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赵树存 《云南教育》2009,(14):33-34
“三生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知识、掌握生存技能、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教师如何联系实际有效地对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我认为以活动为载体是落实“三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存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生存的本领和意志,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3.
一、对幼儿开展“三生教育”的内涵 “三生教育”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对幼儿实施“三生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认知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罗明东 《云南教育》2009,(11):34-37
“三生教育”是从实践领域开始教育思想变革的有益尝试。探索“三生教育”的本质,解读“三生教育”的内涵,是构建“三生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作为一个复合概念,“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何谓生命、生存和生活,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怎样透过生命、生存和生活来理解教育及其“三生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指导“三生教育”实践、构建“三生教育”理论体系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三生教育”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组成。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可以引导中职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享受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三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生教育”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过程。高校实施“三生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社会实践是最有效的载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内在联系和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人的一生,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的生命在本质上是生命、生存和生活所构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决定了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三生教育”必然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三生教育”把教育与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和发展联系起来,已经反映和遵循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因此,“三生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呢?一、强化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老师和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课堂,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将“三生教育”融入医学基础课教学,加深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理解.方法:将“三生教育”渗透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日常教学.结果:学生在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尊重生命、善待实验动物等方面有所提高.结论:当今的高等教育应将“三生教育”有机整合至日常教育中,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生命、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  相似文献   

11.
“三生教育”实践教育工作应从活动入手,真正把“三生”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活动让学生有体会,有所触动。学生在活动尝试中让生命象花儿般绽放;通过成才故事感受努力让生存充满希望;通过爱心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明白爱心让生活充满阳光。活动设计一定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热点问题,让活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活动中体会生命的价值,明白生存的意义,让活动成为三生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生命贯穿人生,以生存为根本,以生活为载体。所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是蔓延于生活的全方位的教育,“三生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教育力量共同参与。学校推行“三生教育”必须从课程、教学方式、教师素养、学生文化等方式进行着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命伦理学的宗旨及其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命是生命伦理学的根本宗旨,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宏大体系。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将人的生命发展构筑在生命、生存与生活的互动逻辑上。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本旨上是一致的,并且生命伦理学在生命标准、生命属性、道德参考、价值参考、政策参考、法律参考、原则参考等方面对推进“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所谓“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识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认识水平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教育,使教育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15.
家庭“三生教育”是“三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待生命、生存、生活的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三生教育”中,要对孩子进行生命的可贵、来源和归属的教育,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教育,以及生存能力和生存本领和社会的责任感的教育,等等。此外,还要加强家庭“三生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帮助家长要树立科学教子的思想,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从2008年起在各类学校中广泛开展"三生教育",受到了国内国际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2009年5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这标志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和教育模式的诞生。"三生教育"是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信丰县教育局安排部署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据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院校开展“三生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用知识和职业技能锻造人才,满足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还应当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难题."三生教育"提出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文章从"三生教育"的理论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开展"三生教育",激发学生的主题认知和行为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实现生命、生存、生活的和谐与完美.  相似文献   

20.
“三生教育”是从实践领域开始对教育思想变革的有益尝试。探索“三生教育”的本质,解读“三生教育”的内涵,是构建“三生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何谓生命、生存和生活,其内在的联系是什么,怎样透过生命、生存和生活来理解教育及其“三生教育”的本质,这些都是指导“三生教育”实践、构建“三生教育”理论体系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