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恩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教育,良好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不懂得知恩图报,我们应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本文将从感恩教育内涵、现实意义、缺失原因、实施途径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学会感恩具有呵护健康心理、培养自信自尊、提升人生境界、积累人际资本、守护家庭幸福的功能。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堪忧,有人说90后是冷漠一代;有人说是脑瘫;有人说是空心人,可以为生病的宠物落泪,却从不为妈妈动容……其实是不知情归何处!原因是从来没有人拨动过他们的"情弦"。针对此,我们应该在生活细节里引导大学生认知感恩、体验感恩、践行感恩,进而学会施恩。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感恩心理的缺失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心理,然而,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感恩心理的缺失,为此,我们应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激发其感恩情感,实践感恩行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理。  相似文献   

4.
庄立臣 《高教论坛》2012,(9):7-9,12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针对大学生缺失感恩意识的外在表现,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永超 《教育探索》2006,(10):106-107
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获得他人尊重,改善人际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有助于建立高校人本生态,构建和谐教育。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巧妙激发其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境界和素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高校应通过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将感恩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等几个途径,强化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意识,提升他们做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位,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由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会感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将会变得和谐、亲切、健康,生命之树也将得到滋润。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性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品德和精神境界有重要价值。本文从“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缺乏感恩心而被取消受助资格”入手,对感恩教育概念、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原因及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方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找到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近年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需要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关于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践行大学生感恩教育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标  杨军 《考试周刊》2015,(25):142-143
随着当前社会物质文明不断发展,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新时期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薄弱,甚至出现感恩缺失现象。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感恩教育内涵和特征进行剖析,思考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对大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甚至缺失现象进行探索,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感恩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点和纽带。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感恩是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基点和纽带.感恩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有效矫治.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当代青年学生的必修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坚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人格全面,身心健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感恩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当今"90后"大学生渐进成为校园的主力军的现状,从"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入手,对高校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感恩教育: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感恩意识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教育应该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学会善待自我、获得他人尊重、改善人际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有助于建立高校人本生态,构建和谐教育。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巧妙激发其感恩情感,积极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素质教育应该重视感恩教育。文章分别从家庭教育方法缺失、学校德育效果不明显以及社会现实情况复杂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缺乏感恩心态的原因,并对感恩教育的本质和理念以及实践作了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公民道德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文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对比分析灾区大学生地震后感恩状况的转变,力求探索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感恩不但是美德,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促进道德良性互动;有助手和谐社会的建立.本文对感恩教育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积极寻求感恩教育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历来强调感恩,自古就有感恩的传统,特别是先泰儒家有着丰富的感恩传统,从对父母的感恩,到对社会的感恩。而当今大学生缺乏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学校和社会应该教会学生知恩感恩、开展“角色互换”唤起感恩之情、加强社会感恩楷模的宣传,以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大学生必须学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