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苏联是一个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是联邦制国家体制的失败。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严重地违背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规律,粗暴地破坏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民族平等原则,导致苏维埃联邦制的极度扭曲,以致最终解体。  相似文献   

2.
从小区域内对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趋向性为切入点,以"大杂居,小聚居"为地理分布特征,对滇西边境地区腾冲县团田乡各民族心理意识状态进行取证、分析,以一个小区域的调查研究来展示内容繁杂的民族认同现象,从而显示出民族认同的历史趋向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把各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认同转化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他们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有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就会极大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强化"三个离不开"意识、坚定他们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立场,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使命,增强政治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苏联和南斯拉夫民族政策失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虽然民族问题是其共同诱因之一,但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特点:在联邦问题上,苏联的高度集权和南斯拉夫的过度放权,都们高了绝对分权的原则,从而使联邦制陷入危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苏共中央忽视民族因素,在其决策机构排挤民族干部,造成对立情绪。南共联盟则实行党的联邦化,造成民族主义的泛滥;在对待主体大民族问题上,苏联过分突出俄罗斯民族,南斯拉夫则削弱塞尔维亚民族,都产生了消极后果;在民族的产生及消亡问题上,苏联人为地消灭和同化少数民族,建立“民族共同体”,促进国家的一体化。南斯拉夫则依靠行政命令制造新的民族,主张多元化,否定“南斯拉夫主义”。这些作法均违背了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终因未能把握好处理民族问题的“度”而殊途同归,导致了联邦的解体。  相似文献   

5.
苏联和南斯拉夫民族政策失误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民族问题是诱因之一,而在民族政策问题上的失误,两国又带有某些共同性。苏南两国领导人对民族问题的复杂性、重要性和长期性缺乏清醒的认识,估计不足;在如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问题上,两国都采取单纯依靠先进地区的"输血",而没有利用落后地区自身的内在动力;在民族法律体系建设方面,两国都缺乏制衡机制,双重主权国家联盟的联邦结构和"自由退盟权"、"分立权"的宪法条文使民族分离主义有据可凭;在联邦内各共和国的边界问题上,苏南都无视民族地区居民的意愿,随意划分民族边界,造成民族争端;两国都混淆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之间的关系,用"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上述做法违背了民族问题的客观规律,造成了联邦的解体。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认同的多层次性,首先是"多元"的民族的"多元"的支系的内部认同,其次是"多元"的民族的族群基层认同,然后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体"的最高层次的认同。通过对彝族的两个支系的调查,探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认同的多层次性的现实性,以及各民族内部各支系之间的认同的多层次性的共生状态。  相似文献   

7.
民族院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理念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民族院校要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必须完成和实现自身的第二次跨越,即"现代化"——向现代新型民族大学的转变。要树立办现代化大学的理念,强化竞争意识;要树立办新型民族大学的理念,强化特色意识;要树立以人为本、助人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质量意识;要树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改革"的理念,强化创新意识;要树立办学的国际化理念,强化开放意识。要坚持方向性、科学化、法治化、人性化、民主化、系统化和创新性的大学制度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精神支撑和立足根基,强化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和认同,既能提高大学生民族团结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又能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缺失的原因,并从社会、政府、高校、家庭四个层面提出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路径,强化了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时代,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面对新疆特殊的民情、区情,分析新疆各民族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存在某些不一致的原因,找出新疆各民族增强国家意识的途径和方式,对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将我国建成文化强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以主要的民族区域为联邦主体,本意是要保证各民族的平等。但在实际上,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大小民族不平等、不同质民族不平等、事实上的民族裂痕为表面上的平等所掩饰等现象。分属不同文化,受不同大国影响,复杂的历史恩怨大大地弱化了联邦制下的各民族对同一国家的认知程度。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国家结构上是联邦制,可在政治制度上却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一党政治集权与一个民族的集权相结合更加强化了三国的内在离心力。三国的联邦制终结不是偶然的,而终结的方式则与各国民族关系的好坏相关。  相似文献   

11.
"7.5"事件中极少数学生上街参与示威游行暴露出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是这些问题当中的关键点。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是和爱国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了如何真正有效地强化大学生"三个意识"教育,做到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全球化的产物,全球文化既有趋同、一体的一面,也有差异、多元的一面,是“全球性与在地性的对立统一”。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一方面要进行跨文化的国际教育,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性,牢固民族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历史教学责无旁贷,而且大有可为。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确立和巩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确立和巩固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观念,确立和巩固振兴科技的民族自信心、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正义"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且至今没有定论。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在理解"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相关文本时发生了理解上的偏差,发生了主体性错位、存在各自的前理解不同、解释学循环不同,以及理解的间距不同等原因的结果。因此,为更好地理解某一作品,避免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掌握解释学原理,树立正确的解释学意识,以便在理解作品时,尽量按作品本意来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5.
在华侨华人美术研究中,移民意识是解读华侨华人美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文化漂移性是移民文化的重要内涵,移民意识决定了华侨美术既有"传统性"又有"异域性"的文化特征。华侨美术在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民族性、异域性、漂移性相结合的独特的美术文化现象。这种文化融合是故国文化基因与移民意识相融的结果,是中国传统美术形态和西方美术形式意韵的融合。华侨华人美术的发展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强化国家文化影响,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仫佬族地区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有60.5%的学生不太清楚什么是生命教育,13.2%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生命教育;59.9%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很少进行生命教育,16.7%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进行过生命教育.导致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教材建设滞后、责任不明确、部分教师生命素养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在仫佬族地区加强生命教育宣传和生命教育教材建设,独立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增强生命教育研究者的本土意识等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前后提出了“四种意识”和“中国梦”,共产党员政党意识的培育迫在眉睫,“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其核心是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应在培育“四种意识”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由于受国内外大气候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影响着人才建设的质量,也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必须强化五种意识。即:时代意识、队伍意识、投入意识、活动意识、考核意识。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国家意识是该国对“自身”、“他者”和国际社会的一种认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历吏发展过程。国家意识的构建既表现社会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共性,也表现出不一般的特点,呈现地区差异和时代特征。它来自于人类的国际关系实践,同时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起反作用。对国家意识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将对人们认识国家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和进行国际关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与自觉是文学创作的"双翼"。网络文学"双翼"失衡表现为自由失度与自觉缺乏,具体表现在创作自由失度、网络接受失度、创作主体文学自觉意识缺乏、功利化游戏化倾向明显、作品缺少生活体验和人文关怀、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等方面。加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比较研究、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强化网络文学主体性是实现网络文学自由与自觉"双翼"失衡文学救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