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法律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道德法律化是必要的。要成功地完成道德法律化,应当重视以下问题:1、选择什么样的道德将其法律化;2、道德法律化的方式与途径;3、如何完善法律规范,提高道德法律化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道德法律化就是道德具有了法律属性,即通过立法将占统治地位的一定道德规范上升为具有国家意志性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或者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其目的是借以保障道德规范的实现,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文章还探讨了道德法律化的基础,并指出道德法律化并不是将所有道德规范统统法律化  相似文献   

3.
道德的法律化,是沟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中间桥梁,它使得社会规范系统中道德与法律的结构趋于合理。从事实层面上看,道德法律化是实现法治社会的基础与需要。同时,古今中外的无数次道德法律化的实践也证明了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然而,道德法律化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度的道德法律化或是盲目的道德法律化及以德代法的做法无疑会给法制体系的完备及法治社会的实现带来损害,因此有必要对道德法律化进行适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道德法律化已普遍存在于法律的自身发展之中,但学界对道德法律化的限度仍众说纷纭,笔者旨在预设一种检察官的角色对见危不救这种行为分析其“日常争议”的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企图在理论上对道德法律化提供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5.
道德制度化、法律化,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是制度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具体措施,加强各个领域的道德规章和法律建设,同时又必须将道德的制度化、法律化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内。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是目前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本认为在我国现阶段不能简单地实行道德法律化,道德法律化自身存在着负效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德法并重。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将道德上升为法律或日道德法律化,可以说是我们党重视法律对道德保障作用的认识符合逻辑发展的结果。推行道德法律化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道德法律化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权力道德法律化问题即权力道德法律化的多层次性、没有形成法律制度性的保障、泛道德化倾向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权力道德法律化的途径即法律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以及对权力道德法律化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看权力道德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首先是要求权力阶层的道德资质,在权力道德的法律化方面,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义务性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使权力道德要求融于法律的规范形式,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的道德法律化研究是一个道德法律化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在概念形成阶段,主要有五种观点,它们的表述虽有不同,但是都揭示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特点--道德法律化;在概念发展阶段,主要涉及道德法律化新概念、道德法律化的实现方式、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道德法律化的作用、道德法律化的局限和困境、道德法律化的界限等六个方面的讨论.学者们在"道德"与"法律"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要整合两个阶段的研究必须认识到"道德"、"法律"是在发展的,对两个阶段的研究整合的意义是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茂堂教授《论道德法律化之误》一文从执法、司法的语境论证道德法律化的困境存在着语境错误问题,没有洞察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揭示出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弊端的原因在于道德法律化的不当而非道德法律化本身。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体现在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需要法律规则补足。道德与法律在终极价值上契合,在内容上共享,在调整范围上重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应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经验,强化道德软约束,加强道德法律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道德和法律都要和谐发展。道德法律化作为两者和谐发展的一条途径,文章从四方面探讨了其必要性,同时指出在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在某些道德领域法律不能过分干预。  相似文献   

14.
道德法律化的根据与界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的法律化是道德与法律关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道德的法律化不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有着学理上的根据。同时,道德的法律化又必须受到应有的限制。既不能不区分道德的性质盲目地实施道德的法律化,也不能不顾道德与法律各自的特点.把所有的道德要求都直接移植为法律。  相似文献   

15.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及其道德功能的局限性。道德法律化无论是在我国当代立法还是西方国家立法中都有重要的表现。法律不是万能的,道德和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尽相同,有些社会关系只能依靠道德来调节;法律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它一般只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律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阶段普通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所能接受的程度;对法律的过分依赖可能造成道德的弱化。这些因素使道德法律化存在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民法通则中的道德法律化,渊源于中国儒家思想。是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并借鉴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必然行动。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民法通则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法律化,突出了对人身权的保护和道德平衡的原则,多方面体现了道德法律化的立法原则。民法通则中的道德法律化,有利于增强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奈件下的道德调控力量.促进社会道德水平大范围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道德法律化,就是指代道德立法,是实现道德上升为法律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对于规避道德自身局限、促进我国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规避道德自身局限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然而,道德的法律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的局限性,如容易滋生道德的虚伪性、扼杀道德的生存空间、放大司法的自由裁量权、丧失人本的价值追求等。  相似文献   

18.
整个法律哲学领域,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很多学者所关注和重视。本文介绍了法律的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及作用,法律的道德性能促进良法善治的形成,有利于人们更好遵守法律,有利于保障人们正当权益。道德法律化能提高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促进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人们综合素质。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法律的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化的关系和价值定位,事实上,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法律和道德在规范人们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价值定位来看,法律的道德性的定位为法治,道德法律化的定位为法制。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贯穿于法治的实现过程,从法律产生到法治实现的过程,实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互演进过程。道德法律化是法治的基础,法律道德化是法治的内涵,道德法律化反映了立法过程,法律道德化则反映了守法过程,法治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类对崇高的道德理想的追求过程,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贯穿于法治的实现过程,从法律产生到法治实现的过程,实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互演进过程,道德法律化是法治的基础,法律道德化是法治的内涵,道德法律化反映了立法过程,法律道德化则反映了守法过程,法治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类对崇高的道德理想的追求过程,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