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话说青霉素     
1928年9月的一天早晨,在英国伦敦圣玛丽医学院担任细菌学讲师的弗莱明(A.F1eming)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一排架子上,整齐地排列着很多玻璃培养皿,里面分别培养着各种有毒的细菌。弗莱明正在寻找一种能够制服它们,或把它们变成无毒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葡萄状,存在很广泛,能够使伤口感染化脓的葡萄球菌。弗莱明试验了各种药剂,力图找到一种能杀它的理想药品,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真谛     
崔鹤同 《知识窗》2007,(2):53-53
1928年,弗莱明正在从事杀灭细菌的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对象是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的细菌,它可以使人的伤口化脓腐烂,最后导致病人死亡。弗莱明在十几个培养皿里种上葡萄球菌,并把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那些密密麻麻的葡萄球菌出现在果子冻上,一片金黄,弗莱明称之为“金妖精”。弗莱明培养它就是为了找出征服它的方法。但是,他试验了无数种药剂之后,都没有找到一种可以消灭此菌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报恩     
他叫弗莱明,是一个贫穷的苏格兰农民。有一天,有人告诉他,有一个小伙子陷入了附近的沼泽地里。弗莱明马上赶到那里去救人,那个陷入淤泥里的小伙子惊恐地挣扎和尖叫着,弗莱明费了好大劲把他从沼泽地里救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非结构化经验分析:来自中国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强  王雪标  王振山 《预测》2004,23(5):23-26,64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理论方法及其结论已逐渐成为各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基础。然而,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实际情况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基本假设不完全相符,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理论结论作为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决策依据需要经过实践检验。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检验经济系统对各种结构冲击的响应,来评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对中国经济发展变化的预测能力,进而判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的经验分析结果显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中国是基本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个科学史爱好者,我比较熟悉青霉素的前半段故事:1928年,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工作的弗莱明偶然发现了青霉素。这一发现的潜在价值在于,可能会诞生一种抗生素药物,用以减少因感染引起死亡的人数。直到1938年,在牛津大学工作的弗洛里、钱恩和其他同事读到弗莱明的研究报告后,才开始青霉素的分离和提  相似文献   

6.
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做实验时,发现了能抑制葡萄球菌的霉菌,15年后,英国病理学家弗罗里和德国化学家钱恩根椐弗莱明的发现研制成了一种杀灭葡萄球菌的化学制剂,即盘尼西林(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使得人们能治疗在当时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如脑膜炎、肺炎、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感染、手术和外伤后的感染等。千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而得到挽救而且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增加了十岁。弗莱明、弗罗里和钱恩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滥用抗生素:从人到动物抗生素的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又成为今天威胁人…  相似文献   

7.
认识弗莱明     
青霉素作为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广谱抗生素,没有人会愚蠢到去否定它对人类的卓越贡献。然而在如何评价其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功绩时,却争议不断。从其生前被捧成天才到死后如自由落体般直线跌落到"彩票中奖者"、"暴得大名者"、"医学史上最幸运的研究者"等等,说法不一而足。争议主要源自1984年Macfarlane所著的《弗莱明传》。这本传记要按我国的流行说法,大概可名为"走下神坛的弗莱明"一类。1987年,更有人在泰晤士报上发表文章称,弗莱明能发现青霉素,是因为他个性懒散不讲究整洁。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8.
1879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成功地制取第一盏碳丝白炽灯的时候,发现了神奇的"爱迪生效应",并为此申请了专利。1904年,利用"爱迪生效应",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人类第一支电子管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红色的英勇标志》以其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对成为英雄的追求和超越为线索,刻画了一个年轻人在战争中的成长过程。其中弗莱明对英雄主义的态度可分为幻想期、疏离期、行动期(达成期)和超越期四个时期。本文试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透视,来观察这个年轻人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机不可失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对每人来说都有,抓住者就会有发明,有发现,有创造;错过机遇,终身遗憾。抓住机遇,有所发现,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举不胜举。美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里培养细菌,观察到一些细菌菌落不存在了,被周围细菌的分泌物所溶解。弗莱明抓住这个现  相似文献   

11.
宇宙空间充斥着众多神秘的星球、星系,它们在不断生成、爆发、死亡,但最神秘的莫过于X射线脉冲星了。数十年来,尽管科学家有能力探测到它们,但要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却显得无能为力。如今,通过核武器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已初步揭开了脉冲星发光之谜。  相似文献   

12.
《红色的英勇标志》以其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对成为英雄的追求和超越为线索,刻画了一个年轻人在战争中的成长过程.其中弗莱明对英雄主义的态度可分为幻想期、疏离期、行动期(达成期)和超越期四个时期.本文试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透视,来观察这个年轻人的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7月8日下午,我有幸来到南京中山植物园参与一项科学体验活动。在江玉梅助理研究员以及窦剑实验师的带领下,我首次参观了位于植物园标本馆旁的分子实验室。据两位老师介绍,该园的分子实验室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华东地区一些重要植物类群的遗传结构、遗传变异和分子水平的适应性进化等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基础和保护策略,并发掘它们的重要功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大量阶段性的实验室成果,虽然它们没有近期的应用价值,但也是人类的一笔财富。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实验室成果的有效途径,这就是将其向国际转让。文章还讨论了对外转让的形式及其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千年病毒     
《中国科技信息》2003,(11):54-55
天花、鼠疫、霍乱、艾滋、SARS,从中世纪到21世纪,病毒从来没有停止过袭击人类;张仲景、琴纳、弗莱明、巴斯德,从过去到现在,人类也从没有停止与疫病的抗争。中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20世纪,埃博拉从蝙蝠体内爆发;21世纪,神秘SARS袭击全球。尽管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除了在少数国家保存病毒外,天花从地球消失,但危害人类的几十种病毒至今仍无法根除,看看它们狰狞的面目吧!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丹佛的国家冰岩芯实验室中存储着1.3万个冰岩芯。它们是气象学家用40多年的时间钻探格陵兰中部地区的大冰盖,辛苦采集的。这些冰岩芯是气象学家从大冰盖表层钻探取样,一直深入到大冰盖最底部,触到岩石床为止,足有两英里的深度。在格陵兰中部地区,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块黄色的土壤,极目远望,只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2,(11):6
今日视点在人们大力推广陆基横轴风力发电机(HAWTs)系统的今天,美国能源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风能研究人员则开始重新评估竖轴风力发电机(VAWTs),目的是解决困扰利用近海微风发电中的难题。事实上,无论是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还是其他研究机构,在人们开始研究风力的时候,竖轴风力发电机就是关注的对象。竖轴风力发电机存在着三方面的优势,它们分别是发电机设备的重心低、构造相对简单、更容易向大尺寸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对种子     
青椒的种子从菜园中采集收回,农业科技人员把它们送进了实验室. 种子甲和种子乙是同一个青椒结出的菜籽.在生长、发育、成熟的日子里,它俩同玩耍、共嬉戏、肩并着肩、手拉着手、一起生活,同时长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贾斯廷·康顿,通过对密歇根州东部沿海的沼泽地区的海龟长达27年的跟踪研究,揭开了海龟长生不老的秘密。并将此研究大胆推广至脊椎动物,并且与人类衰老的奥秘相联系,提出了令学术界震惊、说服力极强的新观点。在密歇根州东部,有一片大约28公顷、长着茂密植物的区域,栖息着布兰丁海龟、普那海龟和中兰奇海龟,它们归属于密歇根大学E·S乔治海龟实验室。康顿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守在这里进行研究工作。他几乎整天都带着直肠温度计、尖嘴钳子  相似文献   

20.
李浅予 《知识窗》2008,(10):29-29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