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毅伟 《内江科技》2009,30(2):78-78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并重点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及意义,指出高校体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开发、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的一个发展方向,高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推动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根据以上原则,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以人为本,淡化竞技,重在健身,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是当代世界范围体育发展所展示的新潮流。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其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三基",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5.
体育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是当代世界范围体育发展所展示的新潮流。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其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三基”,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6.
李国臣  郑欣欣 《科教文汇》2008,(14):111-111
体育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是当代世界范围体育发展所展示的新潮流。大学阶段的体育教育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其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三基”,而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全面而充分发展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教育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高校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人才的全面发展与体育教育的质量好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素质,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时期,普通高校应认真探讨和研究终身体育教育现下高校体育教育内容的更新,拓宽体育教育目标,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教育观,使高校体育成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0.
刘飞 《科教文汇》2009,(24):196-196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将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庞德芳 《科教文汇》2009,(18):197-197,274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终身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其意义做了简要阐述。认为对职业学校学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终身教育又是学校体育的延续和发展,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终结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终身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2.
李力 《科教文汇》2012,(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娄晶  王显峰  李宇明 《科教文汇》2013,(36):94-94,9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如何将校园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课题。通过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和科学管理,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与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力 《科教文汇》2012,(1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主导思想,高校作为培养现代人才基础素质——健康素质的基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就成为我们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探索适合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徐彬 《今日科苑》2007,(24):236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迫切性十分明显,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也必须把终身体育教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以高校网球课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终身体育的指导下,要优化网球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拓展课程作为一门体育分类项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是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体育拓展课程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则成为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蒋莎 《科教文汇》2014,(18):93-94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体育拓展课程作为一门体育分类项目纳入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是当代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体育拓展课程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则成为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多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增强学生的运动技术为目的,往往忽视了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快乐体育"它讲求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健身、育心,个性也得到全面发展,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胡发忠 《科教文汇》2008,(14):120-120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生发展中十分重要阶段,中学生体育能力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无论从教育改革、终身体育而言,中学体育教学都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造就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