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国内外12名优秀男子运动员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统计处理,比较研究我国与外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主要差距和提高我国撑竿跳高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乒乓球各种打法发展现状与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我国乒乓球各种打法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乒乓球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运动员握拍方法,各种打法类型分布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有关,只有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才有利于我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永远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3.
主要通过运动生物力学、视频观察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了日本优秀运动员富田洋之和白俄罗斯优秀运动员伊万科夫完成的单杠团身后空翻2周转体360°越杠再握的高难飞行动作,通过比较重点分析了他们完成该动作时在撒手、腾空转体、再握杠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中的运动学特点和区别,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对提高我国男子单杠项目的整体水平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离地距离、腾空距离及着地距离的研究,认为运动员助跑最后三步步长结构对助跑水平速度、身体重心高度以及起跳效果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步长构成具有不合理性;倒数第二步着地距离过大,最后一步着地距离偏小。前者造成倒数第二步重心高度下降过多、最后一步减速严重、踏板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偏低,后者造成起跳过程中垂直作功距离偏短、腾起垂直分速度及腾起角偏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江苏省基层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为研究对象,同时还走访了十多位经验丰富的少儿乒乓球训练的专家教授,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基层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打法类型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问题,挖掘问题的原因,为教练员今后的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布勃卡撑竿跳高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前苏联运动员布勃卡与加陶林及我国运动员梁学仁撑竿跳高技术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布勃卡具有握竿点高、助跑速度快、水平速度损失率小,体重与撑竿磅级差额大及体操能力强的明显优势。这就是布勃卡撑竿跳高制胜的主要因素,也是当今世界撑竿跳高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省体工队等多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握拍方法和技术打法类型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部分运动员的技术统计,结合有关的资料报道,对我省现阶段优秀乒乓球的技术水平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8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撑竿跳高比赛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参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使用的比赛器材、撑竿跳高各阶段技术动作的质量和一些有关的情况进行测量、观察、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撑竿跳高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黑龙江省乒乓球队运动员握拍法和技术打法类型的调查分析,访问部分教练员,针对黑龙江省现阶段乒乓球的技术水平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起跳运动模式等指标,探究影响我国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飞行距离的主要起跳因素。方法:1)选择8名我国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日本长野县白马村K90跳台训练基地采集3次起跳阶段二维运动学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模型(GEE)分析影响飞行距离的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因素。2)截取平昌冬奥会排名前10的男子跳台滑雪选手决赛起跳阶段视频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国内外运动员起跳阶段特定时刻肢体角度差异。3)实验室内使用1台Z camera高速摄像机和1块Kistler 9281EA测力台采集运动员静蹲跳(squat jump,SJ)、反向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模拟跳跃(imitation jump,IJ)、下落跳(drop jump,DJ)的动力学及运动学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实验室内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与飞行距离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方面,起跳起始时刻躯干与助滑道夹角、小腿与助滑道夹角、髋关节角、膝关节角,以及起跳阶段的髋关节峰值角速度、膝关节平均角速度、起跳结束时刻膝关节角及髋关节角为飞行距离的影响因素(P<0.05)。2)在起跳阶段运动模式及力量特点方面,IJ重心最低处膝外翻指数(r=0.731)、DJ膝外翻最小值(r=0.713)、CMJ起跳阶段地面反作用力峰值(r=0.710)、CMJ蹬伸冲量(r=0.752)、SJ(r=0.723)及CMJ起跳峰值功率(r=0.762)均与飞行距离呈正相关。3)对比国内外运动员起跳阶段特定时刻肢体角度发现,国外优秀运动员起跳起始时刻小腿与助滑道夹角(53.54°±3.14°)显著小于我国运动员(57.62°±4.62°),出台瞬间小腿与助滑道夹角(58.22°±2.13°)显著小于我国运动员(65.59°±3.84°),大腿与助滑道夹角(73.28°±6.15°)显著大于我国运动员(58.77°±3.16°),起跳阶段结束时刻髋关节角度(175.23°±1.96°)显著大于我国运动员(156.37°±13.13°)。结论:我国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起始时刻应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以减少阻力,并适当提高膝关节角来提高出台后肢体伸展程度。起跳过程中提高膝关节蹬伸力量,同时适当降低髋关节伸展速度,避免风阻对躯干造成不利影响。室内及实地训练过程中,应在提升蹬伸爆发力的同时避免膝关节过度外翻,提高蹬伸力量及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1.
撑竿跳高腾越高度的主要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中外运动员的分析,发现推离撑竿瞬间身体重心距上握点的高度(H1)是腾越高度的主要构成分量,使用玻璃钢撑竿后腾越高度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H1的增加。讨论了影响H1的技术因素和我国运动员所存在的问题,阐明了金属竿和玻璃钢撑竿跳高技术在“拉引”方面的明显不同,并解释了玻璃钢撑竿的弹性作用对于腾越高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对三名最优秀女子撑竿跳运动员进行动作分析,讨论其技术的合理性及特点。研究方法: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扫描摄影法。主要结果与结论:(1)蔡维燕采用先起跳后插穴的技术,其他二人采用先插穴后起跳的技术;(2)蔡起跳时躯干较垂直,其他二人后倾;(3)蔡的展体效果较好;(4)三人在推竿后没有进一步腾空。建议:最好使用同时插穴起跳的技术,起跳时保持躯干正直,并应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拍摄等方法,选取现役三名男子撑杆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视讯影像解析系统对获得视频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人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助跑不够积极,后三步节奏不合理,起跳过程中左手高度不高,起跳点相对靠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女子撑竿跳高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女子撑竿跳高一些较为普遍的技术动作来描述女子撑竿跳高的生物力学, 以便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更好地理解此项运动的动作技术, 使教练员能更好地鉴别动作技术的错误, 然后快速作出适当的校正。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在助跑起跳阶段速度利用率的研究为出发点,通过专家访谈了解该项目运动员在助跑时对于器械的控制能力、助跑可控速度的能力等专项能力的现状;采用实验测量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撑杆跳高运动员杨雁盛、刘飞亮在助跑起跳阶段速度的利用率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数据,以期更好地为教练员指导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动技术个性化特征,在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当中,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自由起跳"技术的研究,从而清楚地掌握她们"自由起跳"技术的特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我国部分优秀女子撑杆跳高运动员"自由起跳"技术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起跳过程中,倒一步步长小于倒二步步长的是高淑英、孙彩云、蔡维艳、周扬、赵莹莹和杨静,而李玲和吴莎则出现"迈大步"的现象;高淑英、杨静水平速度较快,李玲、周扬水平速度损失率较高;蔡维艳、吴莎起跳较晚;赵莹莹、杨静起跳点位置靠前。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撑竿跳高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第11届运动会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状况的调查,比较前3届省运会情况,探讨我省撑竿跳高成绩滑坡的原因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男子撑竿跳高主要技术参数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国内外18名优秀男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中的有关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建立了男子撑竿跳高的主要技术参数评价与成绩预测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依据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现有的训练水平,将撑竿跳高与其他田径跳跃及体操项目特征进行比较,认为撑竿跳高不仅反映体能类项群的特征,且更多反映出技能类项目的本质属性,并提出借鉴技能类项群的训练理论和方法,重新规划我国撑竿跳高项目的训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