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语教学初级语法的教育中,被动表现是其中的一个难点。被动动词本身就不容易记忆,语法上的使用也不好把握。日语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日语被动表现语法结构的知识,在与日本人交流中也不一定很恰当的使用日语被动表现。这一点在被动表现的教育中常常被忽略,本文从日本"内外"文化方面简单谈一下日语被动表现教学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以礼貌策略为理论基础,围绕日语学习者请求表达句式使用的意识和倾向进行调查研究,会发现高职高专日语学习者日语请求表达句式掌握程度相对较低。使用策略方面,学习者将注意点集中在请求者和被请求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受请求场合因素的影响甚少,相对上下等级关系,更倾向于优先考虑内外的人际关系来选择合适的请求表达策略。请求表达句式策略选择和请求表达句式掌握程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3.
主动和被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并使用语言来描述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时所运用的两个非常重要的角度.英汉两语各有其特定的主动和被动的句式,本文选取了茅盾先生的作品<子夜>及其英译本,分别整理了其中的被动句式,比较归纳了英译汉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英汉语言在使用被动句时的特点,并且探讨造成英汉被动句使用频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董西厢》是金董解元撰写的一部杂剧。故事原本《唐人小说》中元稹的《念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恋爱故事。作者是以当时的近乎口语的语言进行创作的,因而《董西厢》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欲就其被动句式进行考察,总结其被动句式,并较之以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试图透视汉语发展的某一个方面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英汉被动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在形成、句式及意念模式、功能上进行的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阐述了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在大学日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教学与社会文化知识传授应两者兼顾、等同对待,不能厚此薄彼、等闲视之。只有做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够真正地学好和运用好日语语言。  相似文献   

7.
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具有的语法特征,也是英语和汉语常用的句式。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被动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历史不同,所属的语言系统也不同,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积极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析,进而加强我们对英汉被动句的了解。研究英汉被动句对比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表达形式、语法意义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比较分析,以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は”和“が”的区分使用是日语初学者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は”和“が”在文类、表现、语法、意义上的不同,在基本用法上将两者加以区分使用,对教学和初学者或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在日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而日语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汉语,促进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两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形成"糖茶交融"的现象。汉字在中日语言传播与交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日语与汉语"糖茶交融"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10.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点,在世界各国语言中确有敬语的存在,但像日语中将敬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使用场合进行详细分类,并被广泛使用的现象极其罕见。本文拟从日语敬语的表达方式出发,试图探讨日语敬语表达形式与日语语法,日语词汇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日语敬语的表达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被动句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的方式,由于语言构造的不同必然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汉日被动句在分类、结构等方面的有同也有异,了解这些有利于我们在汉日互译中正确把握、使用好被动句。  相似文献   

12.
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节选的一篇<新概念>教材中的被动语态进行功能分析,认为语篇分析有利于优化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对句子中心意思表达的影响、特殊动词如何引出被动语态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被动语态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法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文主要介绍被动语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以限定动词、非限定动词及与动词同根的形容词等形式表示的形式主动而意义被动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日语和汉语形似而质异,实则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法和语序上完全不同。文章旨在探讨日语中动词的分类和用法,除了从语法意义上有无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过程来区分自动词和他动词以外.还可以从构句功能上是否能够构成被动句和使役句来区分自动词和他动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英语船舶管理文件较多使用科技术语、名词化短语、被动语态及长句的语言特点,结合翻译实践,提出在汉译时应遵循准确性、规范性、一贯性原则,采用术语翻译"约定俗成"、名词化短语活译、被动语态转译和长句拆译等翻译技巧.这样不仅可以使译文忠实再现原文件内容,而且可以使译文通顺达意,确保文件精神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标志型被动句的焦点一般位于句尾,并由标记词凸显。其表义倾向经历了由贬义向褒义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用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的角度,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应通过语用推理,对具体的语篇恰当解读,用恰当的译入语语言形式体现原作者的真实意图。重点论述译出语的语用翻译和译入语的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儒学中庸、实用主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以及“复古”、“守陈”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性的消极影响,以期为中国传统体育竞技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郑州市大学生650人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上网娱乐消费支出高于体育健身的支出,且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间低于网上消极体育娱乐活动的时间.由于大学生课外网上消极娱乐活动的增多,对大学生身体发育及心理健康已构成潜在危害.因此建议,学校体育教育部门应重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并采到有效的方法,减少学生网上消极体育娱乐的活动时间及次数,使大学生投入到健康的体育锻炼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