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重复出版越来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存在传播种类少、传播范围小、传播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阅读要求高、读者阅读需求不高和读者阅读体验不佳等。在移动阅读时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传播应采取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定位主要读者群的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图书选题雷同重复出版之风日见其盛,且越演越烈,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不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最近中央领导同志曾严肃地指出,当前出版界也同经济工作中存在重复建设的毛病一样,重复出书现象相当普遍。 据有关资料披露,有的出版社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急功近利,对处于公有领域的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重复出版尤为突出,特别是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全国有几十家出版社涉足,自1978年—1996年上半年,有34家出版社出版了《红楼梦》53个  相似文献   

4.
解放以来,整理出版过不少古典文学著作,目前读者接触的大多是这些出版物。古典文学中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著,读者面十分广泛,黄口孺子和白发老翁捧读的可能是同一作品。有一大部分读者古代文化知识很少,古汉语底子较薄,正需要借助阅读这些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名著提高阅读能力,增加知识。然而,我们的整理工作似乎不能尽如人意,在这方面考虑得并不十分  相似文献   

5.
汪原放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用新式标点和分段整理中国古典小说的老一辈出版家。从1920年起至1926年,他标点、分段出版了《水浒》、《儒林外史》、《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10多种古典文学名著,为祖国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汪老退休之前,我在原上海出版文献资料编辑所与汪老同在一个编辑组学习,听他谈过有关当时标点古典文学名著的情况,还看过他撰写的100多万字的《亚东图书馆六十年》。我想借《编辑学刊》的一角,介绍汪老整理《水浒》等标点本的一些片  相似文献   

6.
为同兄弟出版社交流创作、编辑工作经验,并听取美术家、作家、出版家对书籍设计和印制工艺等方面的意见,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今年年初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装帧、插图、书画展”。这个展览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35年来美术工作的一次回顾。人民文学出版社主要出版优秀的当代中国文学作品,整理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五四”以来新文学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系统地介绍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影响的外国现代文学作品,出版各种文学研究著作。在这次书籍装帧艺术回顾展中,这几类文学作  相似文献   

7.
四大古典名著:出版社争吃的祖宗饭阎京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重复出版。文学社、古籍社、文艺社、综合社争相出版,豪华本、普通本、简写本、绘画本版本繁多,书价十几元、几十元、上百元、几百...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外国文学出版工作怎么办,这是摆在外国文学出版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作初探。一、外国文学出版工作之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的解放,外国文学出版事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当时,任何一本外国文学图书都可以印到几万乃至几十万册。大批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和现当代  相似文献   

9.
2011年7月15日,正值七月流火时节。新疆人民出版社举行"维吾尔文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土耳其文翻译出版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旨在增进中土两国相互了解,加强文化交流。这是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举措,又是新疆人民出版社多文种出版优势的体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侯汉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古力先.吐拉洪及版权部门  相似文献   

10.
从廉价书在欧洲流行说开去赵乾海报载:近年来欧洲的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廉价书出版热。许多出版商纷纷推出比标准价格低得多的廉价书,如英国的几家大型出版社相继推出了定价均为1英磅的系列书,法国图书国际出版公司推出了定价为10法郎的《法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  相似文献   

11.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2012,32(5):98-104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雷鸣 《编辑学报》1995,7(2):71-7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作者认为,只有坚持市场价值取向和伦理价值取向的结合才是出版改革的合理思路。强调出版伦理,是由于出版物的内在属性。作为商品,出版物必须进入商品市场,转移它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它的价值,但作为特殊商品,它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丰富的伦理价值。为了满足人民大众正当的精神消费需要而生产的出版物,都是正当的,是符合道德的,就必定有它相应的市场。只有基于市场的、又是基于道德的努力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13.
曹娟 《编辑学报》2012,24(6):521-523
面对出版体制改革,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心理活动异常复杂,思维活跃。固有的编辑职业习惯如何适应企业运作模式,面对期刊出版活动向期刊出版经营活动的转型,提出了面向市场的编辑思维模式、办刊思维模式和出版传播模式的转型,着重强调市场主动服务意识和市场开拓精神,以精准的期刊延伸服务,应对出版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展开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学术背景,就近年来主题出版取得的成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主题出版从宏观到微观、从选题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四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题出版的理论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主题出版工作需在解决公益性和市场性、时效性和长久性等方面努力;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来自出版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出版单位的主动作为、编辑个人的成长需要、读者和市场的驱动四个方面,其根本动力是以人民为中心;制约主题出版动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出版单位、作者和市场,出版单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最大化发挥出版单位的作用;主题出版动力机制优化要强调目标导向,在策划方面转变观念,形成政府推动、出版单位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目前主题出版缺乏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主题出版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为实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评价有机统一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时世平 《出版科学》2011,19(6):52-54
包括诺贝尔文学作品在内的世界著名文学作品翻译出版,近年来在中国出版界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一些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文学翻译出版,使得翻译出版工作出现了粗制滥造的劣质化危机。文学翻译出版精品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摆脱这种危机,出版社要重新厘清文学翻译工作的性质,找准与作品内容、精神相契合的翻译者,在出版审批与监督上下功夫,以打造精品为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6.
图书出版物同时具有正负外部性,这使得政府不管是基于管制还是鼓励之下的公共政策拥有内在合理性。随着我国出版产业改革深入,国有出版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基于鼓励的各种公共政策应该以推动国有出版企业培养在市场竞争中的自生能力为目标,同时要求政府的各种公共政策必须有合理的行为边界。  相似文献   

17.
尹志勇 《出版科学》2009,17(5):10-13
从四个方面阐述出版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培养青年编辑.出版社应向编辑灌输本社的战略定位观念;培养青年编辑的市场意识;出版社青年编辑的培养应以科学和创新的机制为保障和平台;出版社应该培养青年编辑的职业经理人意识.  相似文献   

18.
从出版学的角度探讨武陵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武陵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陵民族文化出版资源开发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从武陵民族文化资源出版开发的现状与前景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于民族特色,形成特色品牌,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强化编辑创新能力,经典文化与时尚出版相结合;产学研并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电子书阅读器在2009年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以亚马逊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为代表的阅读器产品也成为市场上抢手的产品。电子书阅读器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真正的电子图书个人消费的增长,使得电子图书从B2B市场开始走向B2C市场,从而推动了整个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文章介绍了电子书阅读器的概念、技术与历史,回顾了2009年整个产业发展的进程,也分析了电子书阅读器与电子书内容相关联的商务模式和博弈双方的互相促进作用。同时评论了国内外图书馆对电子书阅读器的相关应用。最后本文指出电子书阅读器起到了连接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以及纸质社会与无纸化社会的桥梁的作用,作为深受影响的图书馆行业应该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刘忠波  李贞玉 《出版科学》2016,24(6):98-101
韩国出版业的显著特点是本土出版产品单一,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图书补充国内市场,因此中国图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中国图书所占韩国引进图书比例不高,有一定增长空间,缺乏市场判断是影响韩国出版业引进中国图书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专业翻译和中文编辑的紧缺也制约中国图书在韩国的发展。中国图书所贯彻的中国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战略,要政策推行和市场自觉结合,把握韩国读者需求,才能建立产业国际化模式,进而释放中国图书的内在价值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