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推动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据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竞赛测试体系、落实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实施“双导师”制度、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数学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希望能以此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师范类专业认证直击师范教育时弊,是中国师范教育领域的一项具有革命意义的举措,对于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从标准研制走向实践操作,认证实施对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已初步显现。文章在对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师范类专业认证秉持质量旨向、行业旨向和专业旨向。认证活动的推进,需要处理好统一与个性、评与建、管与评这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师范生职业技能作为师范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八证书”制度是探索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一种手段、一种路径。本文探讨了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与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八证书”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更好地促成学前教育产业的发展格局,贯彻学前教育专业的育人价值,专业认证政策于各个高校中落地生根,对众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专业认证政策的出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众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下课程教学的改良发展提供了关键动力。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教学落实、社会产出三方目标落实,便成为当下众高校开展研究的主要课题。将专业认证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作为切入点,对学前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性作出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构建专业教育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质量优化的可行之径。  相似文献   

5.
专业认证对于师范类专业已是大势所趋,对于高职高专层次而言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以师范类专业认证为背景,以提高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为导向,从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与师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德育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思路,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输送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教师。  相似文献   

6.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自2017年启动以来,近半数专业已完成进校考查。实践中,仍不乏以被动姿态将该项工作视为“国家要求”的现象。文章基于该问题,借鉴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关于高等教育的三角协调模型,论述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政府、专业和社会三个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在此模型中,政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方、专业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供给方、社会作为师范生的使用方和评判方,三者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都有其价值遵循。出于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这一共同旨向,三者之间该如何寻求最佳的价值平衡和统一、共同搭建更稳固的关系,成为当前师范生培养急需厘清的理论问题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从高校师范类专业实施三级检测认证工作以来(注1)。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整个地区的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专业认证的理念,明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毕业要求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个目标、七大能力和七大模块"的课程结构图。通过"U-G-S"协同育人模式、数据信息化平台和职业技能训练平台搭建等路径,促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专业认证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与标准既是认证专业的标准,也是专业建设的规范。高职院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应该用好专业认证制度,高质量发展专业内涵。表现在:用专业认证的理念指导专业办学,用专业认证的标准规范专业建设,用专业认证的成果提升专业地位,用专业认证的经验重建专业架构。通过专业认证不断培育专业的自适应性、提升专业的竞争力、增强专业的自信心、提高专业的反思能力,这应该成为专业认证视域下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依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优化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促进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对人才培养效果有一系列规范化要求,认证理念的践行成为当前育人的重要举措.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与英语课堂深度融合,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对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提供较为合理、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探索师范认证理念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于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内涵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战略考量,在全国全面启动师范专业认证。作为师范专业认证的对象和实现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高校需要结合院校实际,更新师范教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师德养成新格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形成基于底线标准的,富于校本特色、鲜活个性、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避免把师范专业认证演绎为一种标准化运动。  相似文献   

12.
黄元国  刘晗 《教师》2022,(6):96-98
师范专业认证正推动着我国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变革,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的师范类人才培养更应关注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取向".文章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内涵拓展、条件优化、实践强化等方面协同推进师范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化,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试点进行实践探索,并从教信念的培养与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13.
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是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深化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透过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历程,揭示了师范教育转型中的问题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历史必然,分析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现实逻辑,为认证制度的优化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素质人才培养依靠教师,为提升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针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恰逢其时。本文基于OBE理念的专业认证,以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师范生培养为例,参照认证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构建了以“毕业要求为核心”的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结合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和提升培养质量的初衷,提出了“多维协同培养”模式。希冀该模式对完善师范专业建设、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工程,实践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迎评重参证轻整改”的情况,使得认证之后持续改进不足。本文拟探讨助推师范类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之“四重奏”,以推进和深化相关研究,有利于推进师范类专业实现持续改进,有益于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教师资格考试、专业建设等有较大区别,但部分行动者对此还不能准确辨析。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往制度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行动者的影响,总结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存在的四种认识误区,提出行动者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解应进行从宏观到中观、从管理到治理、从输入到产出、从预设到生成的逻辑转向,以减少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的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确立了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明确颁布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强调统一认证体系,实行三级监测认证,确定认证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开启全国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实施的教育局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制度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认证实践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师范类认证工作在实践中存在如下问题:学校层面存在认证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专业层面存在经验不足和条件不够等问题,教师层面存在观念滞后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师范类专业认证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警惕标准主义、机械主义、形式主义和冒进主义等四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整个高等师范教育系统中最核心的质量目标.教师教育质量监控既是对师范生培养目标质量的监测和调控,也是对保障体系的监测和调控.其主体是高等师范院校,客体即对象主要涉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培养过程质量的监控、培养结果质量的监控、资源保障条件的监控、学校质量保障组织的监控等五个方面.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  相似文献   

20.
师范类专业认证所依据的《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合作与实践"指标体系对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践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认证标准,厘清了教育实践体系的构成要素.师范类专业要达到国家对专业教育实践体系办学的要求,还存在着缺乏稳定的协作关系、足够的教育实践基地、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等困境,需通过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严格实行教育实践管理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