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道德民族",推崇道德几近痴迷,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生怕孩子有一丁点"不道德"。比如孩子说谎、偷拿父母几块钱,甚至只是因为嘴馋,未经父母同意偷吃几个小饼干,结果惹来大声训斥,如果再敢回嘴,那就只有自讨苦吃了。如此情形小时候见多了,虽然大多数时候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毕竟自幼喜欢看书,"知书"自然"达理",但长大之后,是否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道德洁癖"天然免疫,实在不敢夸口。  相似文献   

2.
我鄙视的人     
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不理不睬,不尽孝心,甚至看不起、厌恶自己父母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天,一天,又一天……每过一天,我的心就紧张一点,因为我到老师家参加钢琴演奏会的日子就快到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当着众多小朋友和他们父母们的面演奏啊,而且演奏时既不能看谱也不能用节拍器打节奏,万一有地方速度慢了或快了,甚至更糟的,忘了谱子,台下的"行家们"就能听出来,这不是当众出丑吗?"万一没弹好,我就立刻打开窗子,直接跳下去。"老师家在二楼,跳下去还不至于摔死。无奈,我这样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相似文献   

4.
林龙 《下一代》2011,(11):32-32
说到"留守孩",也许有朋友还不知道其具体的含义,那我就告诉你吧,父母因出外打工不在身边而交给爷爷奶奶、亲戚或老师看管、照顾的孩子叫做"留守孩"。"留守孩"的父母常不在身边,生活中缺少了父爱和母爱,一般首先会在生活中出现许多问题,进而在学习上、心理上也会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了"留校儿童"以及伴随离异家庭出现了"单亲儿童",这部分农村孩子和父母或父母中一方相分离,父母的缺位导致孩子家庭教育非常薄弱甚至缺失。采取改革户籍制度、给农民工以公平待遇和增加对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因地制宜地布局农村中小学、完善学校教育补偿制度等措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广大农村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我鄙视的人     
对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不理不睬,不尽孝心,甚至看不起、厌恶自己父母的人;  相似文献   

7.
因因 《家长》2012,(1):6-8
"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这是我们"70后"、"80后"父母儿时的豪言壮语,如今,我们更多的是心安理得、甚至司空见惯地享受科学发展的硕果,而对科学本身却愈发淡漠。顶礼膜拜的少见多怪和心安理得的漠然享受,似乎都是对科学的偏见,那么,科学之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当面对开始对科学产生好奇的孩子,我们就愈发茫然。  相似文献   

8.
加强小学劳技教育中的"家政"教育,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科技迅速发展和人才激烈竞争的形势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发展中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程。为此,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开展劳技教育中的"家政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自理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及劳动中对父母、亲人的感恩,营造和谐的家庭、校园、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9.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父母是每一个子女对父母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现在的中学生似乎对父母的情感不是那么丰富,甚至有些淡漠。因此,这节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走进父母的心灵,学会感恩父母。  相似文献   

10.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并不懂得何为"梦想"。那时我以为"梦想"就是一时兴起的一个念头,无非是,我想吃糖了,便向父母要钱去买。等买到糖放进嘴里嚼着,享受那甜蜜,就是"梦想"实现了,心中无比兴奋喜悦。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学生中间,很多学生体味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有的学生甚至因父母工作不好而看不起父母,对父母言行不恭,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次活动正是针对学生的上述现状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12.
王帅 《考试周刊》2011,(91):213-213
都说农民供养大学生负担沉重,到底有多重?这些大学生对家庭的回报又如何?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家庭得到的回报并不高,有的父母甚至在子女毕业四五年之后还在为"学债"奔命。尽管如此,更多的农村父母还是走上了负债供子女上学的路,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跳出"农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中学生中间,很多学生体味不到父母劳动的艰辛.有的学生甚至因父母工作不好而看不起父母,对父母言行不恭,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次活动正是针对学生的上述现状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14.
刚到武汉读书时,乍一离开父母的呵护,就显得特别的孤单慌乱。我开始第一次提笔给父母写信。信的内容很拉杂,对父母的思念、对学校的不适应,甚至连床板硬得让人没法入睡都通通写进了信里。信写好,我的衣袖湿了一大片。  相似文献   

15.
刘熠 《少年月刊》2011,(5):45-45
看到题目,你一定会问:"你难道是非洲黑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可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地道的黄种人。可不知怎么回事,我就是皮肤特黑,黑里透红,说是遗传吧,又不全对,我父母都挺白的,哎!也许是变异吧!自小,我就是个泥孩子,摔、跑、滚、爬无一不精。脏兮兮的衣衫总是和黑乎乎的脸蛋交相辉映。因此家里人都叫我"黑皮小子",  相似文献   

16.
感恩教育的缺失,使得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父母和社会为他们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通过开展"牢记历史、铭记党恩"专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等多项措施,促使感恩教育取得实效,为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原理与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松 《考试周刊》2011,(11):184-185
近日的"乳酸玉米奶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根本原因就是乳酸玉米奶中的所谓"添加剂"三聚氰胺超标。前几年的"奶粉事件"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导致了许多婴儿中毒甚至造成生殖、泌尿系统损伤,膀胱、肾脏结石。如何利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牛奶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现已成为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客人面前懂礼貌,守规矩,并能得到客人的称赞。但往往很多事情常常把父母弄得很尴尬:如在饭桌上,孩子突然伸手端过对面的那盘红烧肉,旁若无人地大吃起来;当父母与客人谈话时,孩子不断地插嘴,一会儿要这一会儿要那;当与客人道别时,孩子却怎么也不走,甚至大哭大闹……这些有失体面的举止,均是孩子不礼貌的表现,往往使父母十分恼火,冲动时还会打骂孩子。  相似文献   

19.
自从进入初中,老师就不断地提醒我们:"你们不再是小孩子了,做事情要学会把握分寸,不要总是随随便便……"在家中,父母也经常教育我要自立自强,连奶奶都不停地告诉我要锻炼自己。于是,渐渐地,我不再像以前一样无拘无束,而是开始学着做个"大人"了。  相似文献   

20.
沙庆仁 《家长》2009,(6):46-47
体验,让孩子亲临现场,从内心激起情感。形成感悟,从而达到情通理达的境界。接下来,让他们谅解父母,甚至拿出实际行动关心和帮助父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