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镇化发展和户籍改革新政对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带来了巨大挑战,"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学校"空壳化"与城镇学校"大班额"并存的格局表明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面临深度变革和转型。当前许多错误观念对地方政府教育决策影响至深,一些区域学校布局调整仍然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本文立足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实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学校布局调整内涵、影响因素、实施方式、实施效果及难题破解等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观念澄清,探讨了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价值选择与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历程、反思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利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从教育政策的角度,通过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学校布局调整的主要历程,反思目前布局调整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展望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走向,对今后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总量锐减并向城镇集中.以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本文探讨了影响义务教育学校数量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校生数量是影响学校布局最主要因素.总体看,"自然型调整"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主导力量;但2001年之后,"政策型调整"的作用力日益凸显.从人口波动、城镇化发展及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应实现战略转型,遏制"一刀切"式撤点并校行为、实施"小规模学校建设工程"、建立多元参与、民主决策的机制是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撤点并校"的背景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被称为"撤点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撤点并校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但是,撤点并校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此政策在实施10年之后,被国务院紧急叫停。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严格规范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办好村小学和教学  相似文献   

5.
日前,教育部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众所周知,由于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近10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西部农村地区一个县域学校布局调整的田野调查发现:1.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有其必然性;2.经过10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今后需要关注教育效益追求中的价值取向,切实保证贫困边远地区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优质教育,科学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建设国家标准。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9月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要求各地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针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些地方的布局调整规划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贵州省M县和S县的布局调整规划就存在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制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要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合法性及科学合理性,需要放缓部分地方的农村中小学撤并速度,保留部分偏远地方村办小学和教学点,并且规范布局调整规划的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各地政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威尔士政府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的现实下,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积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联盟学校和区域学校,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威尔士这种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可以给我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综合近年不同地方布局调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师资配备失调、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空缺及布局调整后的学生辍学率反弹尤为明显,针对此,天水市在学校布局调整中需深入实地考察,遵循公平与效益统一的原则,以期实现高质量普及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合理布局标准探析——基于河南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所包含的主要指标、调整方式和实际效果三个层次看,考察农村中小学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还应包含上学距离、学校规模、调整方式、资源均衡和社会支持等五个维度.为保证布局调整最终达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入学权益.  相似文献   

1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通过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目前各地布局调整的方式却导致当前教育中存在许多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如农村学校规模过小,造成资源浪费等。出台相应的指导布局调整的政策,制定具体的调整指标,各地按政策和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能有效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效益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中可以放大的优势与不可以放大的优势、可以避免的劣势与不可以避免的劣势,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评价,加强义务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应符合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义务教育学校的特色发展应是以特色建设为介质,以学校文化为统领,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的特色创建。两者的关系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所在;学校特色发展是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动力;特色发展与质量提升在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交互作用,互为生成。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在整个教育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编问卷从教育总体状况、教育收费、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等十个维度对唐山市公众义务教育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唐山市义务教育教师素质、总体状况、学校安全管理以及设施等较为满意,但对教育收费、教育部门行风建设等指标的满意度不高,可以从监督管理入手治理乱收费,强化教改,减轻学生负担,加强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效率对学校降低教育成本、优化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对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实证调查,从教师结构、生师比、教师编制等方面分析了样本学校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合理核定教师编制标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制,建立适应民族地区学校需求的教师培训机制,保障教师工资福利收入,改善医疗、保险、住房待遇,继续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方面提出优化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首先根据满意度理论提出义务教育满意度的假设模型,然后在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教育满意度的评价及择校意愿的数据基础上,采用模型检验方法对义务教育满意度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满意度对择校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的人口学变量对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教育满意度评价是影响家长择校意愿的心理变量,尽管家长是否最终做出择校行为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家长对政府和教师的满意度评价是具有显著作用的预测因素,学历、职业等人口学变量影响家长的满意度,作者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在推动少数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加快精英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发挥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重点学校制的英才化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所引发的择校行为等。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公益性和公平性。为此,必须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出发,确立“成人”培养目标;从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公益性出发,实现教育政策的公平。  相似文献   

18.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一些地区的中小学规模产生了强烈的扩张效应,这给城乡义务教育班级与学校规模的合理调整带来严峻挑战。中国义务教育城市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一些人口大省的小学城市化水平低于城市总体的城市化水平;二是初中城市化水平不仅明显高于小学而且大大超越城市总体城市化水平。受人口自然增长放缓、农村人口迁移流向不确定、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及隐性城市化人口激增等因素影响,中国的义务教育在学校数量和规模方面呈现总量基本合理、城乡差异化发展、隐性生源压力日增、一些地方大班额问题突出等特征。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是: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两个向度,在数量和规模间寻找不同的平衡点;保持教育城市化水平与区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协调一致;善于利用小班额预存的人数弹性空间,以应对流动人口流向的不确定性;对城市化进程较快的人口大省和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向实施科学监测,并建立有效控制班级和学校规模的预警机制;提高义务教育统筹协调层次,保证各级政府在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责权对称。  相似文献   

19.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该学科的课程建设,既要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教师人文素质,尤其是儿童文学素质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职前教育与职后深造的衔接与联系。就学科目的而言,既要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就学科内容而言,它应以主干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学术活动等为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教学方式方法而言,它应从师范生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和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需求以及现实的实际阅读状况出发,构建一个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就教学评价而言,它应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likelihood of dropping out from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Grades One through Eight) in Turkey. It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chool-related social capital can provide the means to stay in school in the presence of risk factors such as socioeconomic status, race, or gender that cannot be easily modified. Despite major progress in enrollment rates due to policies enacted 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drop-out rat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close to 15% in Turkey. Data collected from 764 student–mother pairs show that drop-outs are exposed to higher number of social risk factors. We further illustrate that school-related social capital, as measured by quality of in-school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s well as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school,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adolescents’ likelihood of staying in school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severe social inequal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