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概念作文”大赛先后发掘出韩寒、郭敬明和张悦然三个红极一时的少年作家。而去年另一位少年作家孙睿的小说《草样年华》在法兰克福书展—炮走红后,逐渐被许多读者所熟悉,该小说也于上月在国内上市。7日,正在德国的孙睿突然通过代理自己小说的书商给笔者发来一封炮轰韩寒和郭敬明的电子邮件,称他们一个只有中学生水平,而另一个简直就是鹦鹉学舌。并附一份挑战书,声称愿出资10万元和韩寒摆擂台。  相似文献   

2.
读"流行",还是读"经典"?如果让现在的中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定会听到洪亮的声音:读"流行"! 现实确实如此. 近期,武汉市洪山高中高级教师黄荣光对116名高中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主动阅读经典名著的学生不到8%,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当代、当前出版的作品,同龄人的作品、网络文学是他们的最爱.其中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的作品成为今年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流行色".  相似文献   

3.
特别对话: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些奇迹岳池县齐福学校蔡义义:我是“青春热线”的发烧友,喜欢您以幽默、简短的方式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烦恼,就从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近我读了《韩寒访谈录》,觉得他的许多观点也不是不对,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他称为“另类少年”?他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很想知道您是怎样看韩寒的。田星:关于韩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看的:韩寒能够写出那么多作品,他的勇气和才华,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但是,我不喜欢过分偏激和“另类”。一个健  相似文献   

4.
“郭敬明PK韩寒”一直是“有趣的话题”。近来,韩寒不断抛出惊人话语,称自己和郭敬明“男女有别”,并指责小四输出很贱的价值观。而郭敬明反击:“我和韩寒是截然不同的人,对比是比不出什么的。”  相似文献   

5.
这一对才华横溢的父子:父亲赵长天是传统严肃的作家,身为《萌芽》主编,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捧红了韩寒、郭敬明等人:儿子那多却是当下最流行的悬疑小说作家,新近出版的《清明幻河图》在国内悬疑小说界卖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6.
李健 《现代语文》2006,(9):104-104
笔者近期读了全国新概念作文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受到很多启发,为什么韩寒、郭敬明在中学生中很受欢迎,主要是他们的个性张扬和创新精神。我们的学生平时写作也不乏类似新概念的作文,可是考试时却思维僵化,写不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教育、教育创新的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教育者在探索着、实践着、追寻着。怎样培养创新人才?什么样的人是创新人才?上海的中学生郭敬明发表的小说《幻城》,让全国中小学师生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这就是创新。《幻城》是继郁秀《花季雨季》韩寒《零下一度》……之后又一部青少年创作的成功作品,他昭示我们中学生的写作亟待开发,青少年创新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8.
王翔 《文教资料》2011,(15):14-15
韩寒代表作《长安乱》和郭敬明代表作《梦里花落知多少》两部小说的出版发行,不仅奠定了他们各自文学创作的基调,而且使得“80后”文学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韩寒和郭敬明两个人在文学创作的主题、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呈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郭敬明、韩寒两位代表作家的小说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特征:“语言的华美”与“语言的平实”。本文以郭、韩二人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划分,探讨这两种特征的形成、发展和变异过程,从而进一步剖析了新世纪小说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0.
书店(二)     
只要你读过韩寒的作品,即会有褒有贬。有人说他幽默,有人说他傲慢。于是有些人刻意去模仿,有些人全面地排斥。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学生出书已不算什么怪事,却有人偏偏去读韩寒。但如果说韩寒为众多少年文学爱好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对他说谢谢之余,亦要告诉自己我们并非韩寒。下面是他《零下一度》里的一篇文章,大家读读感觉如何?  相似文献   

11.
开展名著阅读应把握四个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标的颁布,使中学语文教师达成一种共识:名著阅读很重要。但目前名著阅读在中学生那里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尴尬。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读名著,和高考、中考都没多大关系,读与不读成绩都差不多;二是即使读,专家、老师推荐的名著没意思,喜欢另起“炉灶”,读韩寒、安妮宝贝、几米、郭敬明等;三是勉勉强强读老师指定的名著,由于受时间和阅读经验的限制,有的半途而废,不知所云,有的草草收兵,收获甚微,出现了“浅阅读”现象。如何指导、评价、促进名著阅读,成为当前语文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点肤浅的认…  相似文献   

