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既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对人的要求。“学会共处”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幼儿期是人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养成的最佳期,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德育、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升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师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同在对课题《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研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本文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交往既是人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家长希望孩子能与他人交往,并希望孩子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不愿看到孩子没有同伴,也不愿意孩子孤独,教师更希望每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尤其在倡导探索型主题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再仅仅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而更加关注幼儿综合性的协作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3.
徐冬英 《成才之路》2014,(21):67-67
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基本活动形式。”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通过各自分工装扮角色,不停地进行着交往。那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加强幼儿与幼儿间的关系,授予交往技能,提高交往水平 角色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幼儿通过扮演每个主题中的角色,能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游戏中,由于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身份,因此幼儿之间必须有语言交往。如医院游戏中,医生和病人发生语言交往;银行游戏中,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发生语言交往。那么,教师如何在游戏中教导幼儿交往技能呢?下面就谈谈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体会。(1)丰富交往语言,激发交往欲望。每个游戏主题都有相应的交往语言,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先和幼儿一起扮演角色,然后再让幼儿与幼儿相互扮演。如交通警察游戏,老师当警察、幼儿当过路人,以角色的身份主动与幼儿交谈,从中不仅教给了幼儿一些交通常规,也教会了幼儿的如何交谈。经过多次不同的扮演,幼儿在游戏中就会模仿着老师的样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人交谈。  相似文献   

4.
《教育导刊》2008,(1):F0003
广州市越秀区云台里幼儿园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研究,在实施全国“十一五”规划课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子课题研究过程中,该园教师设计了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系列游戏活动,幼儿在活动中愉悦了身心,培养了自信、乐于合作、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幼儿园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和相互交流,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环境的第一步,在这里他们不仅要进行生活、交往、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的注意、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需要教师借助教具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活动主题和内容,这要求教师要要明确玩教具的重要性,合理充分的进行准备,有效的运用,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林水秀 《江西教育》2023,(15):90-91
利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各种活动开展德育活动,能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要高度重视德育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渗透,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游戏与体育活动、种植活动、艺术教育活动、家园合作活动等,适时渗透德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教育导刊》2008,(1):F0002
广州市黄埔区育蕾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先后以“幼儿交往实践活动研究”和以“渗透、支持、自主幼儿小组学习活动研究”课题获得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  相似文献   

8.
廖日明 《教师》2012,(25):117-1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和其他人交谈。体验语文交往的快乐,作为幼儿园的一种专门语言活动——谈话活动在幼儿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至关重要的教育活动。能让孩子体验语言交往、积累、发展的快乐。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的语言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谈话,围绕一定话题进行谈话,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规则,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近年来有关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尤其是对儿童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研究.使我们逐渐认识到.精心指导谈话活动对发展幼儿语言交往能力非常重要。一、谈话活动的意义1.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幼儿学习语言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讲话的愿望是否强烈.影响幼儿对语言信息的摄人量,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与水平。专门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谈话活动,能够使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培养谈话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谈话习惯.从而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2.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德育不仅是对幼儿的教育,由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师德教育和幼儿德育教育两者是并重的,通过各种举措和活动使幼儿园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教师和幼儿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10.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对区域活动程序、活动材料、活动引导等设计环节展开全面权衡考量,主动与主题活动形成相互渗透,为幼儿创设更丰富的活动锻炼机会,以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动性、有效性。精选主题渗透视角、丰富主题渗透形式、优化主题渗透引导、拓展主题渗透训练,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幼儿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文明礼貌是人必备的素质。机关幼儿园从2014年开始至今,在园方主持的省级课题"以月月节活动为载体实施德育地方课程《好孩子》教材的实践研究"大背景依托下,作为德育《好孩子》实践基地园,以各年级组为单位通过文明礼仪环境的创设、实践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家园配合同步教育、星级美丽班级的评选,以及幼儿文明礼仪测评等多种途径,探寻属于本园实际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模式,为开拓社会领域教学找到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研究》2013,(1X):65-65
<正>北京市第二幼儿园结合本园社会性发展教育特色及幼儿发展实际需要,在深化"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011年申报了"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在共享角色游戏中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小、中、大班幼儿在公共角色游戏区域(共享角色区)通过模仿社会角色,参与游戏活动,提高相互交流、合作、分享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交往能力。研究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园所楼道宽阔  相似文献   

13.
季红珍 《成才之路》2020,(3):102-103
3岁~6岁是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通过开展食育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有关饮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饮食的能力,培养幼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理解和传承饮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教师要善于将食育主题活动与生活教育、环境创设、礼仪教育、传统文化相结合,培养健康、文明的幼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幼儿园外来幼儿的陡增,出现了本地幼儿排斥外来幼儿共同生活、游戏的不和谐的现象,影响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鉴于此,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开展融合教育,为外来幼儿创设安全并能有效交往的环境,并建立外来幼儿档案袋,运用“鸡尾酒”疗法等策略,通过主题构建原则、主题例举、主题的实施(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主题墙的创设)、家园合作等手段,探索园本主题教育活动的构建和实施,将同伴关系的培养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强化积极的交往行为,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融合与发展,同时优化本地家长与外地家长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做好幼儿园教育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贯彻新课改的要求,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吸引幼儿的目光,让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认识到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意识,积极组织幼儿接受教育,促进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德育渗透工作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化是指以活动教学法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幼儿语言和综合能力发展为目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师引导下,以幼儿积极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英语的听、说、唱、表演、交往、游戏等活动为主要教育方式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郭华 《甘肃教育》2020,(3):190-190
玩转绘本之xx主题活动是以幼儿园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的多元绘本阅读方式,是围绕主题活动选择绘本,挖掘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旨在让幼儿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在经验中提升能力。为此,我园开展了玩转绘本之xx主题活动,各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制订了不同系列的主题活动。下面笔者介绍其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交往既是幼儿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幼儿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寻求促进幼儿社会 交往能力发展最佳途径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的教育活动, 其中园内活动包括:各类游戏活动,学科教学活动,小组活动,值日活动等;社区活动包括 :参观、慰问、购物等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幼儿同伴间、师生间的交往,尤其是 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极大地促进了幼儿与周围其他人的交往,对幼儿社 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交往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机会。由于区域活动深受幼儿喜欢,我国一些幼儿园以它为载体开展混龄教育。采用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混龄活动区幼儿的异龄交往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混龄区活动材料、教师素养、幼儿间的熟悉程度、认知与交往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对异龄交往主题的形成及异龄交往的频率与质量有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混龄区幼儿的交往,教育者需精心创设混龄区环境,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汤悦 《黑河教育》2013,(7):83-83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在自由游戏、集体生活、共同学习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交往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步了解和熟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他们分析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通过组织活动,创造交往机会1.结合主题活动,班级墙面上布置"快乐花园"专栏,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