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道德成本”原理为当前伦理学界所热议,它在当下的伦理学领域出现有着各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道德成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传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实践反思,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因此,“道德成本”原理对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个严肃的伦理学家,总是要构建体现自己个性和时代要求的伦理学方法体系。完整的伦理学方法体系由其哲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两部分组成。王海明也不例外,他在《新伦理学》所创建的伦理学哲学方法即是当代新功利主义,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由优良道德之价值体系、目的体系、标准体系、道德原则体系、规则体系和行为类型学说六部分内容整合生成的道德哲学。其具体的研究方法即是发现方法、证明方法、证实方法和建构方法。在这一研究方法体系中,发现方法是获得伦理学知识的基础方法,证明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理论的或逻辑的论证方法,证实方法是对伦理学知识的真理性的实践的检验方法。建构法是将通过证明或证实而得来的各种各样的伦理学知识(包括概念、判断、命题)予以创造性整合而构建出伦理学概念体系、理论体系、思想体系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康德在对人类理性能力的分析过程中,主张把科学思维方式限制在现象领域之内,认为形而上学唯有作为伦理学才是可能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康德的形而上学思想称为"道德世界观".然而康德对道德领域的探究采取的却是一种分析、分解的逻辑架构之路,所以使得他的道德哲学在终极的意义上只能是一种外在超越型的他律道德.这样一来,他也只好通过审美判断来沟通"两界"以达到"物自体"了.  相似文献   

4.
伦理学就是给人们提供如何生活的知识和怎样为完善生活而行为的方法和途径的学问.因而,使人成为道德的人,构成了伦理学的道德目标.在这一道德目标规范下,伦理学必须为人能够成为道德的人提供必须的知识学和方法论.<新伦理学>同样需要以此为出发点,但它却沿着近代以来的科学伦理学路子,把目标锁定在创建科学的伦理学体系上,所追求的内在目的,是为时代存在发展提供优良道德体系和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观察者理论是休谟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休谟伦理学中,观察者理论和同情原则、联想三大原则一道被运用于道德评价、道德区分和其伦理学说的构建,这体现了休谟伦理学的主观性、经验性等特征。休谟的观察者理论带来了许多伦理学上的问题,引起了现当代伦理学对该理论的不断争论。领会观察者理论是理解休谟伦理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刘刚 《职大学报》2012,(2):31-37
对等互报是墨子兼爱伦理思想的价值准则与动力机制。首先,墨子对当时所处社会的现实矛盾与冲突作了两个层次的区分:社会失序属于政治学范畴,道德沦丧属于伦理学领域,而它们都与恶性循环的回报方式密切相关。其次,在得出社会失序根源的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兼以易别",墨子将对等互报这一社会原本存在的人际交往方式纳入到兼爱伦理思想之中,并对其做了道德价值的改造与提升,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准备。最后,由于兼爱伦理的实践品格,要求墨子必须阐明兼爱原则在对等互报运行机制下,如何解决实然与应然怎样统一的实践难题,为此,墨子赋予了兼爱伦理以功利、他律、公义和普遍性多重特征。重温墨子的这些思想,对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如何建起客观、平等、公正和现代社会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问题的学说。体育伦理学必须在这一基础上,研究体育道德的原则、规范和范畴,用概念、规范体系、活动体系等对体育道德的发生、发展及其作用进行系统的、理论的研究。着重从体育伦理学角度来阐述体育道德修养的目的、特点及其如何加强体育道德修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任何思想的生成,都是其历史要求与时代需要的个性化整合,<新伦理学>也不例外.王海明创建新伦理学,既追踪历史的脚步,又回应时代存在发展对人性的艰难复归.前者具体表述为他自觉续接五四以来之未竞"伦理革命"事业,理性反思完全无私的利他主义道德体系的历史谬误;后者展开为对"伦理应该"与"伦理必须"错位所形成的混乱的道德处境的清理,为构建全面引导、促进、激励社会存在发展的当代新功利主义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和思想体系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9.
道德辩证法认为,任何道德都具有流变性,都会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其流变后所具有的新价值必将受到社会实践对其进行的合理性论证。武德和其它道德一样具有流变性,它的内容和价值必将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并结合当前武德研究的现状,旨在从伦理学道德结构论的角度对武德进行新的探讨,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武德相对于武术发展的局限性,提出了构建新的武术道德体系的必要性。文章还对武德的概念做了新的界定,突破了仅仅对武德具体规范和标准研究的现有模式,提出了“武德体系”的概念,并主张从伦理学的高度建构一个“武德体系”。这个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武德活动、武德意识、武德价值、武德规范、武德评价、武德教育六个方面。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动态的辨证体系。这个体系不仅是体育伦理道德的一部分而且是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道德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0.
“伦理行为”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它关联起一切形态的道德规范与美德要求,因而它异常复杂。“伦理行为”的复杂性表现在它既要把伦理动机与伦理目的联系起来,又要把情感与理性纠结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它还要以利益为原动力,把人的需要、欲望带入其中,并对人性予以审查与拷问。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使《新伦理学》对伦理行为类型学说的探讨与构建,仍然仅滞留于意识的表层而未能达向深度拷问。《新伦理学》的这种局限,构成了伦理行为类型学说之基本思想探讨的真正起点,以此为步,对伦理行为问题予以深度检讨,揭示了伦理学它那空阔深幽的人性化的情意世界。  相似文献   

