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小说《蜗居》直指现会现实,揭示了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和生存境遇。作品透过三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身份的女性在当下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展示出物欲化时代里女性的生存困境及个体生存悲剧。这种生存困境的生成固然有男权社会压迫的因素,然而女性自身的自我缺陷才真正是筑就"围城"的罪魁祸首。六六借小说对当下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生存悲剧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试图寻求当代女性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2.
小说《子夜》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饱含着对立、无奈与彷徨的时代。小说中不同阶层的数位女性的思想状态各不相同。"五四"运动后,都市女性们在传统思想观念和新思想碰撞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物质化或精神化的"苦闷"。  相似文献   

3.
汪泽 《宜宾学院学报》2015,(1):41-47,53
汉乐府民歌呈现出鲜明的死亡意识,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直面死亡"层面包括在物质困境中的生存挣扎、战争摧残下的忧殇情怀和精神苦闷中的死亡反抗;"认知死亡"层面反映了对生命有限、祸福无常的恐惧无奈;"超越死亡"层面归纳出面对生命忧患求仙、行乐和进取三种态度。咏唱死亡反映出歌者思考生存境况、生命本质以及探索生命意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从初步从西方引进女权主义理论开始,直至今日,流逝30多年的历史长河,已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处女地。女性意识在中国经历了"集体无意识"、"彷徨"、"呐喊"及至对抗,到寻求多元发展方向的艰难探索历程。进入新世纪,卷入时代大潮的女性,也正溯游而上,在现代都市中找寻独立的自我。一贯以市民生存为表现对象的50后女作家池莉和执着展现都市女性精神空间的流派之外的60后女作家潘向黎,她们对"都市女性"这一群体作了深刻的精神剖析。两篇中篇小说池莉《她的城》和潘向黎《弥城》流露出的女性意识显示了现代都市中的女性生存现状。  相似文献   

5.
《浮华背后》是广东作家张欣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展示了滨海城市W市的生活场景。在喧嚣的市声下,在遍地涌动的都市欲望中,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本文对小说中的三个主要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力图在此基础上揭示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张欣以“都市女性误区”为视角,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代都市女性生活的作品。其中始终贯穿着的对真善美理想的执著守望,表现为三个发展阶段,即热情歌唱,真情挚守及理性认同,它宛如混沌世界里的一线微光,真切地逼近了社会转型期的当代性的精神追求的内核。  相似文献   

7.
池莉是善于描写女性成长的女作家,她的《水与火的缠绵》是一部关于都市女性生命成长的小说,通过曾茫茫这样一个性格中渗透着"水"与"火"的因素的知识女性的成长经历,反映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都市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找平衡发展时所经历的痛苦与矛盾,挣扎与无奈,表现了人们在建立现代家庭模式时的困惑,以及都市女性必须时时以奋斗的姿态投入生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8.
《太原大学学报》2017,(1):63-66
爱伦·坡在《乌鸦》中运用"重复"艺术成功地营造了独特的环境气氛,揭示了诗人的生存状态,建构了丰富的审美意蕴。诗中的重复有多个方面的形式与作用,尤其是重复性修辞、重复性意象、重复性形象。它们淋漓尽致地折射出诗人的生存与心理状态,表现了爱的迷茫、死亡之永恒与生之无奈等情感意绪。  相似文献   

9.
女作家张爱玲以个性极强的女性意识,对“五四”以来的新的文化理想进行了强烈的反驳,从生存困境中的无语反抗与物质追求、文化困境中的艰难突围与无奈选择、人生抉择中的现实困守与传统禁锢三个方面,立足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40年代中国普通女性在受到男权主义强制的社会环境中,迷茫而无奈、卑琐而自嘲的世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张爱玲小说创作在“五四”文学,特别是20世纪女性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立场和执着的思想追求。  相似文献   

10.
张欣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女性作家.她身处广州特区,较早感受到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又因是女性.所以对都市妇女的生活和命运给予特别的关注.她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在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中,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都市女性日益加深的困惑、疲惫、奋斗和无奈,以及金钱诱惑下不同人所做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Invisible Man在国内出现了三种译法:"无形人"、"隐形人"和"看不见的人".这三种译法都一语道破美国黑人被忽视的生存状态."失明"和"追求自我"是这部小说的两个重要的主题成分.结合这两个主题来探讨,在三种译法中,"看不见的人"既反映了黑人的生存境遇,又凸显了"自我追寻"和"失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苏青的文章虽然涉及男权社会中女性进行的反抗,但并非宣扬女性解放。她对女性的未来寄予美好的期望,同时也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最终选择了有条件的妥协,说服自己努力适应现实,以谋求发展。苏青的作品在内涵上虽稍显单薄,其行为也经常招致非议,但她致力于描述当时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述都市女性自己的声音,给研究者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也给同时代和后来的读者带来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3.
安妮宝贝是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而走红文坛的一位女作家,其作品凄美缠绵、飘逸脱俗,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安妮宝贝擅用女性独特的视角审视爱情、死亡,思索都市女性的生存境遇与成长历程。"花"是安妮宝贝作品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意象,文章透过花的意象解读,分析安妮宝贝作品中爱情与死亡的主题以及作品中的宿命情结。  相似文献   

14.
张欣:现代都市女性的歌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城市文学的背景下论述了张欣小说创作的女性主义视点,揭示了作家在常态人生中反映出的现代都市女性的无奈与洒脱的情感体验,并探索了她与男作家的城市小说创作,以及与一些女作家的“私人化”小说创作的不同之处,从而探索了张欣小说创作的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爱又如何》主要展现了在生存困境的强力挤压下,爱情的变形和挣扎。小说忠实地描摹出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的都市女性的两难处境,启发我们对突围还是困守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苏青的文章虽然涉及男权社会中女性进行的反抗,但并非宣扬女性解放。她对女性的未来寄予美好的期望,同时也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最终选择了有条件的妥协,说服自己努力适应现实,以谋求发展。苏青的作品在内涵上虽稍显单薄,其行为也经常招致非议,但她致力于描述当时都市女性的生存状态,表述都市女性自己的声音,给研究者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也给同时代和后来的读者带来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17.
抱团合力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与同学迈克、奥利组成一个小组,参加寻宝游戏。迈克和奥利起先有些漫不经心,"我"感觉整个小组唯有自己才是为了夺得大奖而努力付出的人,所以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抱怨。可就在"我们"意见不一而嘻闹的时候,最后一个宝藏却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是的,团队合作十分重要。我们都清楚"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都市化的加速 ,都市人的异化也日益鲜明、突出。从异化角度看 ,《上海宝贝》展示了一群被西方文化、现代商品经济文化异化的都市女性的生活态度 ,她们的共性是———边缘地带的生存方式 ,灵肉分离的婚恋观 ,离经叛道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刘平勇的小说折射出个体生存的悲哀与无奈,用悲剧的眼光道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无论是人物的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都渗透着一种"悲感"文化,有着一种沉郁之美。  相似文献   

20.
蒋丽 《华章》2011,(20)
透视女性和城市的关系,已成为众多女作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和极力挖掘的文化内涵.本文以20世纪晚期的都市女性写形象为考察对象,展示文化转型时期下都市与女性的发展状态与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