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传统的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新世纪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而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信息制造技术相结合、真实环境需虚拟环境相结合,是增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实践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新世纪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的的实践性教学。而传统实践教学与现代信息制造技术相结合、真实环境需虚拟环境相结合,是增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测量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测量技术实践教学的特点及主要问题,结合测量理论教学,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出发,探讨了测量技术理论教学内容的教学改革、实习和实践内容的改革以及实验室场地仪器等方面的改革,提出校企结合,聘请企业工程师指导实践,多样化理论教学手法与考核方式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樊百林  甄同乐  彭亚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26-126,106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教学研究,作者发现实践教学课堂是大学生综合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它给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和生产的机会,亲自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初步制造工艺和加工工艺的意识,培养了总工程项目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实践意识,同时也是健康意识教育的主整地.  相似文献   

5.
丁楠 《中国科技纵横》2014,(12):243-243
本文研究了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改革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制图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现代工程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分析长三角企业绿色创新的动力机制以及关键影响因素,以长三角地区20家先进节能环保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网站、媒体报道、学术期刊等收集相关二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研究构建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进一步以其中两家典型企业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作用阶段。结果发现:(1)市场因素与环境规制是外部导向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是内部驱动因素,利益相关者压力和资源整合与投入是强化因素,企业文化是维持因素;(2)在节能环保企业绿色创新实践的4个阶段中,模糊前端、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商业化运用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市场因素、创新技术与能力、资源整合与投入、利益相关者压力。基于此,提出长三角地区政府加强市场激励型和自主参与型环境规制、企业提高绿色环保意识,共同加大绿色创新投入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对于大学生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来讲,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重要,需要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培养其工程意识,在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从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论文撰写等不同阶段探讨了工程意识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8.
《内江科技》2019,(10):148-149
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辅相成,实践教学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有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可有效检验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发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存在缺乏创新意识以及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具有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高新技术发展现状出发,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及教学体系的特点,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工程实际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实践与创新改革应重点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张学龙  贵文龙 《大众科技》2011,(12):203-205
从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剖析目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的三大措施:构建从点一线一面逐步强化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完善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素材,强化实践应用意识;开发综合实践教学网络平台,整合多维实践教学资源。研究认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是工程技术人才成功之本。  相似文献   

11.
李怡娜  叶飞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884-1894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和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实施绿色环保创新的驱动因素与实施效益的理论框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绿色环保创新实践的制度压力及其实施效益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强制性的政府环境法律法规和竞争压力对企业绿色环保实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激励性的政府环境法律法规和客户环保压力对企业绿色环保实践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绿色环保实践对环境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经济绩效并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会通过环境绩效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环境绩效起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促进我国企业开展绿色环保实践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智能控制学科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以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平台,构建开放式运行管理模式,旨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与获取信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任务和责任的能力,加强科研对本科教学的反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霜  蒋亚风  许伟  罗明凤 《科教文汇》2023,(22):100-104
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围绕“十四五”规划中绿色生产转型的总体要求和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以产品生产全流程为工艺研究对象,剖析当前机电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绿色制造理念融入存在的问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培养具备科技报国情怀和强国使命担当的绿色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线,组建跨界教学团队,深挖绿色制造元素。理论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实践课强调绿色生产技术培养,探索一种能将“绿色制造理念”有效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入手,结合我校的培养目标,对机械设计的教学内容、体系及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注重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确定了机械设计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要改革,本文结合我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针对《渠化工程》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渠化工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徐敏山 《科技风》2013,(23):76-7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绿色制造”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面对新的形式,机械工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棘手问题,相关专家、企业和技术骨干在思考与实践中不断地前行。从实质上看,绿色制造工艺所体现的就是降耗、节能、环保三大理念。想要发展绿色制造业,就要求相关行业和人员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选择绿色原材料,推广绿色加工技术,就需要各业学校强化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环保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结合工程能力培养,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校企协作加强工程素质培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及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为其他实践类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产学研结合、课程考试改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对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该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多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教学与研究中同样可以贯穿对大学生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从基本概念、系统观、城市群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绿色创新是企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企业适应新旧动能转换宏观背景的必然要求。现有文献聚焦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环境因素,鲜少关注管理者这一微观主体对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的驱动效应,而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证研究也十分有限。文章基于高管环保意识的微观心理学视角,以256家重污染行业企业为样本,探讨宏观—新旧动能转换的环境不确定性背景下,微观—高管环保意识风格(机会型和责任型)对绿色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机会型环保意识和责任型环保意识均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开展绿色创新实践,进而提升企业绩效;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在其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同时,从高管环保意识风格看:高管机会型环保意识对两种创新模式的影响明显大于责任型环保意识;从绿色创新模式看:两种环保意识均主要通过绿色产品创新提升企业绩效。新旧动能转换的环境不确定性较高时,具有责任意识的高管倾向于采取绿色产品创新应对环境变化,而持机会型环保意识的高管更愿意开展绿色工艺创新赢得竞争优势。并以此对高管环保意识的培育和绿色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