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课文”走向“文本”客观地看过去的阅读教学,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阅读学习的空间过于狭窄。这可以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2000年,所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阅读教学的要求时,均是以“课文”为阅读对象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再也找不到“课文”这两个字符,“课文”的“高级替代者”是“文本”,这既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突破,更是课外阅读的一个巨大突破。教材中的课文是文本,但作为文本的决不只是教材中的课文。这就意味着,作为阅读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作为文本的课文,还应包括课文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这同…  相似文献   

2.
[案例] 这是《桂林山水》的第二节讲读课。教师开讲:上节课我们读读讲讲,气氛十分热烈。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诵读课文。大家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感情强烈,气势磅礴,但如果我们懂得它感情强烈、气势磅礴的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原因,我们诵读课文就不仅仅只会是“凭着感觉走”了。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教这篇课文? 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教着一篇篇课文,尽管我们也都知道是在“用教材教”,不是在“教教材”,但我们是否思考过,为什么偏偏要教这篇课文?不难预料,可能的回答会有以下几种:①教材这么安排的,②教师本人喜欢或擅长教这种类型的课文,③教研活动组织方指定的。  相似文献   

4.
一、充分初读,整体感知 师: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前加了“*”,说明这是一篇——生:略读课文。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有个好帮手,就是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读“阅读提示”,看看本课的学习任务。(学生自由读“阅读提示”。)  相似文献   

5.
师 :这节课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新型玻璃》。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了解了课文内容 ,还学习了第一段 ,并用推荐和自荐的方法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玻璃 ?生 :课文还介绍了变色玻璃、吃音玻璃。生 :还有夹丝玻璃和吸热玻璃。师 :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说 ?生 :课文除了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 ,还介绍了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和吃音玻璃。师 :真好 ,用了“除了……还……”这对关联词把这句话说清楚了 !生 :课文不仅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 ,还介绍了吸热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和吃音玻璃。生 :课文既介绍…  相似文献   

6.
一、略读课文训练目标 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课题中用“*”标示。单从课文内容上来讲,精读和略读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略读课文同样文质兼美耐人揣摩,这也正是导致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精”“略”不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只有从阅读能力训练的目标出发,我们的探究才更具有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09,(5):13-14
书包里背的是课文,课桌上摆放的是课文,嘴上朗读的是课文,脑子里记住的也是课文……课文,恐怕是你最熟悉的了。可是,就是这课文,你真正读懂它了吗?在这里,我们一起开始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8.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读课文,走进那美妙的鸟语世界。 板书课题:鸟语 二、一读课文,感受鸟语 1.你是怎么理解"鸟语"这个词的? 2.课文中有三处具体写到了鸟语,自由读课文,用"______"画出。  相似文献   

9.
刘云 《辅导员》2009,(1):15-15
书包里背的是课文,课桌上摆放的是课文,嘴上朗读的是课文,脑子里记住的也是课文……课文,恐怕是你最熟悉的了。可是,就是这课文,你真正读懂它了吗?在这里,我们一起开始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10.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了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这节课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弄清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懂得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11.
吴民益 《辅导员》2009,(3):16-17
书包里背的是课文,课桌上摆放的是课文,嘴上朗读的是课文,脑子里记住的也是课文……课文,恐怕是你最熟悉的了。可是,就是这课文,你真正读懂它了吗?在这里,我们一起开始读懂课文。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重点是什么,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向我们传递什么。以《安塞腰鼓》为例,阐述深度解读文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单元专题导读,指导学习策略师:大家一定听过、看过孙悟空的故事,你知道孙悟空的故事出自哪本书吗?生:《西游记》。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目录看第五组。我们将要学习的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一篇课文选自《西游记》。你知道是哪篇课文吗?生:《猴王出世》。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篇课文的出处。(出示课件:课文出处)师:本组的课文全部出自名著,你对这几部名著有哪些了解?生简略介绍对四大名著及《史记》  相似文献   

14.
师:我们在这一组课文的学习中,已经领略了“架子十足”和“海军上将派头”的两只鹅.这节课我们去瞧瞧老舍先生家的猫。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哪两个不同生长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在课文中一元五角出现了好多次。现在我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能不能围绕一元五角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适时补充一元五角在当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从“课文”走向“文本” 客观地看过去的阅读教学,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阅读学习的空间过于狭窄。这可以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直到2000年,所有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阅读教学的要求时,均是以“课文”为阅读对象的。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再也找不到“课文”这两个字符,“课文”的“高级替代者”是“文本”,这既是整个阅读教学的突破,更是课外阅读的一个巨大突破。教材中的课文是文本.但作为文本的决不只是教材中的课文。这就意味着,作为阅读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著名散文家秦牧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蛇与庄稼的故事。(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自己认真读一次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  相似文献   

18.
师:《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即将毕业之际,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了记忆中的小学生活。感情真挚.语言朴实丽优美。每次读这篇课文,总能勾起我对小学生活深深的回忆。其实,同学们也面临着小学毕业,我想,这篇课文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尽情地感受、动情地朗读、深情地回味。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随时圈画深受感动的语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教好一篇课文,如何把一篇文章的特色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课文教学的合适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把课文分析透彻,分析到位,就能追求到课堂教学的"效"。  相似文献   

20.
一"把精读课文当作略读课文来教,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你怎么像上精读课文一样?你没见标题前面有星号吗?""线条太粗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至少得用两个课时,你一课时就上完,还不蜻蜓点水才怪?"这是我们在听课评课中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分是相当讲究的,好像旧社会中大户人家的正房与偏房那样,身份和地位分得一清二楚。精读课文就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