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的利益关系入手,分析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力、成本和收益,提出内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是解决公司治理问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苏艳霞 《科协论坛》2007,(11):158-159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提出了共同治理机制是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我国高校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研究以高校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陕西公立高校内部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的现状.主要从对相关工作和管理制度的认知、 参与学校治理活动的现状及感知、未来参与高校治理的看法和意愿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指出陕西公立高校中存在着行政管理色彩严重、各个利益主体参与高校治理的途径单一,对自身在高校中的地位认可度低等问题,并提出应通过拓展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的渠道,提升教师参与高校治理的热情和建立管理人员的动态评估制度的方法,提高内部利益相关者参与高校治理的效果,实现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搭便车"与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传统的公司结构所遵循“股东至上”的历史逻辑将面临公司的利益相差者共同治理结构的严峻挑战,公司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中难免出现“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公司治理的效率。本文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中利益相关者的部分“搭便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止“搭便车”行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中存在着缺乏责任制、忽视相关者利益等问题。为了改善企业的经营情况,国有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力度,规范控股行为,重视相关利益者的参与,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制度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表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者身份呈现双重性,职工参与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由对经营者的约束转向不同所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企业治理结构是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治理的制度样式有其深层次原因.突破家族治理模式的制约,建立开放式产权体系,造就学习型组织,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8.
企业治理结构是处理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治理的制度样式有其深层次原因.突破家族治理模式的制约,建立开放式产权体系,造就学习型组织,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当前盛行的股东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局限于资源配置、利益分配的讨论,无意于价值创造的研究;“创新企业”的公司治理理论提出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公司治理是创新内涵的本质要求,公司治理必须把关于创新过程基本特征的理解纳入其中,这些观点区别于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有益于我国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传统"股东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影响的公司治理表现出新的特征治理结构主体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经营者身份呈现双重性,职工参与治理从形式走向实质,公司治理的重点由对经营者的约束转向不同所有者利益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任硕 《科技风》2014,(5):278
公司治理是世界性的课题。银行作为高杠杆性的企业的公司治理尤为重要,城商行有效地公司治理应当在资源优化配置,并且在公司利益相关者(股东、员工、管理阶层、债权人等)之间产生制衡,对经理层产生激励约束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铭 《内江科技》2005,(1):66-66
公司治理领域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之分,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系与差别。本 文试图通过对两种理论的研究,剖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7—2013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从互动作用的视角,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公司治理水平会影响公司绩效,公司绩效的提升也会通过声誉传递机制被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获取,从而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研究结论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中国上市公司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而剖析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并提出二者是环境与制度的关系;因为合理的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又为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保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而剖析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并提出二者是环境与制度的关系;因为合理的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又为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重要保证,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社区治理是利益相关者通过面对面协商,求同存异、互利互惠、和谐共进地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在社区公共意识和社区认同基础之上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理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社区的结构体系,充分调动政府、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一起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对于治理方法的探索一直在进行。本文首先简单的回顾了国有企业治理的历史进程,着重指出了目前国有企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所有权和控制权之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有效控制内部人控制、让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治理和加强"时间"的威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企业中众多利益相关者不是同质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对不可或缺的是核心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构成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员工三类利益相关者。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结构特征是核心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三者共同拥有企业控制权并分享企业剩余。在利益分配方式上,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寄生关系和偏利共生关系,形成具有互惠共生性质的利益相关关系。由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内在联系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生,因此引入共生度和共生系数对核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进行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及其运行现状进行系统阐述,指出高校在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缺乏教师、学生和学术共同体等利益主体的主动参与,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存在一定的越位现象。美国作为高校科研评价的肇始之地,重视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其倡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念和多方参与机制对改进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贾生华  陈宏辉 《软科学》2003,17(1):39-42,46
“股东至上主义”是盎格努-萨克逊体系公司治理模式的核心,但由于它忽略了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从而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管理悖论。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股东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社会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情况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抛弃“一切为股东利益服务”的经营理念,而应充分重视培育和发掘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恰当地满足企业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