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简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注重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在某些高校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在通识教育和思政育人两个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背景作为切入点,阐述针对外语专业通识必修课现代汉语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现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区块链课程普遍是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结合所在高校工程教育实践特色的区块链通识课程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区块链技术导论"为例,着眼新工科工程教育要求、聚焦学校能源电力特色、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开展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识教育概念及其内涵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但其本质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针对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通识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通识教育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大学目前实际情况的可行的通识教育实施路径,阐述了如何把现有课程按照通识教育本质特征将其"通识化"改造成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5.
从通识教育中应充满专业知识元素、化学是自然学科的中心学科等方面论述了应把"化学与社会发展"课程建设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观点.本文以在西北大学开设"化学与社会发展"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通过对课程目标的界定、课程内容框架的设置和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介绍并论述了如何将一门理科基础课建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认为加强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就是切实地促进本科教育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9所高等学校为样本,对其通识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选择自由度过小;应用性、工具性课程偏多;各高校课程高度相似,但特色发挥不足;当下对通识教育理解的狭隘化影响到通识课程的设置.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依据一定人才观,重塑通识教育理念,合理划分课程领域;二要处理好应用性与人文性、必修与必需、必修课与选修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关系;三要加强通识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策略,包括完善通识教育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全面评估学校实际情况,层类合理、循序渐进地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  相似文献   

8.
通识课程是现代高校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等全面成长目标过程中的必要组成.本文以人文素养类通识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全景描述为前提,结合实际细致阐述如何将通识课程建设成具有"应用先导性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性为特色的教学模式、育人全面性为目标的教学实践"等突出特色的精品化课程,从而有效提高和促进现代高校素质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开发能力较弱、课程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课程资源短缺、通识课程资源结构有待优化、通识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和通识课程资源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地方高校应准确定位通识课程的目标,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资源结构,鼓励院系和教师参与通识课程建设,丰富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加大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投入。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为了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开展"先进制造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概述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介绍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实施、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通识教育课程指什么?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走出困境?围绕上述问题,文章首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解析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构成、教学目的、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  相似文献   

12.
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建设对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有重要作用.实践中,笔者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引入了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项目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进行了再设计,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和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对师范院校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产生哪些影响?笔者应用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分析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呈现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识课程建设是通识教育实施的核心环节。武汉大学一直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建设通识课程,努力打造品牌精品通识课程,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推进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焦炜 《当代教育科学》2012,(3):17-19,56
现代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高等教育领域针对专业主义教育和职业主义教育而产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推行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基于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以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兰州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通识课程数量少、所占学分比例低、课程知识领域分布狭窄、通识选修课供需矛盾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经典名著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一种重要模式。香港中文大学较早实施通识教育并在经典名著课程的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代表了我国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诸多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难点又是通识教育类课程.通过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硬性规定必开什么课程只能解决表面问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要实质上的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必须确立通识教育的理念,并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有意识地整合起来.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必须认识到:不是开设的课程越多越好、越"文"越古越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分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对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核心课程与优质课程体系建设初探——以宜宾学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具有"三心四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关键之一是建设优质课程体系。优质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整体性、多样性和针对性等特征。宜宾学院课程分类体现在三个视角:在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关键环节,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前者着眼于显性课程,后者偏重于隐形课程;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中,从职业准备角度分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从基础性、关键性、重要性等角度分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从纵向与横向结合的角度,专业教育课程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分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  相似文献   

1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80-184
通识课程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效果良莠不齐。针对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微信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微信引入通识课程教学的模式。以"化妆"通识课程为例设计了一个微信学习平台并加以应用,证明了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受危机意识和现实困境的驱使,2016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审核通过了《通识教育审查委员会最后报告》,决定在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通识教育的新要求.新要求继承了之前通识教育项目的基本原则,对其面临的目标模糊、边界不清和实施困境等问题进行了改革;确立了"4+3+1"式的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实施和新旧项目过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议;明晰了理念、突出了核心目标;创新了课程结构与实施手段;赋予通识教育委员会充分权力,促进其调度使用全校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完善了审查和监督机制;体现了以人为本、过渡有序的改革原则;紧跟时代发展需求革新课程设置.哈佛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和趋势对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建设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95年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20余年,目前以国外及我国港台知名高校为范本,结合中国国情和校情,我国农科类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践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转变教育理念,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通识课程建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桥梁;开展第二课堂等。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各自表述"的通识教育定义、通识课程质量差、通识教育中心定位不明等问题。因此,通识教育要想走出困境,还须在教育理念、课程的"系统化、规范化、核心化、精品化"建设、突出办学特色等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