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亲子游戏在幼儿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儿童游戏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此,研究以甘肃省泾川县2所幼儿园211位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其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展开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大多数家长对家庭亲子游戏持肯定的态度,但对学习的重视远大于游戏;在家庭亲子游戏的理解上存在误区;参与、指导家庭亲子游戏的意识比较薄弱;家长为幼儿提供的家庭亲子游戏场地单一、固定,提供的玩具多是购买的成品且数量有限;城市父母比农村父母在激发幼儿游戏兴趣方面做得更好,等等。文章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对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亲子游戏观念以及正确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韦忠梅 《成才之路》2012,(33):91-91
游戏是游戏者主动控制(而不是被人或物控制)的活动。作为游戏者,婴儿在游戏中要能够主动地控制游戏的情景,即使是在家长参与的亲子游戏中也不例外。亲子游戏虽然最初由家长发起,但是只有当婴儿能够对家长作出反应时,游戏才真正开始。因此,即使是在最初的亲子游戏中,婴儿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游戏者,家长也要尊重婴儿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自编问卷对甘肃省兰州市两所幼儿园的幼儿亲子游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比较积极,亲子游戏的内容以动作技能游戏为主,亲子游戏多在社区和附近的公园进行。但是,仍然存在亲子游戏时间有限、教师和家长对亲子游戏认识不够、亲子游戏内容简单重复、游戏材料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从转变家长观念入手,加强对亲子游戏的重视,尽可能创造游戏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合理使用游戏材料和空间等有效开展亲子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4.
亲子游戏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项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理能力。而认知能力是孩子发挥其主动性的重要部分,与积累知识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亲子游戏对培养孩子认知能力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家长一个参考,让家长对亲子游戏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在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是儿童出生以后最早出现的游戏,它为亲子间沟通架起了桥梁,既是家庭氛围的良好“润滑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自我园开展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的活动以来,我们一直把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作为家长工作的重点,以期推动亲子游戏的实施和推广,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广阔的游戏空间,给家长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指导。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和家庭亲子游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教宣传,为开展家庭亲子游戏创造条件我们在向家长提出创建家庭游戏房的同时,也向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  相似文献   

6.
亲子游戏在促进幼儿认知、社交能力、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家长的幼儿亲子游戏观往往有失偏颇并且缺乏组织亲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为家长们提出树立正确亲子游戏观、注重亲子游戏环境创设、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亲子游戏玩具、学习与积累亲子游戏的知识与经验等四项策略。  相似文献   

7.
学前阶段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握关键时期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至关重要。幼儿一日皆游戏,家长是幼儿的重要陪伴者,因此家长应通过与幼儿开展亲子游戏来引发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但是家长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目标意识不强、指导游戏的技巧不足,导致亲子游戏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方面难以发挥最大效果。为了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家长在亲子游戏开展前应恰当地选择游戏,在亲子游戏开展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在亲子游戏开展后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146对北京和甘肃临夏的回族和汉族儿童及其家长在游戏情境下的亲子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亲子游戏中,家长的提问、表扬、交谈、旁观、独自玩等行为存在民族文化差异;家长的直接要求、提问、言语引导、肯定、表扬、委婉否定、交谈、一起游戏、旁观、强迫动作、训斥、消极情绪、不说话、替代、不反应等行为存在地域文化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汉族家长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更关注儿童的自主性,回族家长更倾向于亲子互动中问题的解决;相比北京家长,甘肃临夏家长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更关注游戏任务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亲子游戏是儿童出生以后最早出现的游戏,主要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本文结合幼儿、家长、教师等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开展亲子游戏的内容、形式和进行游戏等几个方面,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对家庭教育提出相关要求,最终实现家园共育。  相似文献   

10.
洪卉 《教师》2013,(27):11-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亲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关注,而亲子游戏作为亲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成为家长和教师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根据笔者专业知识和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就亲子游戏的特点和其在家庭中实施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各部门、机构对指导家长亲子游戏提出几点建议,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146对北京和甘肃临夏的回族和汉族儿童及其家长在游戏情境下的亲子交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亲子游戏中,家长的提问、表扬、交谈、旁观、独自玩等行为存在民族文化差异;家长的直接要求、提问、言语引导、肯定、表扬、委婉否定、交谈、一起游戏、旁观、强迫动作、训斥、消极情绪、不说话、替代、不反应等行为存在地域文化差异.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汉族家长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更关注儿童的自主性,回族家长更倾向于亲子互动中问题的解决;相比北京家长,甘肃临夏家长在亲子互动过程中更关注游戏任务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有关学前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关于亲子游戏方面的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与分析,引起家长对亲子游戏的重视,同时对科学参与亲子游戏有相关的了解和借鉴。调查结果如下所示:1)家长参与亲子游戏的角色可以分为参与者(指挥者和玩伴)和旁观者(无关者,安全监督者和观察者)。2)不同角色类型的家长对于亲子游戏的定义和功能有正确的认识,但不能认清游戏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并且作为旁观者的家长认识与行为不统一。3)在行为表现上作为参与者的家长的实践程度高于作为旁观者的家长,但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13.
早教     
《母婴世界》2014,(12):146-147
亲子游戏互动 我的孩子9个月了,很多家长说要多和宝宝进行一些亲子互动游戏,请问在亲子游戏中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怎么样才能让互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亲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关注,而亲子游戏作为亲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成为家长和教师们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根据我的专业知识和以往的实践工作经验,提出了亲子游戏的概念、特点,意义,同时,就我国亲子游戏的现状和父母如何开展亲子游戏进行详细阐述,并给"托幼机构对家长亲子游戏的指导"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广大托幼机构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亲子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家长同孩子交往的重要手段。广义的亲子游戏,指的是家长和孩子们配合交流进行的游戏。科学的亲子游戏至少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平等地参与、游戏开展趣味性、父母与子女间相互配合等特点。本文对亲子游戏的概念、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实施的原则以及设计实施进行了论述,为今后幼儿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亲子游戏活动为婴幼儿的语言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但在当前的亲子游戏活动中,婴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较少,家长与婴幼儿的语言交流互动不足,婴幼儿与同伴的交流机会有限,教师缺乏对亲子语言交流过程的科学指导。在亲子游戏活动中培养婴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应当重视亲子游戏氛围的营造、游戏活动内容的设计、游戏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游戏指导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亲子运动会能激发每一个孩子喜欢运动、爱上运动;通过家人陪伴着孩子比赛和亲子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增强亲子间、家长与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良性的竞争意识,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家庭亲子游戏包是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而设计的亲子玩具,它综合了语言、益智、运动、数学、美工等区域游戏,借助收纳箱的整合理念,让幼儿徜徉于百宝箱的神奇魔力中。这个课题的开展,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为家长提供具体可行的游戏指导。  相似文献   

19.
周亚平 《成才之路》2012,(10):70-70
正亲子游戏是以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是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幼儿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的一种游戏。在亲子游戏过程中,家长与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游戏强调了父母、幼儿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04,(23):70-71
在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中,亲子游戏是儿童出生以后最早出现的游戏,它为亲子间沟通架起了桥梁.既是家庭氛围的良好“润滑剂”,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自我园开展创建幼儿家庭游戏房的活动以来,我们一直把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作为家长工作的重点,以期推动亲子游戏的实施和推广,为孩子们提供更为广阔的游戏空间,给家长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