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恩师老范     
恩师老范,范敬宜也,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家外文局调入经济日报,任总编辑。老范为人低调,生性和蔼,一见面便吩咐大家,今后就叫我老范吧,不用叫总编辑。自此人人直呼老范.沿续至今,不再改口。  相似文献   

2.
恩师老范     
恩师老范,范敬宜也,上世纪80年代初,由国家外文局调入经济日报,任总编辑.老范为人低调,生性和蔼,一见面便吩咐大家,今后就叫我老范吧,不用叫总编辑.自此人人直呼老范,沿续至今,不再改口.  相似文献   

3.
袁晞 《出版参考》2009,(9):39-40
人民日报社大院里认识范荣康的人好像都叫他“老范”。 我一到《人民日报》工作,就在老范手下,当然他是副部级的副总编辑,我是最低一级的编辑,中间还隔着主任、副主任、组长、副组长好多级。由于我所在的文艺部归老范管,编好的版要老范阅后签字才能付印,跟老范打交道是经常的事儿。他看报纸大样的速度极快,在大样上修改的不多,但多是政策的关键之处,所改的文字也往往是画龙点晴之笔。  相似文献   

4.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06,(37):16-16
“我确信两人的随行人员都会尽力让双方保持距离。你把它叫‘巨人的碰撞’也好,‘丛林之战’也好,无论你怎么叫,最可能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们这一代     
我今年35岁,即将步人中年,因为没有做生意,所以没人叫我“狗总”。但因为一直写东西学化,所以有很多比我小的人叫我“狗老师”,而且是不带调侃很真心地这么叫,也好,我就当他们是在骂老师吧。  相似文献   

6.
出乎意料,在评选1986年全国好新闻中,经济日报成为入选量最高的新闻单位之一。引人注目,经济日报今年四五月份的一连串报道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话题。4月23日,头版头条刊出《“漏油”目击记》,配发现场照片,经新华社配编者按转发,人民日报转载,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5天之内,一场“闪电战”就使坑害农民、猖獗一时的“油耗子”在京石公路上销声匿迹了。5月14日,与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同时采写的北京永定门外哄抢西瓜事件一稿,又显著刊登在经济日报上,3天之内,北京铁路局严肃处理了这一事件,不法分子受到惩处……。有的中央领导同志说:经济日报有变化,有起色,更加接触实际了。看得出来,在新形势下,经济日报没有观望,没有止步,而是义无反顾地宣传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改革开放形势下的经济宣传搞得生龙活虎,别开生面。这些促使我走访了1986年3月新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初见老范,怎么也想不到他就是那篇述评《莫把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小说,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发展到汉魏六朝,成为志怪志人。这是鲁迅在《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好。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它都是一种史实的记载,它是靠调查研究,从民间搜集来,把它记录下来,因此叫“志”。“志”就县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创作在古代字典里不是“志”,  相似文献   

8.
掏宝记     
上午,刚刚上班不久的州档案馆老馆长范振国正在聚精会神地审查开放档案目录。突然,响起两声轻轻的叩门声,随即进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人。老范抬头一看,原来是组织部副部长老陈。见来了客人,老范连忙放下手中的放大镜,张罗着沏茶待客。“不忙”,老陈说,“我这里拣到一些东西,不知道有用没用?”说着话,就从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取出一个旧纸包。“昨天我搬家时从房檐上掉下来两个纸包,我随便看了一下,发现上面还有官印,好像是旧文书,你看看!”一听这话,老范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包。顿时,一股呛人的灰尘味直冲脑门。展开一…  相似文献   

9.
如果不是人民日报转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梦也不曾想到,那篇不甚经意写的《莫把开头当“过头”》,被人民日报转载后会产生那么大的“轰动效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切都像发生在昨天。(一)1979年5月16日,我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农村采访。中午时分,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匆匆跑来向我报信:“老范,今天早晨中央台广播,你写的《莫把开头当“过头”》已被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全文转载,还加了一个很长的编者按。新华社也向全国发了通稿……”我脑袋“嗡”的一下,第一个反应就是:“又闯祸了!”再也无心采访,临时搭上一辆卡车,急忙赶回县里打…  相似文献   