11.
孔子军事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军事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战争胜利的保障、为仁德服务的手段,这些主张对后人及现代教育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价值,是我国军事体育思想的起源之一。根据孔子、他的弟子和其他教育家关于孔子的论述,对孔子的军事体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12.
梁漱溟重视道德的正向功能,主张以德代法来维持社会秩序。情意教育、精神陶炼和心理调整是其德育思想的核心,又将亲师取友、自我体认、反省自身的德育方法贯穿其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因素,为当前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黄兴是我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政党思想是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学者对黄兴政党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党政治思想即政党内阁思想方面,但为了实现政党控制内阁掌握国家权力,黄兴还十分重视政党建设,并形成了政党建设理论。黄兴的政党思想有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色彩重,政党思想与政党实践背离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康德把"道德"和"幸福"的关系称之为"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他的"道德学"正是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依他的观点,道德和幸福完全可以在"至善"中实现统一,一个有道德的人最有资格配享幸福,以此,他高扬了德性的旗帜,提升了道德的崇高性。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唐代具有独特思想的文人,其忧心家国民生的思想多流露在文学创作中。论体文大都是柳宗元的政论性文章,包含着他与众不同的“圣人观”“天人观”与“国家观”;其逻辑严密,善用对话与故事阐述思想,以排比和反复增强语气,气势强大,令人折服。从柳宗元的论体文中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其政治观念,理解其文学创作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在对公正社会秩序的永恒追求中不断进化的。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对公正及其实现等问题作过纲领式的哲学探索 ,至今仍可供借鉴。从亚氏整个著作来看 ,他主要从法律、公民、互惠和公共善等四个角度展开思考。其真理性的系统思想基本上可简化为 :良好的法律就是公正的秩序 ,但法律不必然是优良法制 ,因而需要公民有公正之德性 ,因为公民是行为的始点 ;行为公正 ,就是分配和交往互利互惠 ,在共同生活中 ,公共善才是公正的最终尺度。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自觉地追求独特的创作风格 ,他的短篇小说中浸透着沉重的历史迁逝感和浓烈的思乡之愁 ,同时也蕴含了他对传统文化所做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卢梭体育思想对后世学校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为了更加深透地把握卢梭体育思想的内涵,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其体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考察,厘清了其体育思想的现实依据与理论渊源.认为:经济政治环境是其体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土壤,文化环境为其体育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养分,教育环境是其体育思想发展的理论氛围,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理论、16~17世纪的经验主义哲学是其体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诗歌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观察和认识,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思想和感情。嵇康是中国文化长河中充满魅力的文人之一,他的诗歌“旷达高亮,峻切清远”,他的人格魅力也是为后人不断感慨赞颂的。他的诗歌意象是其诗歌魅力与人格魅力的完美结合,如果把嵇康诗歌中那些情态生动、仪态多变的意象进行整合或连缀,便足以向人们重现嵇康当年的玄远气度和名士风采。  相似文献   

20.
试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奠基者,黄炎培对职教有其独到的见解。在长期职教实践中,他就职教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及职业道德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形成了完整的职教理论,其职教思想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更好地解决当今社会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