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大多数对人体动作识别算法要求大量训练数据或Mo CAP来处理多视角问题,且依赖于干净的人体轮廓。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背景下单人体动作识别算法,通过从3D动作模型中采样,并对每个姿态样本进行定位实现人体姿态识别。首先通过对2D关键姿态进行注解,然后将其提升为线条画,再计算3D关键姿态外形间的变换矩阵。考虑到从粗犷的动作模型中采样获得的姿态可能与观察不够匹配,文章提出了一种通过生成姿态部位模型(PSPM)来实现姿态高效定位的方法,所生成的PSPM模型用树结构有效描述了合适的运动学和遮挡约束。此外,本文提出的方法不需要姿态的轮廓。最后基于两种公开数据集及一种新的带有动态背景的增强型数据集,证明本文方法相比以前算法实现了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2.
安民 《华章》2010,(18)
根据在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尝试,阐述了体育舞蹈的内涵,提出体育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基本姿态、基本动作和技术、男女搭配、组合动作的训练及乐感的培养,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民 《考试周刊》2012,(64):102-103
作者根据在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尝试.阐述了体育舞蹈的起源及分类.认为体育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从而对学生进行基本姿态、基本动作和技术、男女搭配、组合动作的训练及乐感的培养,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人体运动意图预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回声状态网络(echo state network,ESN)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首先,利用运动捕捉系统获得人体动作运动学信息,通过OpenSim软件反解算获取动力学信息;其次,以动力学信息为输入,运动学信息为输出,构建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ESN模型,并利用PSO算法优化ESN模型的关键参数;同时,将线性化后的ESN模型作为MPC控制对象,通过运动学信息,反优化MPC目标函数,求解目标结果,完成对人体运动意图的预测;最后,通过比较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对人体运动意图预测及穿戴式机器人控制算法设计等相关应用研究与教学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人机交互中手势动作的识别率,基于Kinect平台所构建的人体骨骼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线的相关关节数据表示方法。以几种常见交互手势为分类基础,在BP神经网络中使用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人体姿态估计广泛应用于动作识别、人机交互和服装解析等领域,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研究热点,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倍受关注。结合人体姿态识别相关流程,论述人体检测、人体姿态估计和人体姿态优化等步骤,阐述相关步骤中的新算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Vicon系统的高速高精度运动捕捉功能对贴在人体上的反光球进行运动捕捉,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对捕捉到的这些反光球的三维坐标进行分析,并利用生物力学分析软件Bodybuilder建立人体动作分析的一般模型,输出人体各部位运动动作分析结果。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根据自己的分析结果在教练员指导下提出科学的动作改进方案,以达到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这种动作分析的方法不但可以广泛应用于体育活动中的人体动作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动物或机器的动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张成  刘大军  蔡中 《考试周刊》2009,(51):152-153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前提。教学实验证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入表象训练,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的概念,加速和完善体育舞蹈技术动作的形成,并对其巩固和加强体育舞蹈动作的记忆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美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是一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健身娱乐价值的综合艺术,它是集体育、音乐、舞蹈、服饰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通过人体各种动作来表现人的健康美、力量美、青春美和形体美.体育舞蹈中体现的美感以及人们对它审美的需要,势必将体育舞蹈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使之成为一种时尚、高雅而喜闻乐见的美的运动项目.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服饰美,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本文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加强艺术修养、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人体运动位姿误差检测能力,提出基于双目视觉的运动位姿误差检测方法。采用双目视觉跟踪融合识别方法对运动位姿的样本动态特征点进行采样,以全局人体姿态信息为候选样本,进行运动位姿双目视觉特征高分辨提取,采用模板匹配方法,构建人体部位姿态候选样本轮廓分布集,获取模板大小,根据模板大小计算运动位姿的误差概率分布,利用相邻图像帧之间的运动特征分布集,构建运动位姿图像的位置信息检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适应颜色覆盖方法对运动位姿的误差概率分布做极小化处理,完成对人体运动位姿误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运动位姿误差检测的特征分辨能力很好,降低了检测误差,提高了运动位姿双目视觉跟踪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将三维数字化技术融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人体形态和结构的认识。本文对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将数字化三维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期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2.
在医学辅助教学或临床诊疗中,为了帮助研究人员对人体内部信息的观察和检测,需要对医学CT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更好地实现医疗三维可视化效果,提出以可视化工具包VTK和VC++6.0为开发平台,并对可视化工具VTK的基本组成、可视化原理和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采用面绘制的Marching Cubes算法和体绘制的Ray Casting算法对医学CT图像三维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算法对CT图像进行可视化能够得到很好的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单张二维图像重建三维模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目前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紧水平支集的SFS三维模型重建方法。首先改进了基于快速匹配算法求解的紧水平支集方法,以提高紧水平支集求解的精度和效率,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求解SFS问题,提出基于水平集快速求解SFS问题的方法;接下来为解决SFS固有的凹凸二义性问题,基于分水岭的思想寻找凹凸分界线,以此确定产生凹凸二义性的区域用以进行重建;最后利用拓扑变换重构凹陷区域,得到正确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有充分的可行性,从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在多栖环境中的运动,设计了一款三栖机器人。机器人以螺旋机构为主要动力源,以被动轮为陆地行走机构实现三栖运动;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量化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指标,完成参数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结构参数最优解空间;设计双回路PID控制器和自适应Backsteeping控制器,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完成机器人位置与姿态控制;机器人姿态数据由多传感器姿态融合得到,通过卡尔曼滤波求解最优姿态角。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中,代数重建算法(ART)、联合代数迭代重建算法(SART)、有序子集期望值最大重建算法(OSEM)是迭代重建技术中广泛应用的3种技术,文章针对三维锥束CT情况,比较研究了上述3种迭代算法在含噪投影数据、完备投影数据以及投影数据稀疏和视角受限情况下的重建结果,并对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OSEM算法重建的图像质量好于其他两种算法。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有充分的可行性,从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有充分的可行性,从体育舞蹈运动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人体美以及体育舞蹈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价值的作用等方面谈培养学生审美价值观,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学生审美价值观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老年人或者残疾人独自行走时,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而得不到及时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智能机器人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能够跟随独居老人或残疾人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实时监测老年人的人体姿态变化,以便及时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该方案以Microsoft Kinect为硬件基础 ,结合模式识别算法在LabVIEW平台上来实现人体姿态检测,相比采用传统的RGB或者深度图像做姿态匹配时需要建立大量样本库,采用Kinect的骨骼图来检测人体姿态,只需要根据Kinect的三维坐标就可以判断出人体的各种姿态,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在多栖环境中的运动,设计了一款三栖机器人。机器人以螺旋机构为主要动力源,以被动轮为陆地行走机构实现三栖运动;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量化机器人整体结构设计指标,完成参数优化模型构建,求解结构参数最优解空间;设计双回路PID控制器和自适应Backsteeping控制器,基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完成机器人位置与姿态控制;机器人姿态数据由多传感器姿态融合得到,通过卡尔曼滤波求解最优姿态角。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和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本文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