12.
批阅同学们的随笔时,我发现许多同学谈到郭敬明的<幻城>,无一例外地表示喜欢樱空释,为书中的手足之情而感动.校园网论坛上,也有一个投票选<幻城>中自己喜欢的人物的帖子,人气很旺.想到韩寒等人在校园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极端的感情似乎总容易得到中学生的青睐.怎样在语文课上进行引导,完成教会学生"读书做人"的使命?我打算抓住<幻城>做文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开卷图书研究所近两年图书市场的调查表明:“80后写手”(80后写作群)的青春文学拥有的“图书市场份额”占有整个文学图书市场份额的10%,和现当代作家作品份额的总和持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教研室对部分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心中最有影响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依次是:金庸、郭敬明、韩寒、鲁迅……”在中学生心目中的作家,郭敬明、韩寒的地位竟然超过了鲁迅。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一山不容二虎。“用这句话来说明韩寒和郭敬明,似乎很贴切。同为“80后“的符号人物,同样优秀的两个人,从出道开始,两人时不时就会来一场口水仗。在每一次的口水仗中,似乎都是韩寒更高调,郭敬明更低调,最后也总是不了了之。这一次,韩寒直接把“郭敬明“作为人物写进了他的新作,郭敬明则回应那是韩寒“为了宣传新书“。  相似文献   

15.
辩·话题 BIAN HUATI 2014年的暑期档电影亮点频出,最惹眼的是郭敬明和韩寒从文坛一路“相爱相杀”到电影院.7月17日,由郭敬明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小时代3》上映,票房累计5.08亿元;一周后,由韩寒担任编剧、导演的作品《后会无期》在全国公映,票房累计超6亿.某机构调查显示,郭敬明的粉丝多在30岁以下,19岁以下的占35.41%,20~29岁的占近六成;韩寒的粉丝多分布在20 ~ 40岁之间,其中20 ~ 29岁的接近90%.可以说,郭敬明、韩寒的图书、电影等作品已经成为很多人青春的写照,也引发了“郭敬明与韩寒谁更有资格为青春代言”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韩寒、郭敬明、《几米漫画》、《老夫子》……中学生们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而对《红楼梦》、《子夜》、《战争与和平》之类的经典名著却越来越陌生。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一直“身  相似文献   

17.
我的文字     
舒了口气,我又完成了一篇文章。妈妈进来收拾房间,看着桌上我那七零八乱的稿子,无奈地说:“你都写了那么多文章了,什么时候能在杂志上发表一篇呢?”我望着窗外的景色,痴笑着说:“也许明年吧!”是啊,我爱文学,可文学却从不将我热爱,每一次投稿都是石沉大海。作家王蒙曾告诫青年:“不要挤在文学这条羊肠小道上。”现在,中国的作家数也数不清,文学这碗饭有些人是端不起的,至少我现在还“玩”不起文学。原来我一直以为作家都是那些眼角长满皱纹的老头老太。自从韩寒、郭敬明出现,我才知道十七八岁的少年也可以写出自然流畅的文章来。我喜欢韩寒,…  相似文献   

18.
日前在教育部大礼堂,余秋雨教授与中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整个会场气氛浓烈。中学生请问你如何看待韩寒?当今中学生出书热? 余秋雨:由于我近年来多在国外,对于韩寒没多大的了解。我没有读他的一本书,所以我没有评价作品的权利;但我知道这个人,上海人吧,(笑)而且他的书在排行榜位居前列。对于中学生“出书热”,我是持保护态度,毕竟这样的人是少数,我  相似文献   

19.
90后作家语录我不喜欢‘90后'作家这个标签。我从来不看韩寒、郭敬明的书。别叫我是‘90后'作家。‘90后'只是‘80后'的跟班。‘90后'要再出一个韩寒、郭敬明?不可能!市场将我们定义为‘90后'作家,就是想模仿‘80后'作家成功的路子,然后好卖书。‘90后'文学只能是对‘80后'的一种复制。  相似文献   

20.
韩寒、春树、郭敬明、蒋方舟……这一个又一个青春的姓名,如今出现在“作家”的行列中。就在我们呼唤寻找自己的文学、寻找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作品出现的时候,一批年龄相似的小作家们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面对他们稚嫩的面孔和老成的笔锋,你们是否喜欢呢?少年作家的风靡是否又是一件好的事情呢?本期无忌论坛巴哥就和大家来说说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