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110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考查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在HAc-NaAc体系中pH=5.73时吸附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81.75mg·g-1;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3.39×10-5s-1;表观吸附活化能Ea=l7.52kJ·mol-1;吸附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热力学参数△H=43.31kJ·mol-1,△G=-15.24 kJ·mol-1,△S=0.196kJ·mol-l·K-1;HCl和CdCl2使树脂的吸附量减少,而MgCl2和NaCl对吸附量基本没影响;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方法讨论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0.25mol·L^-1KH2PO4-NaH2PO4(pH6.38)底液中,盐酸洛美沙星(Lomenfloxacin,简称LF)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峰电位EP=-1.2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LF中性分子,测得LF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Гs=4.31×10^-11mol·cm^-2,每个LF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2.12nm2,LF在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1.11×106,25℃时的吸附自由能ΔGθ=-35.24kJ·mol-1,电极反应电子数n=2,不可逆体系动力学参量αna=1.21,表面电极反应速率常量ks=0.31s^-1;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LF的最佳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2.0×10^-8mol·L^-1.  相似文献   

3.
4-氨基吡啶树脂吸附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 4-氨基吡啶树脂在HAc—NaAc体系中对铜的吸附及解吸的行为 ,结果表明在 pH=2 .63时 ,树脂对铜的吸附最好 ,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 =7.48× 1 0 -5S-1,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 1 8mg/ g树脂 ,用 0 .1mol/L、0 .5mol/L、1mol/L、2mol/L、3mol/L、4mol/L的HCl作解吸剂 ,均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苯酚红(PR)与牛血清蛋白(BS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PR与BSA的结合比为2∶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在20℃时PR与BSA相互作用的KLB=11.7 L.mol^-1,热力学函数ΔrHmθ=-74.2 kJ.mol^-1、熵变ΔrSmθ=-185.8 J.mol^-1.K-1和自由能ΔrGmθ=-16.6 kJ.mol^-1,化学热力学研究显示该反应为焓驱动.实验综合表明,苯酚红和BSA之间主要存在氢键或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5.
用DDS-320精密电导率仪测定有机弱酸溶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导,通过图解法得出298K时弱酸的解离常数和焓,并计算出电离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和熵.实验结果:298K条件下乙酸、丙酸、丁酸△G分别为:-0.4631 kJ·mol-1、-1.414 2 kJ·mol-1和-2.8250 kJ·mol-1.△H:Z7.231 kJ·mol-1、27.655 kJ·mol-1和27.237 kJ·mol-1.△S:-92.933 J·K-1·mol-1、-97.548 J·K-1·mol-1和-100.88 J·K-1·mol-1.  相似文献   

6.
粉煤灰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粉煤灰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反应级数、指前因子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粉煤灰对磷的吸附反应的反应级数为-0.0808,指前因子A为8.87×10^-12(mol·L^-1)^1.0808min^-1,表观活化能E为-25.45kJ·mol-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NH3-NH4Cl(pH=9.0)缓冲介质中,铜(Ⅱ)对H2O2氧化偶氮胂Ⅰ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加入活化剂α,α′-联呲啶形成稳定的三元配合物,催化作用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体系在500nm处,吸光度差值与铜(Ⅱ)质量浓度在0.012-0.15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318×10-9g.mL-1,样品回收率在98.8~103.6%之间。表观速率常数k为5.22×10-3S-1,表观活化能为81.10 kJ.mol-1。该方法可用于自来水或工厂排放废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1 反应热的直接求算 例1 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241.8 kJ,而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 kJ,则反应H2(g) (1/2)O2(g)=H2O(1)的ΔH=__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__kJ·mol-1.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了酵母菌对Pb2 的生物吸附作用.酵母菌能有效结合Pb2 ,吸附1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认为pH为4~6时吸附效果较好;Ca2 、Na 盐度离子对吸附量稍有影响,且Ca2 的影响与Na 相比稍大;升温不利于对吸附;随着初始Pb2 浓度的升高,吸附量也逐渐增大;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293K时,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5.41 mg·g-1、0.109 L·mol-1.  相似文献   

