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电子政务系统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运行是受平台因素与规制因素制约的,因此,评价一个电子政务系统需要从平台环境和规制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特点,探讨了如何构建以云计算平台为主的电子政务核心技术体系,对云计算平台的组成、系统功能、安全体系的设计、资源池的整合和管理,及云计算平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证和研究,这对我国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公文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各级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将逐步成为机关公文处理的平台,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的办理等都将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归档和管理.实现电子公文归档的关键是在开发电子政务系统时将电子公文管理功能嵌入系统中,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梅亮洁 《湖北档案》2007,(10):10-14
在电子政务建设风起云涌的当今社会,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主要载体,在电子政务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将政府的信息和服务在门户网站上进行集中,形成一站式服务.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平台,是政府面向公众的最直接最广阔的窗口。一个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也影响着政府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中国自1999年实施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的建设就以迅猛发展之势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最为突出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3,(12):41-41
随着国内内容管理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内顶尖的内容管理厂商TRS公司进一步确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在即将过去的2003年,公司更是在电子政务建设、媒体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2003年被业内很多人称为中国政务信息化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没有受到“非典”的影响,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发展势头。北京拓尔思(TRS)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电子政务内容管理和门户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刚刚结束的“2003中国电子政务IT100强”评选中获得很高的评价,其“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同时获评“中国电子政务方案200佳”称号。2003年…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是“十五”期间电子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平台是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各类服务器平台系统的建设。服务器设备成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引擎。同时,也给国内外的服务器厂商提供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不同平台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分布在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服务型电子政务架构,对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通过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集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中介模式,对不同平台上的信息源提供一种映射关系,并从本体角度对信息以及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这种面向服务的架构能克服传统电子政务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档案》2014,(1):5-5
<正>近日,经过精心筹备和前期测试,"新疆档案系统协同办公应用平台"建成并上线试运行,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重大进展。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创新管理模式,2012年10月,自治区档案局馆与有关单位合作,全面启动了"新疆档案系统协同办公应用平台"工程建设,经过近1年多的努力,全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已接入该系统。"新疆档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数字档案馆项目是依托陕西省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和互联网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也是陕西省电子政务平台的重要基础信息资源系统之一。自2007年建设以来,先后经过三期开发,目前已完成基础业务和多项技术子系统建设,项目主要功能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至少在五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保障。二,是以行业为代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取得了重要突破,作用日益显著。三是,政府内部办公、对外管理和服务整体上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依赖度提高。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建设用地全过程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了研究。对该模式的业务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结合AE二次开发功能进行系统开发,实现了建设用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证明了建设用地全过程电子政务平台建立和应用的可行性;为国土管理信息化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使得国土资源能更好地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内蒙古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并能够发挥作用,实现纵横网络的互连互通;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全区电子政务框架初步形成,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环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宁波市环保系统电子政务和档案信息化工作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宁波市环保局于2005年全面推行办公自动化.近年来网站建设不断完善,政务平台建设水平和办公自动化程度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工程》2010,(7):13-13
电子政务一向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电子政务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始阶段,仍然存在重建设轻应用、分散建设各成一体、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建设滞后、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为此,加强统筹规划、建立标准体系、促进互联互通,向整合要效益,是建设电子政务、打造高效政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要闻     
我国将全力发展电子政务 本刊讯(记者周冰)主题为“消除数字鸿沟——电子政务与城市信息化”的第三届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论坛开幕式上演讲时表示,政府已决定“政府先行,加快全国电子政务建设”,并已经起草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方案。 刘鹤指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目前将采取三项具体措施,一是优先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网络,整合各省市资源。二是加快建设重要的业务系统,使政府更好地发挥公共职能,如财政税收、金融监管等系统。三是加快重要战略性数据库建设,如人口数据库、农业信息库等。电子政务建设亦将由中央和地方分担投资,同时不排除采用外包机制。他说,仅中央政府层面的电子政务建设投资至少10亿元以上。如果扩大到省市,甚至是社区,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资将是个天文数字。  相似文献   

16.
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本源性信息。档案系统是区县电子政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存储、管理电子政务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职能,同时,档案系统通过对区县电子政务平台中的各类文件进行综合归档、智能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政府部门的高效运营以及公众的查询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区县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和应用的逐渐深入,对档案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也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关注     
近日,柳州市与太极计算机公司签定了“柳州市电子政务与门户网站”承建合同,合同金额达655万元。太极公司将承担柳州市统一的门户网站及60个委办局的子网站、涵盖各委办局的内部信息采编发系统、各委办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全市统一的公文交换平台及涉及376项审批业务的网上审批系统建设。 柳州电子政务与门户网站工程是柳州市全力推动城市信息化工程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系统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基于J2EE应用平台,采用JAVA、工作流、数据库、全文检索等技术,涵盖了当前中等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将建设重点放在涉及376项审批业务的网上审批系统,基本包括了全部行政审批业务,并且按照ISO9001要求,对所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这种独具特色的模式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信息流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信息流是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文章认为,应认真梳理电子政务信息流结构,通过数据整合、信息系统集成等,建立具有综合业务处理能力的网络信息平台,最终实现政务信息流在系统内的快速流转.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是档案部门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所建立的一个面向本地区党和政府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服务系统,它将电子政务平台上流转的所有文件加以接收、整理、审核和发布,是档案部门服务党和政府工作、拓展政务信息工作的一个新举措。近年来,常州市档案部门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结合常州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情况,就电子政务环境下的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构架、功能、要求及发展方向等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是河北省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以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效率为宗旨,通过在线服务平台、业务协同平台、内部办理平台以及行政监察监督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等系统的建设,完善审批约束机制,强化审批过程监督,使全部审批流程公开化、规范化、数字化;打造规范、便民、诚信、透明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