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家庭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师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小班幼儿核心课程之一。以下是我在小班教育教学中.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3.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每个幼儿的成长尤为关键,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小班幼儿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等特点,榜样教育一方面能够减少消极因素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能对幼儿的情感进行激励。绘本具有色彩鲜明、画面精美、故事诙谐、情节生动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本文主要探究绘本榜样人物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主要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的影响,结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利用绘本榜样人物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刚刚跨入集体生活,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从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通过游戏等教育方式,加强教育与引导,常抓不懈,养成与教育并进,日久为功,俗话说"不积小流无以为成江海"。努力形成家园共育合力,逐步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5.
常规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活动规则的教育,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常规教育贯穿在幼儿园整个阶段。在小班阶段抓好常规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没有良好的常规,就难以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小班幼儿由于大脑皮质的许多部分都处在积极发展中,因此较易形成动力定型,而动力定型是习惯形成的生理基础。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并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样就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萍 《考试周刊》2012,(42):194-194
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在日常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喜欢玩游戏的天性,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的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应当坚持保教并重,寓教育与生活中。采取"小标志"的方法,为幼儿提供了亲历、模仿、实践和不断修正自身行为的各种机会,可以有效地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幼儿,有两大特点:一是智力发展好,知识面广;二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即生活习惯不好.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过于注重对幼儿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能力差,我们应抓住幼儿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根据相关专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在幼儿时期培养的文明习惯对其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较强的影响和作用。小班幼儿时期形成的文明礼仪和生活习惯,将在以后对幼儿的良好性格的形成、积极情绪的构建、完善人格的培养以及日后的交往、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作为幼儿园的小班教师,应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观察幼儿的文明习惯,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寻找幼儿良好文明习惯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常规培养是指幼儿在幼儿园中教师着重培养幼儿基本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建构人际交往能力,所进行的一些基本的要求。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是幼儿建立集体意识的关键期,也是幼儿从家庭过渡到社会的第一个时期,所以用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养成幼儿常规非常有必要,故本文将重点分析小班幼儿常规养成的一些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孩童时期好奇心强,爱模仿,愿尝试,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效果最好,这一时期形成的习惯会在今后的生活中被儿童深刻记忆,为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因此,早期教育更应该注意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为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服务,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现状、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小班幼儿生活常规习得的对策几方面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习得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刚入小班的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他们有好的习惯,如有的幼儿会自己穿脱衣服,有的幼儿能安静地进餐,还有的幼儿具有良好的午睡习惯。也有许多不良的表现,如坐姿不雅,  相似文献   

13.
秩序是一种需要,也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一种习惯和品质。每位儿童对外界秩序都有一个敏感期,小班是幼儿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而小班又是孩子刚刚从不同的家庭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转折期,他们或许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对刚入园的幼儿进行秩序感的培养是顺利开展活动的有效保证,良好的秩序有利于幼儿日常生活的学习和交往,可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并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转折点,也是幼儿养成规则意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必须改变以往在家庭中散漫的生活方式,建立一些集体生活的常规意识,包括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和他人相处方式等等,这些良好的规则意识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小班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仍然处于低级阶段,因此教师对他们的引导方式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我们将基于游戏、肢体、儿歌和标志四个部分来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从幼儿生活习惯、心理、社会性发展、语言等方面对河南省新郑市老城区小班幼儿入园前准备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小班幼儿的入园前准备不是十分充分,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入园适应,建议广大幼儿家长积极帮助幼儿作好入园前的准备,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幼儿的入园兴趣,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汉语词典》中"常规"一词的意思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而规矩即是一定的标准、方法或习惯。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即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影响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使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且适应集体生活的教育过程。一、小班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常规教育效果不理想小班往往被视为常规教育的重要时期。小班时期的常规教育工作甚至占了教师工作的大半部分。许多的教师也为了常规教育绞尽脑汁竭尽全力。然而收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小班幼儿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其他习惯养成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刚入园的幼儿绝大多数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参与调查的30位幼儿中,21位不会正确使用餐具,不能独立进餐,20位存在挑食、偏食现象,17位饭前不洗手,28位不会自己穿脱衣服,15位没有午休习惯,24位不会洗脸、擦脸等等。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小班侧重抓好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们的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示范讲解法: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  相似文献   

18.
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良好的生活常规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特别是对小班新生而言,"培养良好的常规"不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入园难,难在吃喝拉撒等这些生活自理方面,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他便无难事。本文中笔者通过摸索实践,确立了"小班渐进式常规培养方式",效果良好。于幼儿方面:入园适应快,哭闹时间明显缩短,且生活自理能力养成快。于教师方面:接待新生不在"头痛",目标简单明确,上手快,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一.独立意识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教学中的定义和价值(一)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定义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小班教学模式下,幼儿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实际需求,从而合理地规范出的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力。当幼儿能够在家长或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归纳出一些照顾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行为时,如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学会  相似文献   

20.
幼儿发展过程就是经验不断丰富、改造的过程,而经验的丰富、改造是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的。小小班保教工作的重点是生活教育活动,要在进餐、饮水、午睡等生活方面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