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之间存在着紧密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关系。跨媒体出版是将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信息载体、不同的传播渠道传输到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一种融合出版形式。分析了跨媒体出版应用现状,探讨了当前跨媒体内容通用性不好的原因,研究了内容资源跨媒体应用办法。  相似文献   

2.
跨平台、多屏幕消费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媒介接触新常态,逐渐改变了用户的学习与阅读行为习惯。跨媒体阅读强调资源的立体化、可视化、互动化,强调用户阅读的体验感、泛在化、聚合性。该文从跨媒体和泛在化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分析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数字化阅读理性推广、混合式学习理念传播、互联网思维取向等移动互联网时代跨媒体阅读的O2O特质,构建了基于O2O的跨媒体阅读模式;通过整合O2O要素与MOOCs系统构件,阐释了跨媒体阅读系统构成及其应用技术,归纳了跨媒体阅读的连续一致模式、即时共享模式、连续补偿模式和即时互动模式等四种泛在阅读应用模式,为多屏互动时代跨媒体阅读系统建构、跨媒体学习资源开发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媒介融合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内容、技术方面处于深度融合之中,使传统出版编辑、数字出版编辑处于相互配合之中,使各类出版物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与之相适应的出版平台上,使各类文化信息在更广泛的读者中实现资源共享。与此相接轨的是传播渠道的全媒体化和编辑角色的全媒体化。既然全媒体平台使承载文化信息的各类出版物覆盖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那么品质优良的出版产品必定在鼓舞、激励、凝聚受众探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编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出版媒介对文学出版和文学各要素有深刻影响。刻写实物媒介的庄重性和厚重性,赋予了其载负的文学出版物和文学各要素以庄重性和简洁性;抄刻纸媒介影响了文学创作主体的组成、写作者的创作思维、文学出版物形态和接受者群体的变化,从而促成了文学中形象的丰富性和具体的生动性;机械印刷纸媒介带来文学出版的商业化和文学出版物功能的社会化。以媒介为视角,可以增加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出版媒介和古代文学出版相依共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利税。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同种媒体内部以及媒体与传媒市场的互动中进行的。传媒产业的市场竞争、跨媒体整合、新旧媒介形态并存、集团化构成其互动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中外对跨媒体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论述Hayes对跨媒体四个阶段的理解,及其对中国跨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提出跨媒体内容创作的一些思考。对于国内同行来说,如果能学习国外对于Crossmedia的理解以及操作,对于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大众传媒业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利税。大众传媒产业的发展是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同种媒体内部以及媒体与传媒市场的互动中进行的。传媒产业的市场竞争、跨媒体整合、新旧媒介形态并存、集团化构成其互动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实训课程应树立"跨越·融合·建构"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建构"跨媒体"的教学框架和理念,以期实现"超级记者"的培育目标。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在课程中选择主题、设计项目和组织互动和竞赛等方式,在实训中调动学生的融合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9.
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文连续出版物的信息整合工作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文献的界定与普查。将影印版与实际出版的文献分开,主要是对实际出版的文献进行信息资源整合。2.文献资源的清理和保护。要集中收藏、集中管理。3.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用工作单的形式按种进行登记,将出版信息及其它文献特征进行排查和搜集。4.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著录。按照《GB3792.3—85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和CNMARC的制作标准进行整合与著录。  相似文献   

10.
面对互联网、无线通信等层出不穷的传播技术、新媒体的介入,数字化和多媒体的传播潮流势不可挡。新媒体的诞生改变着传媒生态环境,新旧媒体间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纷纷迈出了数字化转型和跨媒体发展的步伐。本文对报网互动这种新旧媒介互动的代表形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两者相互融合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极大地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崭新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新信息、掌握新知识。以电脑为媒介,通过计算机技术展示出教学内容,可极大地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电脑作为一种媒介可以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容纳更多的课堂信息量,而且增强缺位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动态的手段更容易模拟出教学情境,增加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能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战线在最近30多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部分出版物却陷入了内容庸俗化、表达低龄化等误区。在分析出版物在内容形式上五大误区的表现及其对社会信息交流、全民文化素养、中华文化积累和国家文化实力的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提出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法规建设、加强质量检查、提高作者素质等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出版战线在最近30多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部分出版物却陷入了内容庸俗化、表达低龄化等误区。在分析出版物在内容形式上五大误区的表现及其对社会信息交流、全民文化素养、中华文化积累和国家文化实力的严重危害的基础上,提出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法规建设、加强质量检查、提高作者素质等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字媒介对新闻业务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在于它促使了新闻业中媒介融合现象的形成。新闻业的跨媒体融合大致涉及到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不同媒体的合并和合作,大量涌现的多技能新闻从业者,融合的新闻内容以及多媒体的新闻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1.数字出版6大要素 电子版权:合法获得版权,完善的数字版权管理方案.电子出版物: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及其他数字化文档、数字化出版标准:对数字化出版物的格式,权限、传播方式制定统一标准.电子图书生成器:数字化出版物的制作、加密;设置下栽、复制、出售、转借的权限.电子图书网站:数字化出版物的传播、交易媒介.电子阅读器:闼读数字化出版物的电子设备.  相似文献   

16.
试论电大图书馆期刊文献的开发和利用姜莲英期刊是针对特定的读者群,以固定的名称定期或不定期编号印发的连续性的成册出版物。它记载着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知识信息和研究成果的一种重要文献。与图书相比,它的出版周期短、发行速度快、承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传播面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媒介功能和内容生产的功能主义媒介融合范式逐渐向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的转化,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媒介融合理念的衍变需要改变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路径,基于此,拟从强化交叉学科培养模式、建立跨媒体实验平台、培养创业者型人才三个维度探析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18.
校园媒介环境由各式各样的校内、校外媒介及其传递的信息和符号(包括内容和形式)所构成,是一个充满符号互动的意义环境,它是校园的传播环境、信息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媒介涵化"理念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以全面、系统的观点组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媒介技术有意识地营造媒介环境,从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社会交往、媒介素养等方面全面进行"涵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造就学生。  相似文献   

19.
报网互动,媒介融合,远不止于内容的融合,而应是媒介形态、结构、技术、功能、流程乃至传播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受众的需求是推动这种变化的根本动力。信息接收渠道的多样化、受众活动和受众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媒体应该以更丰富的内容和方式为受众提供个性服务。因此,不断探索传统报纸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通过报纸原创内容优势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优势的结合,推进数字报业发展,开展与其他媒介融合,既是报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报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网络出版传播是指出版者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借助互联网为流通渠道,将网络出版物向读者发行的社会传播活动。它具有便捷性、交互性、主动性、融合性等特点。网络出版传播的媒介主要是网络出版物,具体形式包括电子图书(e—book)、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网络音像等。网络出版的传播主体应该是指包括网络出版者和读者即传收双方在内的传播参与者,与传统出版传播相比,其最大特点是自由性的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