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虐待问题应该说是目前在日本整个社会里最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十年来,儿童虐待现象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儿童虐待的类型分成:身体虐待型、放置不理型、性的虐待型和心理虐待型。儿童被虐待的原因主要有社会方面的要因、家庭的要因和被虐待儿童自身的要因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儿童虐待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危害儿童身体、社会性、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美国佐治亚州将儿童虐待分为忽视、躯体虐待、性侵犯、性剥削、情感或言语虐待五种类型,并通过举报、调查和评估、审理等程序防止或减轻儿童虐待产生伤害.基于佐治亚州的经验,我国应该通过制定关于儿童虐待问题的专门法律、成立专门的儿童虐待处理机构、健全儿童虐待案件的司法程序等手段保障儿童的权益.  相似文献   

3.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把儿童虐待列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说到儿童虐待,人们经常想到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孰不知,忽视也是一种虐待!儿童忽视(又称儿童疏忽),与其他虐待形式一样,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是全世界国家保护儿童权利所要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我国的虐童事件屡屡发生。从这些恶性事件中我们认识到:国家法律规制不明确,社会机构欠缺,社会对儿童主体性认识不够,幼儿教育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存在是其根源。儿童受到虐待会对儿童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该从法制建设、机构设置、幼儿教育管理、心理疏导等方面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龙梅 《小学生》2012,(9):58-58
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这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但究竟如何落实,至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浙江老师虐待学生,以及广东幼儿园老师逼迫幼儿喝肥皂水的事,都说明让幼儿快乐地成长在理论到实践的路上还存在一定距离。幼教是儿童接受正规教育的初步,如果没有快乐,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压力,畏惧上学,影响以后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我以为,幼教应该是对幼儿在家庭教育环境下不良行为的初步纠正,和对良好家庭习惯的巩固。让儿童快乐地成长,不是对不良习惯的迁就,而是纠正,只是这种纠正应该是缓和的,不  相似文献   

6.
儿童期虐待易导致成人后精神障碍的高发生率.儿童期虐待主要类型有性虐待、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儿童忽视与儿童虐待常被混淆,但二者在发生的前提、特点、产生的影响以及管理方式等各方面均有明显差异,两者都是构成儿童创伤的因素.童年虐待对儿童造成的短期影响主要是躯体虐待所造成的身体伤害,行为和心理病理问题;童年虐待对儿童造成的长期影响可能会产生焦虑障碍、分离症状性、抑郁、边缘人格障碍、多重人格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近年来儿童虐待网络曝光率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虐待。儿童虐待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儿童虐待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世界范围内每年大约有数以百万的儿童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虐待。据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日两国儿童虐待方式等方面的规律,进而了解儿童受虐待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分类学方法,从儿童虐待类型、施虐者与受虐者的关系、影响因素、虐待者的经济状况、受虐者的性别和年龄特点等方面,对中国124例和日本170例儿童虐待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身体虐待和期待过高是儿童虐待的主要类型;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明显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虐待发生率高;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0~2岁虐待发生率最高,随年龄增长,性虐待率增大.结论:日本生母虐待儿童率高于中国生母的儿童虐待情况,中国女孩受虐率高于男孩,日本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如儿童犯罪、成人虐待儿童、成人责任意识的淡薄等。对此,整个社会,包括家庭与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造成童年消逝的种种问题,正视童年的存在,尊重童年,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儿童正面临着高科技时代的激烈竞争,其实质是个人素质的激烈竞争。伴随着儿童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同步而来的是压力和挑战。对于未来,作为父母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应该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关系到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儿童的教育,以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张继伯 《考试周刊》2010,(14):170-171
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对儿童成长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品德课,更是责无旁贷。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新课改理念研究教材,发掘内涵、关注“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媒介时代,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区分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出现了"童年的消逝".童年的消逝对原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带来了冲击,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如儿童犯罪、成人虐待儿童、成人责任意识的淡薄等.对此,整个社会,包括家庭与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造成童年消逝的种种问题,正视童年的存在,尊重童年,呵护童年.  相似文献   

13.
正包括儿童性侵犯在内的虐待儿童现象久而远之。早于100多年前就有相关的研究和文献记载。然而,虐待儿童的现象却常年并未受到高度关注,儿童性侵犯更是隐藏,俨然成为不能说的秘密。儿童性侵犯持续发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断伤害儿童,并给儿童、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作为父母,应以保护儿童远离性侵犯为己任。因为,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唯一的那朵花。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和良好情感的发展,并对儿童成长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现实意义。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儿童音乐教育的功能性特征,有意识地满足当今儿童对音乐教育的需求,强化音乐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儿童虐待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网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止儿童虐待,美国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成熟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体系。反观我国.关于儿童虐待法律保护的制度严重不足,温岭虐童案发生后.对于非家庭成员实施的儿童虐待行为,法律中找不出一条合适的罪名加以处罚。因此,完善儿童虐待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儿童虐待研究的新视角,对美国防止虐待儿童的财政支持制度体系的建立背景、构成、优缺点进行了探究,分析了美国防止虐待儿童的资金来源、监管等方面的情况,为我国防止虐待儿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基础。有目的地对学前儿童实施家教是每位家长和成熟了的家庭成员的光荣责任。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社会交给每个家庭的任务,是人类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国外儿童虐待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国外当前在儿童虐待问题上的心理学研究进展。儿童虐待的发生及其后果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另外,本文还介绍了虐待对儿童认知、社会性情绪、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神经生理的影响的研究状况,并认为强调对受虐儿童恢复力研究的重视以及对预防性干预成为国外该领域应用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699名初中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社会支持对于儿童在家庭中受心理虐待和在学校中受欺凌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绩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儿童在家受心理虐待正向预测其在校受欺凌,领悟社会支持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业成绩对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儿童在家庭中受到心理虐待会加重其受校园欺凌的程度,领悟社会支持可以缓冲这种负面影响,但对学业成绩不佳的儿童而言,领悟社会支持无法起到显著的保护作用。因此,在校园欺凌防治中不可忽视对家庭关系质量的考察,并应当为儿童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20.
关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让祖辈的"爱"助成长,学校的"爱"助成长,社会的"爱"助成长。这不仅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此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