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屋建瓴”是一个较高频的成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时常遇到或用到它。关于该成语的意义似乎不存在争议,无论是字典、辞典、教科书,还是“百度百科”“360百科”等互联网媒体,都基本解释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都把该成语的比喻义解释为“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这个理解不存在问题,然而把其本义解释为“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这点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值得商榷。本文从其出处、训诂入手,就其本义作探析和辨证,认为其本义应该是“下大雨时高屋倾泻瓦沟水”。  相似文献   

2.
一、弄清迷彩型成语的多义性   所谓迷彩型成语,是指与今义字面意义容易混淆的成语 (如 1993年题“不刊之论”中“刊”,若单从字面上难以看出成语的褒贬义及整个成语的含义 )。这类成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往往容易误写和误用,因此,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要逐一剖析这些成语的多义性 (本义、引申义及比喻义 ),才能正确使用。   弄清本义,不致误写。近 5年来侧重成语字形考查的是:   1996——插科打浑 (诨 )委屈求全 (曲 )鸠占雀巢 (鹊 )   1997——针贬时弊 (砭 )纷至踏来 (沓 )不径而走 (胫 )   1998——人情事故 (世 )   1…  相似文献   

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高考语文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而熟语的考查对象,主要是成语。自1992年高考考成语。已考了15年,它强调的是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使用。因而我们不仅要勤查成语词典,知道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还要讲究技巧,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语法功能、感情色彩、敬词谦词、一词两用,避免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4.
续光武 《考试》2003,(1):26-27
汉语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词组,作为经过千锤百炼而提取出来的语言精华——成语,就是其中之一。成语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达能力。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从而也成为高考语文的必考点。下面介绍在复习成语时如何要抓住特点,掌握方法。一、弄清成语的多义性成语的多义性指的是成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如1993年的“不刊之论”和1997年的“不孚众望”等很难单从字面上看出其意义。这类成语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往往容易误写误用。弄清本义,不致误写。前几年侧重成语字形的考  相似文献   

5.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然而它的本义并不是这样,与今天人们所理解的意思完全相反。“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里的一则寓言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词义来源上,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常识上:在浩瀚的成语中,学生误用成语的情况严熏.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成语误用例析江苏摇王云鹏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辨析成语运用正误是中考相对稳定的试题,它尤其考查那些使用频率较高但易出错的成语。成语误用主要有曲解词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前后矛盾、搭配不当等几种形式。一、曲解词义望文生义最易曲解成语,有些成语仅从表面理解往往与本义相差甚远。例1摇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2003年北京海淀卷)句中“深居简出”中“简出”被曲解为“简单出门”,而该词的真正意思是“很少出门”。曲解成语的主…  相似文献   

8.
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一般认为把英语成语和谚语译成汉语的成语和谚语最理想。但实际上两种语言之间绝对相等的东西不多,成语和谚语更是如此,因此,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翻译绝非易事。本主要从对比汉语成语和谚语的角度来谈对英语成语和谚语的理解和翻译。对于成语和谚语的翻译,除非意义相同,最好以解释本义为主,以免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9.
再接再厉     
子晨 《中文自修》2009,(11):51-51
在勉励别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用“再接再厉”这个成语,可是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很容易用错,就是“厉”,许多人都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是勉励,那么就应该是鼓励的“励”啊。这就需要了解“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厉”这个字的本义了。  相似文献   

10.
赵荣 《中学俄语》2011,(1):26-27
俄语中,有许多由рука充当核心成分的成语性词组。这些词组的含义大多偏离了“рука”的本义,保留了它的形象,获得了新的含义,即成语义。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由“рука”构成的一些常见成语,希望对读者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成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第4小题是考查成语的题,题干是要求选出四句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答案是D句中的“如数家珍”用错。而考试后有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C项中的成语“自惭形秽”也有问题。C句是:“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持不同意见的人认为成语“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句子中则又说“感到自惭形秽”,属语义重复,故是错用。  相似文献   

12.
英习惯用语一般包括典故、侄语、谚语、成语等四类,要使这些习惯用语的翻译达到“信”的程度,译必须对它们的思想与化背景及其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日积月累,效果自佳。  相似文献   

13.
期末考试,有一道写成语的题,有一些学生写了“机智勇敢”“努力学习”“意志坚强”等。阅卷时教师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这是成语,有的认为这不是成语。在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干脆“放宽政策”:像这些辨别不清的四字短语都算成语。  相似文献   

14.
“斤”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一般是作为重量单位使用的,500克等于一市斤,现在人们习惯上还称“千克”为“公斤”。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斤”是个象形字,本义是斧头。《说文解字》释其义为“斫木斧”。有一个成语“运斤成风”,其中的“斤”保留着本义。这个成语源出《庄子  相似文献   

15.
《新读写》2012,(1):17-17
鹜,从马,本义为“纵横驰骋”,引申为“追求”。“旁鹜”的含义是“不专心”,即正业之外还有别的追求。成语“驰心旁骛”,比喻的就是“不专心”,另一个成语“心无旁骛”的含义与“驰心旁鹜”的含义相反,意思是专心致志。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使用成语时,大多用其比喻或引申义,而少用本义,但我们在成语教学中,应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成语的词义来源上、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常识上。在浩瀚的成语中,学生误用成语的情况严重,主要有:一、望文生义例(1)杨万里的陈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有很强感染力。例(2)长城大酒店的情形则“差强人意”,随意走进8楼一间客房,屋内一股气味不说,掀开被子,赫然露出一条带洞的床单。辨正——①中“如坐春风”不可用发言者身上,它是比喻听者受到良好教育。②中“差强人意”,多指尚能使人满意。句中意思显然是令人十分不满意。二、反用其义例(1)上次帮…  相似文献   

17.
成语多来自古书,其中不可避免地保留了一些文言用法。了解这些用法,对于正确理解相关成语,阅读文言文,都有好处。成语中涉及的文言用法主要有如下几种。名词作状语。比如“狼奔豕突”,本义是指像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冲撞。“狼”、“豕”都是名词,现在分别用在了动词“奔”“突”之前,  相似文献   

18.
彭静 《语文知识》2006,(1):24-24
有些成语中某个字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意义有很大差别,下面略举数例说明。 运斤成风 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熟练,技术神妙。《说文解字》:“斤,斫木斧也。”“斤”的本义为斧子。  相似文献   

19.
习作内容把语言凝练、构法精巧的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改编成小话剧。习作要求查询成语出处,在理解成语本义及引申义的基础上,放飞思维的羽翼,展开合理想象,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改编成结构完整、情节迭宕起伏的小话剧。作前准备认真研读成语故事小话剧《负荆请罪》(苏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学具多动手操作,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素质和生理特征的发展规律的。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效果。这里正好运用一条成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成语的本义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用来打磨玉器。数学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好扮演“他山之石”的角色。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他山之石”来“攻玉”谈一点肤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