10.
基于硫酸-硼砂介质中,钼抑制高碘酸钾氧化丽春红2R的显色反应,建定了测定痕量钼的新方法。确定了抑制褪色反应测定钼的动力学条件,抑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117.44 kJ.mol-1,反应速率常数K′=9.77×10-4s-1。方法线性范围为0-0.18 mg.L-1,检出限为40μg.L-1。  相似文献   

11.
亚胺基二乙酸树脂 (D40 1 )对钕 (Ⅲ )的吸附在 pH =5 .73时最佳 ;2 98K时每克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 1 79mg ;用 2 .0mol·L- 1 HCl解吸 ,解吸率达 1 0 0 %。  相似文献   

12.
在OP -4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研究了 4,4!@ -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 (BABAB)与镍的显色反应。在 pH =9.0 -1 0 .5的Na2 B4 O7-NaOH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镍生成 2∶1型深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λ =5 4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1 .5 9× 1 0 5L·mol- 1·cm- 1。Ni2 +的浓度在 0~ 1 0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并确定了药物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而在较高温度和较大浓度时表现为静态和动态混合猝灭方式.求得它们在15℃和25℃下结合常数分别为K1=2.534×104L/mol和K2=1.968×104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n1=0.836和n2=0.442;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求得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热力学参数(15℃)为:ΔH=2.44 KJ.mol-1、ΔS=93.59 J.mol-1.K-1,其主要结合作用力的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并讨论了药物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题目: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____).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高精度的恒温环境微量热计,总结了本课题组利用微量热法研究轻稀土三氯醋酸盐、轻稀土三氯醋酸盐与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热力学函数,发现这两类轻稀土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稀土元素的原子序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进一步线性拟合计算出轻稀土组内原子序数为596、1的镨元素和钷元素的配合物Pr(TCA)3.3H2O(s)、Pm(TCA)3.3H2O(s)和Pr(TCA)(C9H6NO)2(s)、Pm(TCA)(C9H6NO)2(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3 056.639kJ.mol-1,-3 049.953kJ.mol-1和-1 362.259kJ.mol-1,-1 348.936kJ.mol-1.  相似文献   

16.
利用热分析法研究苯甲酸在氮气流中以不同的升温速率(β=3、6、10、20、30℃.min-1)时的热分解过程与热分解动力学.确定了苯甲酸的平衡起始热分解温度T0=392 K;由Kissinger与Coats-Redfern两种经验公式求得该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70.4 kJ.mol-1.用32种常用的热分解机理函数对该分解过程进行计算,推算出一系列活化能,与经验公式得出的表观活化能比较,确定苯甲酸的热分解机理函数为:g(α)=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XAD-4大孔树脂对水相中邻氨基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内容包括接触时间、pH、吸附剂质量、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树脂能有效地除去水相中的邻氨基苯酚,在pH=3.2~5.2的范围内树脂对邻氨基苯酚均有较大的吸附,其最佳酸度为pH=4.0,吸附率可达97.3%。研究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用1.5~2.0 mol/L HCl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再生试验,脱附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18.
在OP-4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9.0-10.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生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λ=54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59×105L·mol-1·cm-1.Ni2+的浓度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9.
以201×7和D301树脂对为实验材料进行含砷废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As废水经过两种树脂处理后TAs均可降至0.01mg/L以下,达到GB5749-2006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1×7树脂较D301树脂有更高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7.81mg/g、5.08mg/g;通过再生后201×7树脂的平衡吸附容量为7.27mg/g,再生率达93.1%;由于水中其他金属离子的可达到吸附平衡存在导致pH=10时,出水砷浓度略低于pH=9时,但仍大于pH=5-8;201×7树脂40min即,313K时的吸附容量较298K时的吸附容量高0.1mg/g。  相似文献   

20.
1.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6(g)+7O2(g)=4CO2(g)+6H2O(1);△H=-1560.8 kJ·mol-1 C.相同质量的烷烃,碳的质量分数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D.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是3540 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