10.
“刚来的人民日报,有篇通讯的标题叫《捉放蛇》。题很切文,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番话,是我于去年11月30日在安徽芜湖铁山宾馆从一位旅客那里听到的。后来,我遇到一些新闻界同行,他们也说这个标题标得好。这篇稿子是人民日报驻安徽记者赵希龙写的。我也是驻安徽的记者,所以人家都问我,这个题目是怎样标  相似文献   

11.
江泓 《河北广播》2006,(4):56-57
频道内部的年轻同事一直叫我“江老师”,开始不过是新来的实习生刚出校门见谁都叫“老师”的习惯使然,可后来真叫出了一些“好为人师”的坏脾气恐怕也是他们当初没有想到的。他们当中有多少人后悔,多少人不服气?不知道,反正一日为师,就要自觉把“传帮带”的工夫做到位,这却是我所奉行的为师之道。  相似文献   

12.
别“转”啦     
友直 《档案管理》2004,(3):32-33
很早早以前,我都想用几句话来“评论”一下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因为,我认为,一个人在世,一生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也好,顺顺利利诸事亨通也罢,在官场行走也好,和亲朋交往也罢,都应该用真情,一是一,二是二,万不可虚伪,万不可伪装自己,万不可投机取巧。当然,历史也并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把历史“物化”的过程中,像司马迁、董狐这样博学多才秉笔直书的人也太少太少……。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月6日,北海市清除银滩公园的最后三幢建筑物并将向世人免费开放,我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两位记者一起被邀前去采访。后来《人民日报》发了300多字的简讯《北海银滩回归自然》,《经济日报》发了500多字的消息《北海:还银滩本来面目》,我在《光明日  相似文献   

14.
李锦 《青年记者》2016,(24):19-21
8月9日,《经济日报》在时评版头条发表我的文章《央企“瘦身健体”是为“轻装上阵”》.这篇文章连同《人民日报》7月23日发表的访谈,是针对《华尔街日报》的错误引导而发的.此前一个月时间,我发表31篇文章,基本都是对国企改革发声,是围绕学习和落实习近平关于国企改革论述精神这个主题而写的.如果实践中对央企“瘦身健体”认识没有完全到位,对国企改革的负面舆论是很强大的.  相似文献   

15.
报纸和通讯社做得怎样呢?应该说,同以往类似的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相比,这次也有改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全国性大报,1月30日都在头版刊出“挑战者”号失事的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贫困母亲我们走到一起──'96“幸福工程”记者采访万里行活动回眸王凯去中6月,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组委会和首都女记协联合组成的“幸福工程”记者万里行活动中,我有机会与新华社熊蕾、人民日报张善菊、中国妇女报陈本健、经济日报黄丽陆、工人日报...  相似文献   

17.
“书到用时方恨少”。感触颇深。我想书到用时方恨少,对每个编辑大慨都是如此,都会有一些个人的真情实感。读书是快乐,读书是幸福,惟有读书滋味最长。本刊今年第五期卷首语叫“人的最大幸福是读书”;杨绛有篇文章题目就叫“没有书不好过日子”,她把读书和过日子等同起来;我也赞赏这句话:“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相似文献   

18.
施中梁 《新闻窗》2005,(3):43-43
今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党报已进入北京市近2000个报刊亭。嗣后不久,在全国省会城市的报刊亭上也有中央党报及省市党报零售。这些党报都被摆在报刊亭颇为显眼的位置,“党报销售点”统一标牌引人注目,群众纷纷购买。由此看来,“党报热”正在掀起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都分别在3月初发表评论或署名文章,批评当时出现的“彩票”、“奖券”、“有奖销售”等新的不正之风。这种批评切中时弊,制止了不正之风的蔓延,给那些迷途忘返者击了一猛掌。  相似文献   

20.
一张报纸要办出特色,开辟具有特色的栏目必不可少。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工人日报》的“当代工人风采录”等,就非常有特色。我编《铁路建设报惯用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副刊,推出符合企业报特点的有特色栏目,同样必不可少。我开的《工程队轶事》栏目,迄今已七个年头,已成为我报的“名牌”栏目。为什么开办这个栏目?起始的想法是使栏目内容能够触到企业最基层,依靠基层群分央办杜日。他们作十、N中人大多数,开办固定的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这样说.办好了,很大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