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编辑基本规律已有研究的考察,对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理论界定、数量构成、语言表述四个问题进行讨论,认为: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应限定在编辑活动本身;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是运用各种编辑形式的总原则,决定各种编辑形式的具体规则并体现在各种编辑形式之中;"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说法过于武断,无益于编辑基本规律的深入探讨;"内容+规律(律)"的格式是编辑基本规律的最优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2.
再论编辑活动基本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编辑规律实际指的是研究编辑活动的规律.而编辑活动规律有具体规律和基本规律之分.当前需要着重研究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它是决定编辑活动整体和全局发展进程的规律;是支配编辑活动各种具体规律的规律.掌握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对编辑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下面不揣浅陋,说点看法,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试论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阙道隆 《出版科学》2002,(3):14-16,13
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它反映编辑活动中全面、深刻的本质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最高层次的编辑规律。当前研究和掌握编辑基本规律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军 《出版科学》2004,(5):13-20
编辑活动基本规律是编辑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编辑学科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二十多年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学术界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探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以期对今后编辑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仝冠军 《出版科学》2003,(3):15-17,14
价值判断与规范化是编辑活动的本质。对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把握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有两层意思:编辑活动的对象是客观现实,编辑主体是媒介现实的创造者。由这个基本规律可以派生出编辑活动的两个普遍规律:相互作用规律与目的性规律。它们是对基本规律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王志刚 《出版科学》2012,20(3):37-40
把"创造读者需求"确定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其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为:它是编辑活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编辑活动的本质;它是编辑活动现象抽象的思维界说。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看编辑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学会于4月中旬在天津举办研讨会,再次就编辑规律等学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聆听了不少新鲜意见,感到对它的认识渐渐清晰起来。 阙道隆先生在完成《编辑学理论纲要》(《出版科学》2001年第3、4期)之后,集中思考研究编辑基本规律并发表新成果《试论编辑基本规律》(《出版科学》2002年第3期),提出“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包括社会制约和编辑能动作用),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传播环境下表述编辑活动基本规律,这比笼  相似文献   

8.
编辑基本规律存在于编辑活动中,是共同遵循的客观现实.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编辑活动的本质.编辑规律则是编辑概念的本质现象,具体表现为:按照一定的思想原则,利用优选、优化的手段,对作品进行审理和加工,使之易于流存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从编辑模式看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传播学中的模式研究,对近年来有关编辑活动规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将其分为"选择、加工、传播论""文化缔构论""相互作用论""编辑主体一编辑系统论"四种代表性的观点,并为它们建立了相应的编辑模式图.通过对编辑模式图的比较,认为"对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把握"乃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杨晓鸣 《编辑学报》2001,13(2):65-66
编辑活动是编辑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并使精神产品达到增值的文化实践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一样,编辑活动也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编辑活动作为有规律可循的文化活动,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是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1.
苏宏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48-50
从图书馆法的基本观念、基本目的或基本作用、基本任务的本位思想出发,详尽研究我国图书馆法的性质。认为只有明确图书馆法本位问题,才能确定图书馆法的法律地位和相应内容,这将有利于图书馆提供高质量的读者服务,更好地维护广大读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刘峰 《晋图学刊》2012,(4):12-14
利用文献计量法对1995-2011年间以中国图书馆法为主题的论文做了统计分析和回溯研究,揭示了中国图书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理论成果,并对其研究成果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引文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近百种科技学术期刊的实际考察,指出论文作者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参考文献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引文方式(引述、引用、引证).3种不同的引文方式的形成与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形成过程及科学研究活动规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图书馆法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法哲学的视角,对中国图书馆法的价值目标、基本价值、价值的实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图书馆法的价值目标是服务大众,基本价值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现代图书馆秩序,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建设自觉遵守与严格执行图书馆法的和谐图书馆环境。  相似文献   

15.
构建我国图书馆基本法体系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图书馆自身发展情况和图书馆立法现状的分析 ,客观地阐明制定图书馆基本法具有客观现实性和必然性 ,并着重对我国图书馆基本法的体系进行了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6.
档案法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档案法属于行政法中的部门行政法,具备了行政法的一般特征;但它既不同于行政基本法,又不同于其他部门的部门行政法。本文从档案法的利益倾向、主要任务,以及主要成分等方面揭示了档案法不同层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新闻传播法研究,在新闻传播法制史研究、新闻立法问题研究、新闻(言论)自由问题研究、传媒与司法问题研究、新闻传播权利研究、新兴问题研究等6大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谓收获与问题并存。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virtual library poses challenges for law librarians in developing effective library orientation programs. Survey results from law librarians in academia and in law firms reveal how basic library orientation is conducted in light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The types of additional instruction being required, such as training in computer-assisted legal research and web searching, are examined along with the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itial library tours.  相似文献   

19.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3):151-158
Increasingly now non-law students - those major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 -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legal research. They hear law talked about at every level in and out of the university, especially in popular culture where "mouthpiece" stories are second in prevalence only to cop stories. Non-law students discover that professors giver higher grades to term papers incorporating legal issues. Such papers are more substantial as are speeches, debates, and class participation that include discussion of the law. This article encourages libraries that can afford it to build a basic law collection, and once in place, gives examples of how to teach the rudiments of law in an interesting way.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极为紧迫的社会意义。国外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于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内部机制,政府、媒体与公众的互动,法律解决机制,现场处置原则与策略等角度;国内学术界研究则从社会学、管理学、法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展开。其共同缺陷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和具体,较少从公众参与视角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视角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