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首诗由外象之物和内在之情组成,读诗的关键在于“披文以入情”。要准确地把握一首唐诗所表达出的诗人的真实情感,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一方面是唐诗太成熟。太成熟的东西往往最复杂。人如此,诗亦然。另一方面是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常常表里不一。这就是本文所说有“情表”与“情里”。所谓“情表”,是指诗中最直接,最表向的情感。所谓“情里”,是指诗中隐藏着的情感。一首好的唐诗,所表达出的情感常常很复杂,“情表”“情里”相容相交。以李适之《罢相》一诗为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唐天宝年间,李适之任左…  相似文献   

2.
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下面以唐诗为例,稍作归纳。 一、表达思念之情 这是诗人在登高诗中表达最多的内容,当然思念的情感又因对象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类真切而普遍的情感,是这首诗歌成为登高怀人、客中思乡的典型。“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江楼月》)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通篇都道出双方的思念之情,情景交融,寓景于情,使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比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此外,诗人们在登高之际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此诗写离愁,写得风华流转,情致婉转。不但写女主人公无心凭栏远眺,而且连眼前的芭蕉和丁香都含愁不解,愈添伤感。纪昀评价此诗是“艳体之不伤雅者”。  相似文献   

3.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包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课文诗文互照,以“情”为主线贯串全文,表达了李白、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相似文献   

4.
徐兴华 《文教资料》2010,(21):58-59
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别离之怨和相思之苦,并从中可以看到唐人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意象,感知不同的送别情感,能通过众多的送别诗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归嵩山作》一诗 ,曾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和今人的《唐诗鉴赏辞典》 ,也算是他的名篇了。诗评家一般都认为 ,这首诗是写作者辞官旧隐时“闭门谢客” ,“不想再与闻世事”的心情 (《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2月版 )。作者之所以退隐 ,“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诗中表达的“由安详从容 ,到凄清悲苦 ,再到恬静淡泊”的感情变化 ,“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 ,积极向往的一面 ,也有愤激不平 ,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海出版社 ,1985年 6月版 )。其实 ,这首诗表达的 ,就是那么一…  相似文献   

6.
诗要有情趣,亦要有理趣,因为“情”与“理”是辩证地统一在一首诗中的。诗中的“情”,应是蕴涵着深邃哲理的“情”;诗中的“理”,应是饱和着形象和情感血内的“理”,否则便为“理语”,而非“理趣”。诗要有“情趣”,才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诗要有“理趣”,才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白福伟 《广西教育》2007,(7B):20-21
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思想感情缺失问题 (一)从“诗缘情而绮靡”想到教学中的思想感情缺失 陆机的《文赋》中有“诗缘情而绮靡”之说。古人所讲的“诗”多指全部的文学作品,作品的妙处就在其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现在我们再学习古文(多数是文言文),也要从感情上做文章。我所说的“情”指的是,作者之情、教授者之情(教师对鉴赏作品的专业的感情理解)、学习者之情(学生对鉴赏作品的个人的感情理解)三种感情的结合。文言文教学,容易出现过分强调“诗”而忽视“情”的倾向,我把这种倾向称为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感情缺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是物化于情,情之升华得的“真”,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和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译诗的难处就在于如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传达原作的意境。本文通过对唐诗《夜雨寄北》不同译文的对比,以期探讨如何再创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设想《送友人》是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六单元中的一首古诗。这首送别诗的场景充满诗情画意,感情真挚动人。诗人李白对友人难舍难分的情谊主要通过“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六大意象进行表达。本微课以课前自读、问题设置等方式解读这六个意象分别是怎么表达惜别之情的,侧重对“落日”和“班马”两大难点进行精讲。希望通过对意象群的解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是中国诗学体系中两大涉及诗歌艺术本质的著名命题,这无疑也是唐诗学理论体系中应有的重要部分。从孔颖达和李善等人的言论中,可见唐代确实存在着一种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辩证倾向,它典型地反映在唐诗创作中。而时代风采的显现张扬、盛唐风骨的生成发展、刚柔兼胜的风格特征,则是唐诗贯通言志说与缘情说辩证倾向的三大突出表现,亦从特定的角度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答1~3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却看”就是,“青春”指。2.尾联“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形成活泼流走的对。3.这首唐诗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之情,所以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答1~3题…  相似文献   

