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教师要能够在角色游戏中激发出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能为幼儿创设出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也能够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无形中有意地学习语言,在不断的实践与交流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北京市某幼儿园小班语言课师幼言语互动进行观察,通过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幼儿主动性讲话少,教师主要以提问、指导的方式与幼儿互动;教师对幼儿语言发展认识不够、忽视幼儿的主体性、不恰当提问等因素影响着师幼言语互动质量。据此,提出了提高小班语言活动课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兢 《山东教育》2004,(9):24-24
师幼互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教师的行为(包括教师向幼儿发出的语言、动作、情感特征等)促进或干扰着幼儿的发展,幼儿的行为(包括幼儿向教师发出的语言、动作、情感特征等)反过来也影响和调节着教师。为了深入了解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微观过程,探索有效调控师幼互动过程的策略,我们以案例作为研究要素,深  相似文献   

4.
赵娜娜 《成才之路》2023,(21):105-108
教师高质量的语言互动有利于幼儿高级词汇和语言的使用,有利于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价值的发挥。目前,幼儿自主游戏活动还存在对游戏作用理解偏颇、教育敏感性不强、形式单一等问题,加强教师语言互动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文章从借助丰富的游戏情境、提升交流频率和语言水平、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开展提升教师语言互动质量的研讨活动等方面,对促进幼儿教师语言互动能力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菊 《贵州教育》2011,(9):21-2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社会化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是幼儿在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的过程中实现的。幼儿社会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重要成人”对幼儿社会化起着导向作用,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6.
武玮 《华章》2012,(14)
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他人,家长、教师、同伴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尤其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教师的人格、教育理念及教育智慧等通过师幼互动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做“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一日生活中的几个镜头出发,浅析师幼互动中教师角色对幼儿积极情绪获得的重要影响.教师在互动中准确的角色定位,能够促进师幼互动良性发展,并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幼儿的积极情绪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7.
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教育模式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这本书中,瑞吉欧教育提出,体现教师观念的行为便是倾听,学会倾听孩子的一百种语言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基础与核心。本文从该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幼儿园师幼互动的现状,并提出教师应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尊重幼儿,仔细观察幼儿,重视幼儿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真正做到"倾听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相似文献   

8.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有意的社会化是指成人为使下一代接受某些规范和价值,依照预定的计划,采取适当的步骤直接教导他们遵从这些规范和价值。幼儿园班级规范的直接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  相似文献   

9.
朱雍真 《教师》2012,(10):47-48
提问是支持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有效工具,其本质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本文对当前语言教学中的提问现状进行简单梳理,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以期对语言教学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幼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教师和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二者都是师幼互动的主体.通过积极有效的互动可以使幼儿得到积极的影响和发展.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培养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主要就在56岁幼儿的语言活动中如何开展良好的师幼互动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随着二期课改的推进,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驱使下,教师的教学从语言运用到情感激发、从经验交流到绘本阅读、从文学整合到多媒体教学、从讲讲做做到情景再现,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与方法均呈现出丰富立体的景象。然而,"师幼互动"一直是教学有效性的主流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指在语言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与过程的总和。有效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明确互动的内容,把握准确互动的时机以及有效运用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12.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3,(2):190-191
在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会涌现出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资源。把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疑惑、灵感、错误和冲突等转为教学所用,这样就能使游离于"规划"之外的"节点"催发为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本文根据一次语言教研活动,谈谈当前语言活动中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的语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则叫教学语言机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活动中,与幼儿运用语言互动的形式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常常发现,在互动中,  相似文献   

14.
教师对幼儿的支持行为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支架”,对幼儿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教育人类学视角,借助社会学“拟剧论”,对新疆T县S园教师的日常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透视幼儿教师的互动逻辑。研究发现,教师互动行为呈现“在场”与“游离”两种特征。教师互动行为裹挟在不同互动时空维度中,在严明制度规范的活动环境和相较之规训较弱的常规活动环境中,分别呈现“情境化自我”与“能动性自我”的双重角色。构建以“幼儿主体性”取向为轴心的互动行为,教师需打破“伪”游戏精神,重识幼儿自由的原初本性;在筑立“真”游戏氛围时,与幼儿融为知行合一的共同体;以解放幼儿“野性”游戏性表现为互动理念,改善自身的互动逻辑。  相似文献   

15.
语言能力是幼儿与他人互动、交流、游戏、学习、生存等的基础,语言能力的发展与幼儿能否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情感的需要,让他人了解自己,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息息相关,而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大多数的教师只注意幼儿在阅读课上的发展,而忽略了语言是在与人的交流和交往中运用起来的。教师只有在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情境,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表述,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家园共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何菲 《天津教育》2021,(9):151-153
好的问题以及科学的提问方式是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语言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问题提问所发挥的作用,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强化求知欲望。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提问要有可行性。设计互动提问方式,增强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探讨了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的特征.研究发现:(1)教师对社会退缩幼儿开启的互动事件数量多于一般幼儿.(2)社会退缩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主体地位缺失.(3)社会退缩幼儿拒绝教师开启的互动行为.(4)社会退缩幼儿与教师互动模式单一.(5)教师在与社会退缩幼儿的互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负向情感.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与幼儿间的言语交流是最重要的情感交流与信息传递。教师的语言给幼儿带来的情感体验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班级规范是指在班级人际交往与互动中,调整班集体要求与个体需求关系的幼儿普遍拥有的认知、态度、行为的持续的参照标准。幼儿园班级规范教育是指在班级的人际交往互动中,使幼儿认识、遵从规范,以形成自觉习惯的活动。幼儿从认识规范到自觉遵守规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初步社会化的过程。心理学家一般将社会化分为有意的社会化和无意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语言、认知及社会性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目前师幼互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强制性规定幼儿必须按照自己的吩咐去做,很多时候忽视了幼儿真正的需求;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带有浓厚的事务性且重纪律维护,很少与幼儿有情感交流;教师重视勇于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的幼儿,轻视内向且不太爱表达的幼儿等。为此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生活活动为研究背景来探讨如何开展师幼的有效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