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景晶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03-109
[目的/意义]调查与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境,从团队视角提出针对性建议,对提高图书馆创新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上海4所高校图书馆访谈和全国52所高校图书馆问卷调查,从学科服务团队构成、专职学科馆员情况、学科服务团队领导者等6个方面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现状。[结果/结论]目前学科服务团队人员组建较为合理,团队领导年轻化,决策支持、科研数据支撑、学科态势分析逐步成为学科服务工作的重点。但学科服务团队存在着高校图书馆对学科服务重要性认识存在分歧、学科馆员能力与知识储备面临挑战、学科服务团队建设不足等问题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科馆员与所服务的对象对比分析,发现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设立的学科馆员受学历层次较低、没有相应的专业背景、服务模式落后、管理体制创新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满足其服务对象高校科研群体的需求,从而提出了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科馆员的定义涵盖了联系说、资源说和咨询说3个层面,中小型高校图书馆要有效地开展学科馆员服务,首先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服务定位,采取有效实施模式。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中小型高校图书馆应将学科馆员服务定位于满足联系说和资源说的层次,并从人员机制、工作内容、组织管理、绩效考核等方面构建合理有效的学科馆员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团队、开展学科服务的必要性及学科馆员团队组织建设。最后,探讨了学科馆员团队学科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建设问题,指出加强学科馆员的团队文化和协同发展机制将有利于学科馆员更高层次的服务,使服务更趋于专业化、知识化以及系统化。此外,还提出了如何加强学科馆员的团队建设,以及如何建立协同互动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团队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单个学科馆员独立服务一个学科的情况,提出建立一个学科馆员团队服务一个学科院系的机制,并对学科馆员团队的构建、职责、运行管理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学科馆员团队是一支具有开创性的、高效规范的团队,将面临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是学科馆员的一种创造性知识活动,研究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分析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三者内涵的基础 上,构建学科服务团队创新氛围对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影响模型,剖析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 的跨层次关系。这一研究框架结论说明,学科服务团队通过营造良好的团队创新氛围,增进学科馆员知识分享意愿, 培育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等方面着手,可以实现团队创新氛围、知识分享、学科馆员创新行为的跨层次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的基本前提。探讨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对学科馆员的能力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馆员的能力建设,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的内容进行归纳,明确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中的学科馆员角色。[结果/结论]阐述科研数据管理对学科馆员的能力要求,提出面向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学科馆员能力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构建学科服务团队是提升学科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学科服务团队应由学科馆员与非学科馆员构成.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存在构建学科服务团队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过少,学科服务团队多以兼职学科馆员为主体、团队中非学科馆员来源面过窄、很多学科服务团队仍类似于孤军作战、团队有效激励不足、团队绩效评估缺失等6个主要问题.应通过确立团队协作的共同目标、培育胜任力强的专职学科馆员、拓展非学科馆员的招聘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实行全面的绩效评价、开展学科服务团队的馆际协作等策略,来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该具备的高素质,学科馆员怎样做到更高层次的为全校师生服务,深化发展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及培养建设三方面对数字环境下的学科馆员做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1.
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介绍学科馆员的产生、发展,以及其服务宗旨,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作者通过网上调查的方式,针对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高校图书馆形成以"学科"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团队,更好地为高校整体教学、学科建设及重点科研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面向科研团队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伴随学科服务的深入,与科研团队的嵌入和合作服务日益增多,如何开展与科研团队需求匹配的服务,需要学科馆员予以更多的思考。嵌入式学科服务以嵌入研究过程、支撑科研创新为主要目标,探索学科服务支持科研的方式和内容,如拜访教授、信息专员、学术成果RSS订阅、学科指南、学科专题培训、走入实验室等,以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的效率,深化学科服务对科研过程的支撑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王静  都平平  郭太敏  周华 《图书馆》2015,(3):79-81,85
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集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资源共享保障、信息资源安全保障和知识服务技术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的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体系。阐述高校知识螺旋、科研管理机构知识螺旋、图书馆知识螺旋和科研团队知识螺旋共四个知识服务安全保障螺旋体,提出高校图书馆及其学科馆员在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促进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群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6):124-124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科馆员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最后就如何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提出了四点建议:一、不断提高学科馆员的素质及技能;二、加强学科馆员的组织和制度建设;三、建立统一的学科馆员服务平台;四、深化学科馆员的服务层次。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图书馆必须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它的的存在应立足于其知识性,而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环境下学科馆员的性质与定位、素质与要求、岗位与职责等重要问题,从而论证了学科馆员在知识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分析大数据环境下我国高校科研数据管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四螺旋模型构建集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团队交互学习、高校知识共享、虚拟网络平台于一体的多层次知识服务风险管控模式,阐述高校知识螺旋、科研管理机构知识螺旋、图书馆知识螺旋和科研用户知识螺旋四个知识服务安全保障螺旋体,提出学科馆员在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中的责任,促进当前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知识服务风险管理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在情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国内50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的边界。从不同图书馆学科服务边界、差别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中为个馆(某个特定馆)学科服务的定位提供现实参考与理论支持,为学科馆员认清自我角色与考核标准以及用户评价提供界定支撑。[方法/过程]以50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作为情境的主要素材,从学科馆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态度等维度探讨学科服务边界。[结果/结论]学科服务精准定位需要结合个馆的综合服务层次与水平、制度、文化环境和服务理念、学科馆员与用户的知识势能等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准确清晰的职责定位是学科馆员绩效考核和用户评价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晓霞 《图书馆》2015,(1):109-111
目前,在高校图书馆推行的学科馆员制度中,学科馆员与所服务的学科对象存在学术不对称现象,造成学科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学术不对称的背景下,通过按照学科的要求引进人才、培养馆员、团队服务和绩效考评等机制,建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提升学科馆员的学术水平及其服务能力,推动学科发展,并逐渐使学术不对称的现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学科馆员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的状况,提出结合结构洞理论的学科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应利用信息优势占据结构洞,针对每一学科团队选择恰当的主要联系人,创造"里应外合"的信息需求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并以学科团队的整体服务跟进为保障,从而有效拓展服务范围和层次,完善学科服务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学科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学科馆员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的状况,提出结合结构洞理论的学科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应利用信息优势占据结构洞,针对每一学科团队选择恰当的主要联系人,创造“里应外合”的信息需求环境,提高服务效率,并以学科团队的整体服务跟进为保障,从而有效拓展服务范围和层次,完善学科服务机制,建立起高效的学科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