12.
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唐诗三首》,由《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三首叙事诗组成。三首诗结构上都明显运用了“起承转合”的技法。讲清楚这一技法,有助于理解三首诗在结构技巧,情感表达上的精妙。运用此技法作文,能避免“平铺直叙”的文病。  相似文献   

13.
诗的意境是以直觉为基础、以具体的物象为依托而产生的美学境界。是情与景的交织,意与境的融合,神与物的浑成。王夫之说“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这是对诗的意境所作的精要阐释。它说明诗中所描述的情和景,并非单纯是现实中的情与景,而是情感化和艺术化的情与景。下面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两首诗为例,谈古诗中的意境创造。这两首古诗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前一首所表达的是“我送”友人的感情,后一首则表达友人“送我”的感情,两首诗所描述的情和景达到了自然天成的境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相似文献   

14.
师:这首诗是曹操拟乐府的诗,可以配乐歌唱。每四句换一次韵,形成一个音乐的段落,所以每四句叫作“一解”,全诗共八解。大家读完这首诗有什么疑惑吗?生:第二解“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写的是一种“忧思”,表达的是苦闷忧愁之情,第四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写的是宴客之时弹琴奏乐的场景,表达的是一种欢乐之情。诗人要表达的到底是哀怨还是欢乐?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思精”,是一部集六朝以前文学理论之大成,并不时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巨著。刘勰对情的认识是《文心雕龙》重点所在,全书几乎没有一篇不涉及情的概念,情字见于全书达一百处以上,内涵丰富,角度多变,并且往往体现于情与其他范畴的关系(尤其是情与采的关系)的论述。 《明诗》篇先言诗之源起,引“诗言志”说,接着说到:“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日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按《诗纬·含神雾》云:“诗者,持也。”为刘勰所本。持有制义,“持人情性”就是节制人的情感。这本是汉儒因为言志说似有自由放纵之嫌而作的补充修正,有以伦理学之善去规范人性论之真的意义。是谓“情正”,并有孔子所概括的《三百篇》义归“无邪”为最权威的证明与范本,尽管这种概括本由断章取义与附会所致。这是儒家诗学重要原则之一,刘勰继承之,并且深信不疑。但是刘勰情感论的重点不在此。  相似文献   

16.
乐以情为“本”,音乐作品之生命,首在于“情”,乐离“情”,则失其感人之力。乐以“形情”,决定其须“唱情”,惟“唱情”,才能体现乐以“形情”。“唱情”,就须得曲情,若缺少此感情体验,就须“移情”。音乐最擅长于表达感情,故亦最能“陶情”。文章想通过对“形情”、“唱情”、“移情”、“陶情”的阐释,论述中国古代“情”的音乐美学思想之高深,使其在新的理论层面上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灵魂根本。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它以极简练、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能“熟读唐诗三百首”,萌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驰骋于诗的丰富内涵,感受诗的瑰丽语言,一定会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提到唐诗中的送人、留别之作,会有许多佳句脱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可见离别诗之广为流传,深入人心。而反映另一种社会生活现实的相逢诗,亦不乏流光溢彩、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在此笔者撷取几首相逢诗加以简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来是抒情诗的国度。自《诗经》起 ,抒情诗就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然而在理论上 ,首先揭示诗歌以情感为本体 ,以审美表达为形式 ,从而界定诗歌独立存在的则是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提出。 (《文选·文赋》)这一命题实则为中国诗歌情感论的滥觞。其后刘勰“情采”论 ,钟嵘“怨情”说 ,唐代“情境”理论 ,王夫之“诗以道情”论 ,都深受此命题的影响。本文主要是探讨此命题的理论价值和意义。一、从“诗言志”说起在“诗缘情而绮靡”提出以前 ,中国诗论主要是“诗言志”。“诗言志”出自战国时的《今文尚书·尧典》 ,主要就诗歌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中,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言志”和“缘情”是两种互相对立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要求为政治教化服务,“诗缘情”则只求自由抒发性灵,不考虑政治教化。文章表示不同意此种观点。作者认为,“言志”和“缘情”的意思没有根本的差别,“诗言志”是说用诗来表述内心所存想,“诗缘情”是说诗依照内心所存想而作。这两种说法本身都不涉及与政治教化的关系问题。作者还认为,志、情两词的含义原可以兼包所谓偏于理性的思想和偏于感性的情感,因此,认为“言志”偏于理性、多指表达思想而“缘情”则偏于感性、多指抒发情感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