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历史语境、西方文本镜像与华裔女作家笔下,美国华裔女性身份的认同和叙述方式具有现实符号与文化符号之间的差异性.三代美国华裔女作家的创作风格存在内在精神之间的传承关系,这反映了华裔女作家作品与其生存心态和文化心态之间的多元对应关系.美国主流文化中华裔女性群体形象的出现既是华裔女作家女性视角下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文化关照,也是华裔女作家对西方主流文化对华裔女性认知定式的抗争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
徐今  杨艮花 《现代语文》2013,(1):130-132,161
别称词的产生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文化对女性别称词进行研究,分为三类:女性别称词与玉文化密切相关;女性别称词多由古代女性的妆饰、服装等词发展而来;女性别称词多用表示“美”“好”等形容词发展而来.女性别称词在唐代时大量产生,与唐代社会文化、诗歌追求含蓄简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以男权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女性一贯是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这种文化浸润入女性骨髓的结果之一,就是女性从内心自觉地对自身在精神上的压抑与苛刻.方方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知识女性正是以"隐忍"和"坚忍"(儒家传统文化中公认的女性美德)的精神意志造成了自身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流行歌曲与女性书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女性对新价值观的呼唤、女性情怀的抒发以及女性书写的美学价值与社会意义三个维度,探析中国1927-1949年流行歌曲的女性主题这一内涵.中国早期流行歌曲对时代女性的书写,开拓和建立了流行歌曲与城市女性互相言说的一种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对都市文化走向性别双性化文化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双性别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创造了一个"双性和谐"的都市文化空间,并积极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女子越剧在战时上海的发展是女性在现代都市公共空间中历史性崛起的一个标志,表达了女性群体所关心的问题和对生活的渴求.并引起一般民众的共鸣.但是,孤岛和沦陷时期日军对上海的统治对女子越剧的发展和女性文化的兴起并不具有历史性的作用,有决定性意义的反而是日军统治没有阻断或改变都市移民、都市文化现代化,以及女性参与社会这些较为长期的进程这一事实.而日本占领军的高压统治.却成为一种催化剂,使得一直遭受男性精英批评和轻视的女性流行文化历史性地走向了前台,使女, 、性和女性文化第一次占据了都市文化大舞台的中心位置.女子越剧在战时上海的兴起无疑为我们探讨战争、沦陷与都市文化空间中女性的崛起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贫困是所有其它贫困的根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消除农村文化贫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成为关键环节.文章在概述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具体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成因.进而提出了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凯特?肖邦的《一双丝袜》和赛珍珠的《庭院中的女人》取材于不同文化国度女性的日常生活体验.两部作品分别通过刻画女性在家庭责任与自我实现的矛盾中的挣扎与觉醒,揭示了不同时代和社会文化中女性被压抑与束缚的共同命运.在消费文化盛行的美国,桑姆斯太太的非理性欲望使她获得了短暂的自我实现与满足,而在同样处于转型年代的中国,一家之主的吴太太则在传统思想和西方价值观的融合中获得了重生.中西妇女对责任与自由的权衡虽然内涵有别,但她们的觉醒历程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不同文化下女性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女性自主与自由的复苏与重建.  相似文献   

8.
徽皖地区何以出现占明清女性戏曲家总数四分之一强的女性戏曲家,她们所生活的地域、家族环境对戏曲创作有何影响?文章对徽皖文化作总体观照,认为徽皖重视女学的文化背景,女性家族的一门风雅,戏曲文化的浸染构成女性戏曲产生的地域文化背景.徽皖文化赋予女性"尊礼重德"的文化理念,成就了女性戏曲风雅之颂.徽皖女性的戏曲创作,既是对时代戏剧思潮的呼应,也标举出她们对前代男性文人戏曲创作与女性戏曲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从女性翻译理论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文学翻译以女权主义运动为背景.它的出现和繁荣是对父权文化的挑战,同时也是对父权文化的扰乱和瓦解,表达了女性要求政治独立、性别独立及文化独立的愿望,实现了女性生存的社会价值.女性翻译理论的建立使女性翻译走向理论化,正规化,有序化.女权运动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女性翻译理论的研究是跨性别、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从多重文化视角下研究了《紫颜色》中黑人群体经历的身体,心理,民族和历史的创伤与修复历程.探讨作家对美国文化中的两性关系,家庭体系,种族关系以及现代文明的解构和重构.强调女性身体的文化内涵及其在自我肯定和认同中的作用,彰显出女性同盟互助在实现女性自立中的力量,体现沃克对女性独有特质的信心以及其在修复创伤,乃至人类整体命运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大量流传下来的畲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文化生活是其不可或缺的题材,由此可见,畲族人民对女性地位的重视.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女性文化生活的描述,塑造了畲族丰富的女性文化特征.畲族人民不再将女性视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畲族女性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内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较高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畲族女性文化生活的分析和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讲述了女性意识在畲族的表现,并对畲族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遭遇"话语霸权".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后殖民文化"的提出,提醒人们关注西方的"文化霸权"和东方文化后殖民化的"受虐"."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是性别问题与民族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所产生的异质同构的关系.本文以中国女性导演和中国电影作为平行切入点,既审视既往中国电影和文化中的性别书写,也关注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认为处于双重焦虑下的中国女性与中国电影应主动走出"目光的樊篱",使女性拥有话语的权力、中国电影重新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4.
有差异的声音--女性主义批评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批评与男性文化视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8.
在泰州地域文化史上,清代的女性文学曾繁荣一时.清代泰州女性文人人数众多,创作成就显著.他们中大多数出身本地区文化世家,而家族化也因此成为清代泰州女性文学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与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文化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使得加拿大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更为艰难.<残月楼>通过再现华裔真实生活.对质疑文化霸权和性别压迫、建立中加混杂文化、倡导女性独立、完成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衡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创获颇多,女性形象的塑造即是其中之一.张衡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有才情色而无礼法和情色与礼法兼具两类.前者是张衡对战国以来文学与文化的承袭,后者是张衡的新创,也是汉代世俗文化与经学理念融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