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其他一般商品的最大区别有二:其一是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所具有的知识性,其二是作为观念和意识传播者所具有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2.
一般物质产品,其使用价值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图书作为精神产品,它也要经过流通领域,实现商品交换,因此它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具有商品属性。图书的使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上,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即人们从图书载体的信息中,吸取、了解著作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或科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巴蜀书社是由文化部文出字[1983]1691号文批准成立的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社的宗旨是“编辑出版古籍图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出版当地所藏古籍、方志及文史工具书,文史知识性读物,承担国家交办的古籍出版任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图书的商品属性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许多同志对图书是“特殊商品”这一点提出了质疑,坚持图书是“特殊商品”的同志也撰文反驳,甚至有人干脆认为图书就不是商品。今年7月,由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和新华书店总店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出版科学学术讨论会上,就这一问题组织了专门讨论。争论相当激烈。持图书是“特殊商品”的魏启元同志认为:“图书的特殊商品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精神产品以商品形式流通和具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他认为图书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图书作为传播政治思想的工具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革命性,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工具又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二、按照出版方针制定出书计划,必须正确宣传  相似文献   

5.
生产出来、通过市场买卖而到达读者手中的图书是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图书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图书的物质形态仅是其内容的载体,而其内容才是图书使用价值的主要承担者。图书是商品性与思想性、知识性的统一。图书的思想性一面,使得图书的生产流通往往受到比一般商品更多的行政干预。图书的商品性一面,决定了它的生产、发行必然受到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本文所论则是基于图书的商品性,探讨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在流通过程形成商品储存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并从商品流通规律的角度考察目前我国发行工作中的某些现实问题;而对于由于图书的思想性所理应受到的行政干预则多不涉及。  相似文献   

6.
我国图书消费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消费水平和结构是一个国家文化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为精神文化载体的图书同一般商品的消费相比有其特殊性。对中国图书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促进图书消费发展的对策作了探讨。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7.
中西对外图书贸易不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图书贸易作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的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意义,在出版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居于重要的位置.对外图书贸易事业,由于其在世界出版业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国家、民族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为许多国家政府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论大众图书     
论大众图书丁荣源(一)所谓大众图书,是指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以纸为载体加以传播而为一般大众所共享。并且成为一种具有相当持续性、稳定性和趋同性的群体行为,以及群体自愿选择的社会价值标准,同时也是一种群体的共同文化的表征之一。大众图书是被一般民众所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王敏  王莉 《青年记者》2009,(14):11-12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石,汉字更是我们国家凝聚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们正大力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然而,电视、报纸、期刊、图书等文化载体中的语言文字使用状况却难以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非完全市场化的定位 出版业,特别是图书出版业,一直以来被欧洲各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定位为不仅是产业,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脊梁骨"①.事实上,欧洲内部是由诸多具有多样文化的国家组成的.然而,把图书出版作为一种非完全市场化的文化事业,却在很多国家(包括大国)中形成相当规模的共识.这些共识,基本上奠定了图书出版业在欧洲文化事业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载体,属精神文明范畴;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商品属性,需要进行商品流通。也就是说,一个出版社出版图书,最终以商品的形式实现其价值。因此,责任编辑在策划选题、出版图书时,不仅要考虑其文化含量、价值,还应符合商业运作。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遵循图书销售市场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受到读者欢迎,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反之,不了解市场规律而去策划选题、出版图书,最终不会受读者欢迎,会被市场所制约。在我从事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中,所责编的图书不下百余种,其中许多图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读者欢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图书因种种原因,不被市场接受,受到了经济损失。下面,我谈两个比较典型的出版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图书运作成败与市场规律的密切关系。案例1:失败运作———《科学卡通乐园》前年,我们社经过与韩国驻中国境内的图书代理商进行多次切磋和商谈后,终于决定迈出具有开拓性的一步:开始从事版权贸易———从韩国引进一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彩色卡通图书《科学卡通乐园》。这套图书由韩国(株)学园出版公社出版,该出版社在韩国是一家规模较大的...  相似文献   

12.
吴雪  金美丽 《云南图书馆》2003,(4):73-74,77
民族文献作为云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客观地反映了各种民族文化现象,是云南各民族文化智力资源的结晶。云南民族文献作为云南传统民族文化的载体,将其收集整理,经过规范标准的格式化、数字化处理,变成网上资源,让世界了解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宣传云南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婧 《新闻前哨》2022,(14):61-62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图书编辑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肩负历史使命,不仅要坚定文化自信,更要强化文化担当。本文以文化担当为核心,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阐述新时代图书编辑的机遇与责任,以及对新时代图书编辑认识和践行新担当的诠释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档案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是文化进步的证明,是文化发展的遗产,其在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和难以替代的文化地位。档案工作应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利用自身文化优势,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档案的文化作用。一、充分认识档案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档案是民族记忆的文化基因,是国家历史的宝贵载体,被誉为文化瑰宝、文明之母,它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国家主权和民族  相似文献   

15.
枫林  秋琴 《浙江档案》2012,(1):7-11
档案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自然天成的文化特性,在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建设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不断凸显。在浙江省委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有力契机下,我省档案文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各地档案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纷纷涌现。岁末年初,《记忆浙江·2011》的面世,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6.
文化“走出去”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作为一国文化最主要载体的图书产品为例,借助科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相关文献,揭示该领域的关注焦点及我国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基于文化认同视角的图书出版产业“走出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试论图书营销策划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其他商品一样,图书也离不开营销活动,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图书就更需要一份营销的科学与艺术,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成功地实现预期的营销目标,践约具体的营销方案。换言之,因为图书具有一般商品均要进入流通领域的共同属性,因此图书营销策划可以从其他商品的成功营销经验中获得启示与借鉴。另一方面,由于图书所特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性则又决定了图书的营销策划,在充分借鉴其他产品营销方法的同时,还应更多呈现自己的特色与风格。作为如此特殊的一种文化产品,图书的营销便更应该具备一种精神层面的内容,更为讲求一种精神格调…  相似文献   

18.
图书出版史显示出图书出版是朝着内容优质、内容表现形式优美、载体优良、传播便利的方向发展的。图书出版发展规律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决定了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必然性。图书内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图书的长久存在性,但是数字出版改变了图书的内容表现形式、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数字图书可以实现“图文音像并茂”,并通过网络传播。图书的社会需求是图书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吴红 《出版科学》1999,(4):38-38,37
图书是商品已是不争的事实了,出版社也正在作为一个生产图书商品的文化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相似文献   

20.
图书是商品,它作为经济范畴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实行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包括价值规律;图书还和其他商品一样,要讲究质量,讲究产销对路,讲究发挥优势,提高竞争能力,谋求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地位。图书同时又属于文化范畴,它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它传播和积累了文化科学知识,起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