基本模式:原生态模式——“五四”文化精神;再生态模式——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与当今社会越来越缺失的师道精神相契合,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活跃的理性思维、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不倦的求索精神,形成"教育本质驱使——多元人群参与——个体着重培育"的工匠精神与师道精神契合的模式。基于工匠精神理念的高校师道精神应该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和提高服务意识的思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最广泛的民意基础——指导思想、最根本的精神动力——共同理想、最深厚的文化土壤——民族精神、最鲜活的时代元素——时代精神、最基本的道德基础——荣辱观。  相似文献   

7.
游戏中蕴含着自由、幻想、愉悦和体验的精神特质。游戏精神的内涵包含自由自主性、愉悦体验性、自在目的性、自为约束性。游戏活动中彰显游戏精神的策略有:还原自由——"解放"幼儿为其"松绑";还原幻想——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期待游戏中的"不确定";还原愉悦——给予有准备的环境,激发幼儿内在生命力;还原体验——调整自身角色定位,巧设"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8.
林则徐谪戍伊犁时所写的戍边诗抒发了爱国情思和感时忧愤,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热爱祖国的精神、不避艰险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旷达乐观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中,现实主义既有作为创作方法的意义,又有作为艺术精神的内涵。作为艺术精神,它强调的是创作主体的现实精神——直觉与勇气,它注重的是文本的现实精神——真实再现。“莎士比亚化”是艺术精神的形象化表述,是主体的现实精神与文本的现实精神完美统一而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莎士比亚那里,现实主义从一种艺术风格、一种艺术方法深化为一种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0.
钟晓锋 《成才之路》2013,(16):46-46
新时期教育突出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抓好创新之源——激发兴趣、创新之路——发展思维、创新之用——和谐氛围、创新之助——闲暇教育这四个方面,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孙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自觉继承者与积极弘扬者,其"必取于人"的人本说、"因敌而制胜"的因变观、"修道而保法"的德政观、"唯民是保"的保民论,正是对先秦时期变革突破中形成的文化精神——疑天惟人的人本精神、因革变易的因变精神、德刑相合的和合精神、保民惠民的民本精神——的承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物联网的意涵进行了阐述,并结合高校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对大学校园精神的内涵——科学精神、独立精神、民主精神做了概要解读。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看来,古今中外的作家有五种分类,即名作家(名为作家者)、作家、大作家、大师、精神导师.五种分类产生了五种境界、五种精神现象,其表述如下:精神导师——救世姿态、信仰写作、舍己之心、无人之境;大师——创世姿态、理想写作、利他之心、自如之境;大作家——醒世姿态、理性写作、悲悯之心、风格之境;作家——愤世姿态、感性写作、怨望之心、性情之境;名作家——入世姿态、才情写作、名利之心、雷同之境.这个表述应该从下往上读,它是一个金字塔,名作家在最底层,不计其数;精神导师在最高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4.
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精神”的园地:虽然这个民族的来源和它的语言学的特质,可以追溯到其他民族——甚至追溯到“印度”——但是“精神”真实的“再生”,却要首先在希腊寻求。我早先已经把希腊比做青年时代,这种青春在感官的现实世界里出现为“具有躯体的精神”和“精神化了的感官性”——这一种“统一”是从“精神”发生的。希腊表示着精神生命青春的新鲜、欢欣的状况。在这里,那个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生根式”作文教学的宗旨是“生根育人、培根铸魂”,“生根式”作文教学的关键目标是:理解与表达四类文化——民族当代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人类多样性文化、不同媒介文化;树立与表达三种精神——思辨精神、革命精神、科学精神。“生根式”作文教学思想之根的培育需要树立“六根”之思,解答好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三)精神世界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大道至简的哲学命题。我们由此入手理解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更高层次更富有时代活力的精神引领。遵循"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彰显常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原则,考虑常州地域特色,以及语言表达的精炼简洁,将"常州精神"提炼为:"常德常学常新常乐"。"常德"——常人尚德,德耀中华;"常学"——常人尚学,常人善学;"常新"——常人创新,创新不止;"常乐"——和谐常州,常人常乐。以常州精神为引领,着力构建和谐常州,使常州人民真正感受到常州的幸福与美好,做幸福、常乐的常州人,这是提炼常州精神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作为老论题,大学精神在文化大繁荣的今天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文化模式的视角来窥探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的本质视为一种育人文化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精神的构成,将大学精神分为核心要素——"原典精神"和外围要素——"变易精神"。以此入手,探讨当前大学精神培育进程中存在的不自觉现象:大学"原典精神"的生成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认知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作用发挥不自觉、大学"原典精神"的内化不自觉。大学精神的培育要实现自觉,大学就要摒弃这些不自觉现象,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问题,从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标新立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集智取长——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逆向思维——锻炼学生反向思考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活力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表征之一。从游戏精神的视角看来,高职英语课堂活力的缺失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缺失了游戏的基本精神——自由精神、体验精神、主体精神。高职英语课堂要焕发活力就应该在教学中充盈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