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完整准确地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还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个理论,为其增添了许多新内容。第一,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起来。报告指出: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我们不仅要从一般理论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且更要具体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试图超越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至少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科学准确地把握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是观察当代中国问题的根本立足点。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正如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与阶段, 认识到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搞清楚什么是初级 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邓小平理 论的科学体系。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但仍处在初级阶段。这种过程 与阶段的划分是以我国社会矛盾的变化为根据的。这样的分析还认定,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克雷库“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最终走向失败,启示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够格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在全面、正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基本观点和科学体系上下功夫。譬如,十五大报告讲,“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就要全面弄清继承在哪里,发展在哪里;“一脉相承”在哪里,“新阶段”又新在哪里,这样才不会走向片面性。再譬如,十五大报告系统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明确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具体说,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清楚和不清楚: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基本特征、一般逻辑结论是清楚的,但对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一般逻辑结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现形式没有完全搞清楚。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性时强调了如下两点:第一,“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但中国实际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而且呈现为一个浑沌的表象.要认清它仅仅靠罗列现象是不行的,需要借助于理论抽象,作出科学分析。要对中国的实际作出科学分析,首先需要回答我国社会现时所处的发展阶段。第二,“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主义分析,提出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从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关系中把握住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五句话"的概括.这一概括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一概括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立论基础的,并不是对整个社会主义社会阶段的本质概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只是做出了初步的回答.客观地讲,这一本质论断只是社会主义本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为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确立了正确的出发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同时,也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内涵,开辟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情况,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也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结合其发展过程,分析其主要精髓,以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贯穿三卷本一百多万字的《江泽民文选》的一系列问题中,有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其内容概括地说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怎样领导这样的建设,”《江泽民文选》对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回答,其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文选》对首要的基本问题回答过程中作出的最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协调发展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辩证思维并结合中国国情及改革开放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旨在建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动态协调关系,并引导社会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邓小平的协调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为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定性研究的概念 ,其理论参照系是“经典社会主义” ,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做出的回答。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不断发展完善过程的定量分析 ,是一个定量分析的概念。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做出的回答。因此 ,二者并不相等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相继推动了四次大的社会主义观念革命,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超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第一次观念革命:确立实践标准,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实现从“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性转换;第二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突破“姓资姓社”的迷障,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第三次观念革命:确立“三个代表”标准,突破“公有私有”不相容的思维定式,实现从传统公有制体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开创性转变;第四次观念革命:确立以人为本标准,突破传统“增长模式”的制约,推动实现从重视“物”的增长模式到重视“人”的发展模式的时代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时刻关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他从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出发,阐发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新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during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task of strengthe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triving to construct a labor army of superior quality and rigorous discipline will become ever more important. Because our country is now situated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we cannot set our standards too high regarding the level of education we may provide for cultivating this labor army. In particular, in the broad countryside, this responsibility should rest on the shoulder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s.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论主线,“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论主线,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主线。这三条主线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精髓、基础和灵魂,它们分别回答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三个层面上的问题。把握这三条主线,对于我们认识和实践邓小平理论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