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化包括特定社会中的一整套知识、价值观、习俗、信仰、艺术等。文化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文化化”和“文明化”过程。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传授文化内容,使个人习得知识技能、社会规范、.民俗习惯,形成良好的德行修养,养成合乎规范的行为,为个人顺利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海南民俗文化心理具有教育性、功利性、民族性、集体性、变异性、以及传承性的特点。海南民俗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中人们心理活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俗。个体的活动也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摆脱不了他所处文化习俗的影响。民俗中作为活动的成分存在的就是具有民俗意义的行为。只有从外显的行为表现才能得知内心潜在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3.
义县社火是东北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丰富的民间音乐与舞蹈。拟从义县社火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表演人物、表演程式、基本动作、民俗音乐、传承体系以及价值与意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保护义县社火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4.
习俗作为世代沿袭逐渐积累起来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反映了某一群体共同拥有的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习俗与道德具有同源性,它具有天然的道德特性,与儿童道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习俗在其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断通过伦理道德精神熏陶、群体情感浸润以及行为规范约束,促进个体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丰润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同时,人们也要认识到,习俗不同于道德,良俗才具有育人价值。学校需要引导儿童对习俗进行理性审思,辨风正俗,充分挖掘习俗性道德资源,依托日常教学与开发特色习俗课程,围绕传统文化开展习俗德育活动,引导儿童广泛参与社会习俗活动,构建习俗育人体系来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5.
民俗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存在,文学是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小鲍庄>中通过对社会组织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婚丧习俗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描写让人们对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人性产生更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并非只发生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里,儿童个体生命的成长与社会化离不开养育习俗的影响。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儿童养育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儿童保育和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深入研究存在于本土的、民间的儿童养育习俗对于促进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本土生长"、回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本土儿童及其教育知识的人文关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彝族史诗<梅葛>是纪实性的创世史诗,是彝族毕摩口传的经典,它的展演和传承都与其特定的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作为口传的纪实性创世史诗,它的活态性就表现在它始终与当地彝族的生产生活习俗融合在一起.它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地把彝族人民的知识经验累积其中,同时,又在各种重要的民俗活动场合来反复展演,以其神圣的权威性来强化习俗的规范性,从而维护族群共同的权益,使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行,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彝族史诗<梅葛>流传地区,无论其生产生活民俗还是岁时节日及民间信仰,都具有浓郁的原始宗教的氛围,都是<梅葛>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场.  相似文献   

8.
蒙古人自古敬畏天地、山川、树木,崇拜大自然,故有祭树的习俗.在蒙古文化中,祭树活动与祭敖包、祭火一样,都是人们祈求平安、幸福的方法.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不断传承发展,直至今天.对祭树活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蒙古人的民风民俗,研究其对蒙古民文化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过程。语言习得是儿童无意识地获得本族语即母语的过程,该过程发生于儿童开始学语言之际,正常儿童在一岁半左右,一般由单词句、双词句到简单句、复杂句。儿童这样习得的语言就是其家庭和社会所使用的“语言”,即母语。因此这一过程也叫母语习得。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儿童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语言,通过成年人对儿童语言模仿行为的“鼓励”或“惩罚”,一点一滴、逐条逐项习得的。母语习得过程与儿童的社会同一性的发展紧密相连,也就是说文化和社会价值与母语一起被习得。儿童或成人…  相似文献   

10.
上海松江张泽镇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礼物馈赠活动,体现了村民交际中的人情伦理和互惠原则。具体而言,当地流行的礼物馈曾习俗,在村民交际中承载着尽道德义务和表达感情的双重内容;当地至今仍有的制作和保存“喜帐”的民俗事象,这一习俗是村民家庭社交史中重大活动的真实留存,它显示了主人公人际关系网络的总貌;当地还存在“攀过房亲”这一村民交往中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造就了乡村社会的一种互惠机制。  相似文献   

11.
社会认知研究方法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途径,是在社会和认知的基础上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主张将内在机制与外在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习得和研究第二语言。其基本原理是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社会需求关系系统,而语言是人在这关系系统中认知活动的结果和交际活动的工具。因此,外在的社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习得第二语言。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范畴阐释外在的社会环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今春除夕夜,贵阳黔灵公园宏福寺举行了撞钟祈福活动。在除旧迎新之际,谁都祈望来年福祉降临,所以“撞钟祈福”是一项颇受欢迎的民俗活动。如今全国不少古寺都盛行这项活动,就在港台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也很常见,而且已不限于除夕才撞钟,这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按习俗,最珍视的是在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民众日常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反映了各地区的百姓生活习惯、道德取向,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有一些传统节日正逐渐消失,也出现了一些伪民俗、新民俗。传承中有变化可能正是民俗的生命力所在。透过江南名城常州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的行为层面,可以追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心理渊源,挖掘节日习俗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社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以西安市周至县社火为考察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论述当地社火民俗的文化生态变迁及其发展困境,揭示其传承和发展前景,为保护和传承社火民俗文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小引]一切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群体里的。人们为了使生活顺遂、集体巩固,都有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等,我们称它为习俗。民俗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的象征。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民众创造习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民俗,见证着人们的理想和情感。21世纪的中国民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6.
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歌与民俗关系密切,民歌可反映民俗,是民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丰富多彩的民俗又不断丰富着民歌的内涵和外延。粤西雷歌中所蕴含的民俗事象极为丰富,涉及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习惯、精神信仰、饮食习俗、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反映了雷州半岛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质。试图透过粤西雷歌中的民俗事象这一活动窗口,来探究雷歌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7.
据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在语言习得者年龄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3-12岁的儿童在第二语言自然习得过程中较青少年和成人具有某些独特优势,这一研究结论促使和引导人们日益重视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本文根据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研究理论、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及语言习得规律等方面,从游戏角度探讨儿童的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8.
广西桂平市西山镇长安村中的社节,作为桂东南节日习俗的代表,内容包括祭祀、吃社等活动,在节日期间以祭拜祈愿为主旨。长安村过社节具有功利性较强、过节范围广、次数频繁等特点。社节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其社会功能不可忽视,可以表达人们的心情,展示个人能力,帮助人们提高社会声望,增进人际交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7,(6):10-14
"拦社"习俗普遍流行于明后期至民国间的长江流域及其南部诸省。统计表明,"拦社"较早出现于苏、皖两省长江沿线。明末清初,"拦社"习俗伴随规模性移民潮传入江西,随即以江西为中心,沿主要移民路线向闽—粤、湘—黔、鄂—川三向呈放射式传播。"拦社"以语言和行为为媒介,在人口迁入地进行纵向、横向传播,短时间内成为当地显著的民俗事象,对族群融合和民众世俗生活的调适起到积极作用。随着传统乡土社会的解体,"拦社"因传播要素的消解而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20.
杨甫旺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1):29-32,46
火是彝族一个重要的自然崇拜对象。自从火在生活中产生非凡的作用,人们对火更加深了神奇之感。特别是对于已产生各种巫术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人类来说,火不仅仅是一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的自然力,而且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神异的灵物。火神也随之登上神坛,并产生了很多敬火、祭火及祭火神、送火鬼习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